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经贵州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紫云县、纳雍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当天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也透露我国将建立农村低保治理长效机制,以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乱象。

2014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名单公布,涉及22个省(区、市)。当时全国贫困县的面积总和占了国土面积一半,全国大约每三个县中就有一个是贫困县。从2016年开始,我国贫困县逐年脱贫。2014年至今,我国每年减贫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今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2019年底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实施办法(试行)》,贫困县摘帽的主要标准为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西部地区低于3%)。此外,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群众认可度高于90%也是重要指标,超过者需组织整改复查。

“贫困县摘帽解决的是绝对贫困的问题。在脱贫攻坚战打赢之后,巩固的时间周期相当重要,我认为‘十四五’期间也是巩固和加强现有成果,防止返贫的重要关键时期。在这之后,再去继续着眼于相对贫困的问题;下一步,这些摘帽的贫困县所在的地区,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这样就能在发现苗头后预警并采取措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李晓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针对共同富裕这一长远目标,未来还需要加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其重点在于根除贫困文化的产生和蔓延。北京等发展较快的地区,也要持续关注对口支援的地区。

贫困县虽已全部摘帽,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仍然是扶贫的重点。11月23日上午,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介绍了作为脱贫攻坚底线制度安排的兜底保障。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从健全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近五年来,出台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政策措施97项,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夯实兜底保障制度基础。

脱贫攻坚以来,农村低保标准大幅提高,从2015年的3177.6元提高到2020年三季度的5841.7元,五年提高84%。从2017年开始,全国各市县农村低保标准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脱贫收入标准,确保实现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今年,全国所有省份的农村低保标准都超过了脱贫收入标准。

此外,对不符合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户,但户内有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的,将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范围。全国共有20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占67%。

值得一提的是,个别地区的低保政策在政策执行、监督管理等方面尚有漏洞,“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频现,如冒名顶替已故低保户、经办人近亲属占名额等。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表示,从2018年开始,我国连续三年开展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明年,农村低保将转入常态化治理,同时会建立治理的长效机制。

为规范低保等社会救助中的公示、评议等环节,今年上半年,民政部公布了全国3700多个接受投诉举报的社会救助热线电话。

“在社会救助申请审批的制约机制上,全面实行了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凡属此类情况的,县级民政部门必须入户核查。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机制,村干部在这里面如果有优亲厚友的行为,通过大数据的查询一样可以查出来。”刘喜堂直言,现在民政部门负责认定低保对象,但是见不到资金;财政部门负责拨付资金,但不负责低保对象的认定;财政部门把资金打到银行,困难群众直接到银行去领取救助金,从而形成三方相互制约的机制。(记者 陶凤 王晨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