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一带,“寸麦不怕水,尺麦怕寸水”的农谚流传久长。乍听起来长到一尺高后的小麦怎么会比一寸高的小麦怕水呢?
2月16日记者采访了湖北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他介绍,小麦属于旱田作物,它的生育期是与气候节奏而起舞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尤其是低平农业湿地,在小麦播种的10月底到11月初,北方干冷的蒙古高气压逐渐增强,它从低层向南延伸,插入到副热带高气压的下面,两个高气压上下叠加,气流从内向外辐散下沉,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
即使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又常受北方强大冷高压控制,降水明显减少,小麦尤在日平均气温3℃以下持续时段,几乎处于“冬眠”苗期,就较少受到“水害”侵袭。即使出现雨雪较多的“冬烂”天气,遭湿渍后也易尽快恢复,这样“寸麦不怕水”了。
相反,尺麦是怕水的。在小麦长到约一尺高的时候,基本上处于拔节期,拔节后,地上部分植株生长加快,需水需肥量不断增加,这都要靠根系去吸收,如果土壤含水量过大,尤其遭受渍涝,其土壤通透性变差,会因缺氧而使根系吸收能力锐减,致使叶片光合作用受阻,植株体内营养失调,甚至使其代谢紊乱,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当然“尺麦怕寸水”主要发生在小麦拔节后的春季。由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暖冬会导致降水增加,小麦生育进程加快易过早拔节,像今年在10月30日播种的小麦郑麦9023,已较常年提前18 天左右拔节(见图),使抗寒能力明显降低,而且也会提早“怕寸水”。按历年常规或未来天气预报,降水会明显增加,若阴雨寡照,地下水位高,使土壤水分经常处于接近饱和或饱和状态,还会诱发条锈病,加之杂草丛生,从而构成以湿渍为特征的综合危害。
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多年监测、试验表明,进入幼穗分化孕穗至成熟期,寡照、多雨、地下水位高,均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最易造成小麦减产。因此“尺麦怕寸水”这一经验之谈是无可非议的,而且小麦长到一市尺即33厘米高以后更怕渍水。
为了防治小麦湿害,一般可通过工程措施、农艺措施预防,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势低洼和大平小不平的特点,要发展小麦生产,必须进一步完善流域性骨干排灌工程体系,尤其是要以农田涝渍治理为中心,建立必要的农田排涝体系。根据我国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中的排涝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可将其排水标准定为“10年一遇3日暴雨3日排除”。农田内要开好“三沟”,厢宽20厘米,深30厘米;腰沟宽80厘米,深40厘米;围沟宽80厘米,深60厘米,并做到田间开三沟,从种喊到收。对一些质地黏重、土壤渗透性差、地下水位离田面不足0.5-0.6米的低洼田,还可实施暗管暗排工程,其埋暗管与未埋暗管的田块相比,每公顷小麦可增产300-900公斤。
(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