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影响汽车行业的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发酵,愈演愈烈,而国内的汽车芯片企业数量实际上并不少,常规的汽车芯片产品也数量不菲,但由于种种原因应用进展缓慢。“一方面是进口汽车芯片难以买到,另一方面是由于担心质量及可靠性,对国产汽车芯片不敢用……”正如一些车企所反映的,这样的现实矛盾,令国产汽车芯片处境尴尬。
而汽车芯片保险的落地,成为破解这一矛盾的利器。6月11日,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汽车芯片保险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实际上很多国产芯片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如果加上这一保险新机制,将推动国产芯片的应用进程加速,从而可以改变国产汽车芯片整个发展局面。”与会专家在发言中坦言。
♦ 保险破解现实难题
“之所以不敢用,就是担心国产汽车芯片在质量、性能、可靠性、寿命等方面不如进口芯片,在‘从众效应’之下,国产汽车芯片遭遇现实困境,因为之前并没有一种担保机制可以为此兜底。”来自车企的声音,令人深思。
“汽车芯片保险,就是要对汽车芯片在研发、制造、应用等环节中,对相关企业所担心的问题,以保险的方式来进行担保,如果出现问题,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负责赔付。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汽车企业的后顾之忧,从而使汽车企业可以放心地去使用国产汽车芯片。”中国人保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汽车芯片保险保障机制是创新汽车芯片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保险机制的约定,可以推动芯片企业、零部件企业和保险公司,开展汽车芯片保险和保费补贴试点工作,通过“市场化为主+政府有限支持”方式破解汽车芯片应用难题,以金融保险手段分担产业链上下游风险和疏通瓶颈,对促进汽车芯片快速形成市场应用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发的汽车芯片保险保障机制,未来将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将向全国推广“汽车芯片保险方案”,形成示范效应和加速汽车芯片应用,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实现全面、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
♦ 推进国产芯片发展
以往,汽车相关的保险包括交强险、车损险、第三方责任险,汽车芯片保险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出现。
“利用保险机制,推动国产汽车芯片的应用,是破解缺芯难题的一种思路。”与会专家表示,国内汽车芯片行业,如今从功率芯片到65nm以上的常规汽车芯片基本都能生产,当然高端芯片由于技术受限目前没有,但是如果发挥好目前的国内汽车芯片产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的问题。
据了解,汽车芯片除了制造标准严苛、工艺精密、技术复杂之外,与其他汽车零部件略有相同的是,芯片只有通过不断应用,在实践中发现细节问题,不断改进问题,才能持续的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实用性,类似于有个“磨合”的过程。如果不能去应用,“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使设计再好的汽车芯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与会者在发言中表示,汽车芯片保险,既是为国产汽车芯片应用提供了新的保障机制,也是以自己独特的作用为国产汽车芯片产品打开了上升的通道。
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天津瑞发科等多家企业分别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签署了汽车芯片产品保险协议。
签约仪式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装备工业一司支持,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行业组织、芯片企业、保险公司、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和整车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据介绍,今年年初,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编撰《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并发布,引导和支持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今年4月,联盟成立汽车芯片保险专项工作组,围绕汽车芯片保险方案,针对三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方案思路,进行了多轮探讨,并结合主要芯片企业和整车企业、汽车电子厂商的需求进行了完善,最终形成了“汽车芯片保险方案”,并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开展了汽车芯片保险试点。(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