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ATM机已经从“银行业最有用的发明”逐渐没落。根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ATM机具98.67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1.95万台,对照此前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ATM机具较2020年末已减少了2.72万台;同比来看,相较2020年二季度末的105.21万台一年减少了6.54万台。

ATM机曾有过“高光时刻”。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全国ATM机数量高峰时期在2018年末达111.08万台,当年一年增加了15.03万台。

而从2019年开始,ATM数量开始缩水。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ATM机数量首次出现下降,一年减少了1.31万台至109.77万台,2020年全年更是继续骤减了8.39万台。

“我已经若干年没有去过银行柜台和ATM机办理业务了,我父母现在也都用移动支付。”有用户对北京商报记者直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非现金支付业务正稳步增长,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038.94亿笔,金额1080.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1%和6.25%。从2020年全年水平来看,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3547.21亿笔,金额4013.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6%和6.18%。

事实上,伴随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ATM机由大幅扩张到逐渐撤退的这一过程,也正是银行业跟随数字化时代转型的一个缩影。

“ATM机彼时大幅度扩张是因为银行希望减少网点的布局,增加ATM的布局,吸收线下的客户流量。但是后来发现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的蓬勃发展,不仅让业务离柜率提升到非常高的程度,业务离机率也大幅提高,大部分线上和线下交易都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完成,连菜市场都能用移动支付扫码买菜了。”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对北京商报记者坦言。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进一步指出,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对现金支付需求造成了冲击。从2015年、2016年开始,银行存取款业务交易量开始下降。受此影响,银行对于传统ATM机的需求下降。

孙扬认为,未来ATM机将越来越少,因为数字金融在未来十年将达到非常高的高度,碳中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也会要求银行减少ATM这种增加能源消耗的设备。

于百程则指出,AMT机还并不会完全消失,中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移动支付还不能完全替代现金支付。

不过目前来看,可以确定的是,面对市场需求急剧萎缩的尴尬处境,银行以及机具厂商对ATM机的新一轮布放优化及功能升级转型势在必行。眼下,数字人民币试点正稳步推进,越来越多银行的ATM机等硬件设备不断有相关升级改造的需求。

在于百程看来,在数字人民币试点的背景下,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设备升级给ATM机厂商带来一定的阶段性机会。数字人民币的兑换需求,不仅通过纯线上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实现。ATM机厂商对产品转型方向将是服务银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加研发投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智能设备融合的可能性,将产品链由“柜员机”向“智能网点”延伸,由低端业务向高端、复杂、核心业务发展。

谈及ATM机未来的市场空间和转型方向,孙扬进一步表示,ATM机未来在纯银行业务领域整体需求空间不大,但是可能在结合其他业务方面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比如存款证明打印、驾照续办、医疗检验单打印、查询征信报告等。“我认为ATM机未来一定要谋求转型,可以在新农村服务、医疗服务、生活缴费、财富管理咨询等方面尝试转型。现在大银行在乡村市场会布局很多综合服务机具,这方面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马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