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出炉。1月12日,央行发布了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整体来看,2021年12月M2和社融增速回升,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超过2020年新增规模,对支持市场主体恢复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稳健货币政策预计仍将保持灵活精准,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
信贷数据偏弱
从单月数据来看,2021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从新增贷款结构上看,居民部门贷款新增3716亿元,环比少增3621亿元,同比少增191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57亿元,分别比上月和2020年同期少增1360亿元和985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3558亿元,分别比上月和2020年同期少增2263亿元和834亿元。
在企(事)业单位贷款方面,2021年12月企业部门贷款新增6620亿元,环比上月多增941亿元,同比多增66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4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3393亿元,票据融资新增4087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从信贷结构上看,企业部门贷款比上年同期多增,其中票据融资多增规模较大,体现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但进入2022年1月后,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较快增长,票据强、信贷弱的局面会得到改善。
在人民币存款方面,截至2021年12月,人民币存款余额2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1年12月居民贷款少增、存款多增,反映居民当月消费支出与购房需求有所放缓。近期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多地楼市成交偏清淡,叠加局部散发疫情影响、房地产融资政策调控等因素,居民消费偏弱。
“2021年12月新增贷款放缓,同比少增,也受到季节性因素波动影响,年末银行积极备战‘开门红’。与2019年12月新增贷款相比基本相当,属于正常区间。”周茂华解释道。
此外,根据央行披露的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2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分部门看,2021年全年住户贷款增加7.9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0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4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2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47亿元。
M1、M2增速回升
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央行净投放现金6510亿元。截至202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8.29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
环比2021年11月,M1、M2增速均有所回升。2021年11月末,M2余额235.6万亿元,同比增长8.5%;M1余额6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M1、M2的同比增幅均高于市场预期,M2增速更是创2021年4月以来新高。
周茂华认为,M2回升主要是受到居民、企业存款增加,财政发力以及表外融资收缩有所收敛等因素影响;M1回升主要是企业短期贷款明显增加,抵消了2021年12月房地产销售放缓影响,也反映企业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资深宏观经济研究员王好表示,央行在2021年12月适时降准,显著提高了12月M0的增速。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直接融资需求偏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引导资金通过货币市场有效支持了政府部门的债券融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社会融资需求的回升。
社融保持适度增长
社融数据方面,初步统计,2021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206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1669亿元。
而2021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35万亿元,比上年少3.44万亿元,比2019年多5.6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94万亿元,同比少增907亿元。从结构上看,2021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融的63.6%,这一占比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主要是金融回归本源,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周茂华指出,2021年12月社融同比增多,主要是12月企业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同比增多,表外融资收缩边际收敛,抵消了人民币贷款同比回落的影响。从历年比较看,整体处于合理区间,社融保持适度增长。
在王好看来,得益于跨周期和逆周期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适时发力,2021年和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实现平稳过渡,支持社融规模增速连续两个月企稳回升,这将在未来一个阶段对国内经济增长给予有力的支撑。
王好称:“稳健货币政策预计仍将保持灵活精准,有效支持政府部门的债券融资需求,驱动国民经济实现稳增长的目标,进而拉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融资需求回升,促进投资、消费需求企稳。”
而在谈及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势时,周茂华预计,社融、信贷在2022年将迎来“开门红”,一是因为国内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发力,国内降准及结构性工具支持,增强银行金融机构放贷动力;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前;三是随着国内房地产逐步回暖与基建补短板适度发力,有望带动信贷需求。
温彬则认为,货币政策将在支持“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央行已经实施了降准、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引导银行降低1年期LPR报价、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再贷款,部署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后续安排。
“未来,这些政策将持续发挥效果,货币、信贷政策会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温彬如是说道。(岳品瑜廖蒙)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