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直接有效的脱贫方式。年来,通过上下联动、精准施策,我国贫困劳动力务工人数大规模增加,工资收入占比逐年上升,就业扶贫成效明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从2016年的1527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324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

政策“礼包”推动稳岗

48岁的温瑞林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逯家湾镇夏小堡村村民。过去,一家人靠着半山坡15亩地生活,一年收入仅七八千元。帮温瑞林打开生活新篇章的,是天镇县人社部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的精细化就业服务。听说县里有保姆培训,温瑞林报了名,学成后直接就了业,做家政、护工不在话下。

一份看似不起眼的保姆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晋嫂”离开贫瘠的黄土地,名扬省内外家政市场。

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就业扶贫,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就业扶贫政策体系,推动外出务工和就地就就业,并强化服务、培训和维权等支持。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2020年就业扶贫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各地对贫困劳动力优先组织外出、优先留用稳岗、优先转岗安置,实施扶贫车间吸纳、公益岗位安置等举措,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

“点对点”畅通就业路

过去,贫困劳动力想外出务工,却面临“出不去、留不下、稳不了”等困难,脱贫只能被动“等靠要”。如今,政府牵头、企业家门口招聘、免费技能培训、稳岗就业补贴等构成暖心“一站式”服务。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度受阻。为确保贫困劳动力优先返岗复工,多部门迅速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打通“最先一公里”。

据人社部统计,2020年各地专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点对点”返岗复工协作机制,通过组织专车、专列、包机等方式,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超过600万人返岗复工,其中贫困劳动力超160万人,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对接。

福建省通过建立鄂闽劳务协作、闽宁对口帮扶协作机制,超额完成中西部贫困劳动力在闽稳就业任务;广东中山和云南昭通互设劳务工作站长期开展服务;安徽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人社部门互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动态信息,建立“健康码”互认机制,及时发布省外企业复工计划和招聘信息。

创业带就业释放“倍增效应”

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推动就业扶贫的重要发力点。各地人社部门结合实际,出台了系列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一次创业补贴等帮扶政策,支持贫困劳动力创业和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建立返乡创业孵化园,提供创业扶持服务,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

“参加完这次培训,我准备开一个养鸡场,和家里人一起创业,这事以前从来没想过。”54岁的董永刚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巴拉格歹三合村村民,初中毕业后一直靠种地、养鸡为生。2020年农闲时节,董永刚先后在线上课堂参加创业能力和农产品经纪人两期免费培训班。技能在手,他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

“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扩大就业扶贫覆盖面,各地人社部门广泛开展多项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通过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宣讲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发布用人单位岗位信息、搭建对接台等,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创业就业。对返乡意愿比较强的贫困劳动力,有关部门通过支持一批扶贫车间复工、推动一批以工代赈项目开工、开发一批乡村公益岗位,拓宽就就地就业渠道,稳妥有序承接返乡贫困劳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完善政策衔接,优化服务举措,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张莹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