在资本市场生态中,优胜劣汰的速度正在显著加快。
7月1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这不仅是金融委3个月第四次喊话严打资本市场“造假”行为,在最新的这次表态中,金融委还增加了有关“深化退市制度改革”的表述。
具体来看,此次会议提出,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上看,A股退市制度已较此前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和发展,即在经历了退市制度建设初期、退市制度完善期后,当前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正进一步走向成熟期,其中最大的改革成效是完善了相关财务退市标准,同时推出包括面值退市、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重组退市、主动退市、亏损退市等多种退市渠道。
数据显示,2019年A股共有18家上市公司退市。从退市类型上来看,包括1家主动退市、9家被强制退市(其中6家属于面值退市)和8家重组出清资产方式退市。而从今年情况看,A股上市公司退市亦呈现出更加常态化的趋势。
据《证券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3日,至少有22家上市公司被退市,其中有7家属于面值退市,4家公司因其他原因被强制退市,还有至少11家通过出清式重组完成退市。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家公司面值退市主要是因为随着注册制的推进,进一步降低了场内“壳资源”价值,加上监管趋严使得资本运作“保壳”难度加大。同时,当前违法退市、亏损退市、主动退市等退市标准和执行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
胡泊认为,面值退市其实是把决定权交给投资者,这不仅要求投资者更加成熟理性,也要求上市公司不断提升自身内在价值。预计随着未来A股机构投资者力量的不断增加,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还会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两年A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逐渐增多,但若对标全球资本市场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新证券法3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未来资本市场将全面推行注册制,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无疑会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主动或被动退市。
“注册制的推出确实会促进退市制度的发展。”胡泊称,此前较高的IPO成本使得上市公司“壳价值”居高不下,大大提升了上市公司保壳意愿,降低了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一些想上市的公司担心IPO被否以及从节约成本等角度考虑,通常会选择借助反向并购、定向增发等买壳手段来实现上市,由此间接导致“壳资源”被爆炒,破坏了股市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功能。而注册制的推出无疑将打破上述问题。
在袁华明看来,市场化、常态化的退出机制有利于优化A股市场的生态,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定价和配置能力,从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