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8月13日到17日举行的美国化学学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日前公布了他们的成果:一种3D打印生产的植物鱿鱼圈。虽然口感上可能还有差异,但研究人员品尝后称其味道在可接受范围内。

研究人员Poornima Vijayan表示,新加坡90%的鱼类都是进口的,需要做好蛋白质替代的准备。

随着过度捕捞、重金属和微塑料形成的海洋污染等因素对海洋生态的不断破坏,一些消费者正在寻求转向植物性仿制品。而这一领域目前为止仍处于空白阶段,用蔬菜或菌类制成的“鱼肉”很难达到营养、质地和风味方面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类似海鲜的食品,比如蟹肉棒,但它是鱼肉切碎重组的,创造营养及风味更像海鲜的植物性海鲜更有挑战性。

这个团队找到了两种材料,分别是微藻蛋白和绿豆蛋白,前者有一定的鱼腥味,是海鲜产品的良好替代,后者是凉粉制作中的边角料,它们混合在一起做成糊状,然后再用食品级3D打印机做成人造鱿鱼圈,最后用空气炸锅炸熟,人造鱿鱼圈就做好了。

研究的另一主要研究者黄德建指出,基于植物的海鲜仿品现在虽然已有,但其成分中通常不含蛋白质。其研究希望制造出与真正海鲜营养相当或更好的蛋白质产品,并解决食物可持续问题。

除了人造鱿鱼圈,这个团队还用类似的方式制造了鲑鱼片、虾之类的海鲜产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