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翻倍增长的业绩相比,今年三季度,速冻食品赛道的龙头企业的日子显然不太好过。今年前三季度,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四龙头”中有三家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唯一实现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的安井食品也在利用涨价来稳住目前的成绩。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产品品类、销售价格同质化严重的速冻食品上,速冻食品赛道的参赛选手们四季度或也难突出重围。

GetAttachment (1).jpg

某超市的速冻食品柜

速冻食品行业整体遇冷

“不好卖的不只我们一家,周围展位的速冻食品的订单较去年相比都有减少。”在近日召开的一场餐饮行业展会上,思念品牌的展位销售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去年此时,他在展会上接的订单一个接一个,今年的展位却鲜少有人来光顾。据他了解,隔壁其他展位品牌的生意也跟自家品牌一样冷清。

速冻食品企业在展会上遇冷的现象或是今年前三季度速冻食品行业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三季度,A股七家上市速冻食品企业中有五家业绩下滑,还有两家出现亏损。速冻“四巨头”中,除了安井食品实现了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外,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的成绩均较为难看。其中惠发食品亏得最多,前三季度的亏损达到8758.81万元。

“从近两年的销售情况看,不同品牌有些‘同荣辱、共患难’的意思。”上述销售人员说,根据他了解的情况,这个行业现在处于要么大家业绩都好,要么大家业绩都不好的情况,至今还没有哪个品牌的产品在今年的销售成绩特别突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期来看,头部速冻食品企业的“潜力”仍有发挥空间。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速冻食品行业进入了比较缓慢的发展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高利润阶段过去后,速冻食品企业目前的业绩表现或将成为行业常态。但是,速冻食品行业的集中度较高,随着外卖等渠道的需求量增加,速冻食品企业的龙头企业还是要比中小型企业更有优势,业绩增长潜力也更大。

拉动业绩或将靠涨价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速冻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从业绩表现看,今年前三季度,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销售为主的安井食品显然已经胜出,以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超过30%的成绩将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远远甩在了身后。在业绩优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安井食品仍然选择了涨价。

“尽管安井食品今年以来的利润都不错,但是其新品推广效果没有达到预期,速冻食品市场的消费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也都压缩了一部分利润。”一位证券机构的农产品分析师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安井食品处于积极扩张阶段,四季度的业绩或受到上述因素影响而下滑。方正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较低毛利的菜肴制品占比提高以及去年费用基数低,安井食品三季度利润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面对压力,安井食品率先提价。11月1日,安井食品表示,公司要对旗下部分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菜肴及速冻米面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3%-10%不等,新价格自2021年11月1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其他速冻食品企业也有提价动作,但是从三季度多个速冻食品企业下滑的业绩来看,“变相提价”的策略效果或并不明显。“9月初时,部分速冻食品企业已经缩减过促销活动了。”一位北京地区速冻食品经销商告诉记者:“在销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企业已经减少了促销活动、缩小了产品包装容量。”

四季度业绩有望提升吗

此次安井食品公开提价是否会引发速冻食品行业的涨价潮?“安井食品提价后,其他速冻食品企业或也将跟随涨价。”上述农产品分析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安井食品在三全食品之前提价,已经给予行业中其他竞争对手一定压力,其他同类型企业若不提价,利润将进一步压缩,四季度业绩也难见光明。”

对速冻食品企业来说,涨价能拉动四季度的业绩吗?“目前终端消费减少,在消费者本就不太爱买的情况下,产品涨价可能会进一步拉低销量。”上述经销商表示,四季度是火锅消费的旺季,而消费者在吃火锅时多不会关注火锅食材的价格,现在他指望火锅等餐饮渠道能拉动销量。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速冻食品企业的四季度业绩或受到同质化竞争的影响,从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的难度更大。朱丹蓬告诉记者,速冻食品行业的产品、渠道、消费群体、场景均存在同质化现象,较少有消费者会对某个品牌的产品产生较强依赖感,这也导致了目前市场上的速冻食品相对缺少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而能够对自身产品及渠道进行创新的企业将有望在竞争中占得优势。

目前,除了提价,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围绕渠道和产品进行积极布局,力争保住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业绩。三全食品表示,公司还会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加大新品类和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围绕多个消费场景加大新产品研发、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渠道多样化发展。海欣食品则表示,公司将新增百余家下沉客户,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市),还有县级乃至乡、镇一级区域的销售网络。惠发食品则表示,正在加大对方便食品、预制菜肴的研发和生产。四季度,速冻食品企业的业绩还能再现去年的辉煌吗?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记者 马嘉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