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的门槛,真的是越来越低了。
一场线上发布会加一篇新闻稿,宣告了中国汽车市场上又多了一个新品牌——小跑车。你没看错,这个品牌的名称就叫小跑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25日,小跑车正式“出道”。和其他新造车势力在品牌创立之初会大肆宣传一番不同,小跑车品牌并不打算走“前辈们”的老路,而是跳过了品牌发布,直接就亮相了旗下将要量产的车型。官方给到的新闻资料中,对品牌也没有过多的介绍,只是简单的提了一句,这是一个全新的国产品牌,要推出“小跑车 SC-01 ”车型。
官方定位中,小跑车SC-01会是一款国民跑车,预估价格在 30 万以下,是一款主打驾驶乐趣的双门双座电动跑车。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4085mm、宽1820mm、高1162mm,轴距2500mm,车重1300kg(工程车辆测量),将搭载前后双电机,可以输出435匹马力,NEDC续航大于500km,零百加速小于3.9秒。此外,官方还指出,小跑车会在2023年举办发布会,发布会之后即可大定,在2023年第四季度将正式开启交付。
从品牌亮相到量产车交付,只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如此紧凑的时间安排,在现如今我们早已见惯了新造车势力的“快”之后,也不免要问一句:凭什么啊?
图片来源:官方图片
谁家的小跑车?
在正式探讨小跑车靠什么造车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弄清楚,小跑车到底是哪里出来的品牌?盖世汽车从知情人士处得到的信息显示,小跑车是工匠派打造的汽车品牌。那么,工匠派又是谁呢?现在的工匠派在造车,而以前的工匠派是一家自媒体,主攻的方向是汽车改装。
盖世汽车从企查查上查询的信息显示,天津工匠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为125万元人民币,公司规模一栏显示少于50人。工匠派此前已经完成过两轮融资,其中2017年的种子轮融资150万元,2018年的天使轮融资金额未披露,投资方是天津方皋创业基金。
过去多年,工匠派的定位一直都是一家手工打造创意改装车的自媒体。官方介绍中,除了改装之外,工匠派还与赛事公司合作,打造过赛事用车。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工匠派曾透露过,除了广告收入以外,后市场的改装订单收入是主要盈利点。
图片来源:企查查
2021年年底,工匠派进行过经营范围变更,在原来的技术推广、摄影服务、机电设备维修、图文设计、劳务服务、广告等业务之外,主要增加了汽车零部件研发、新车销售等业务。现在看来,这次信息变更,应该也是为后续的造车铺路。
我们从工匠派在媒体平台上的简介中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有车的时候改车,没车的时候造车,显然,自己造车早就在这家自媒体的计划之中。多年前工匠派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在创立初期就已获得天津市中小型科技型企业证书,拥有自己的汽车工程师团队,并且拥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
有自己的工程师团队,而且主要做的是改装车节目,工匠派对汽车技术的理解,肯定不是一般汽车自媒体可以比拟的。但靠这些,就真的能造车吗?
改装远不能等于造车
此前,国内市场其实已经有过改装车品牌造车的先例,要造的也是平民跑车。没错,正是在2020年已经被证实过就是一场“骗局”的赛麟汽车。当然,赛麟画的大饼还要更加高端一些,要打造的是平民超跑。
虽然最后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但赛麟曾经闯出的“名头”可不小。
赛麟(Saleen)原本是个美国品牌,由赛车手Steve Saleen 在1983年创立,主要从事汽车改装业务(以改装福特野马等车型著称)。自己也造过车,2000 年的时候推出了让Saleen品牌在车迷圈中名声大噪的超跑车型——Saleen S7。
赛麟S7,图片来源:赛麟汽车
2014年王晓麟创建的江苏赛麟汽车收购了Saleen品牌,并正式确定了这个品牌的中文名:赛麟。2017年,赛麟品牌发布了新车赛麟S1,一款被定位为平民超跑的新产品。只不过,S1整车项目自曝光之后,就没有了后续进展,这个项目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为江苏赛麟造势。再之后就是2019年7月,轰动了整个行业的“赛麟之夜” 鸟巢发布会,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这场发布会带来的反差实在太大。做足了表明功夫之后,赛麟却带来了一款小型电动车——迈迈,并标榜其有“超跑级操控”。最终,到了2020年年中时候,赛麟泡沫迅速被戳破,董事长“跑路”,江苏赛麟汽车在数月之前也正式被挂牌拍卖。
赛麟S1,图片来源:赛麟汽车
改装车品牌跨行造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赛麟是一家在全球改装车领域都享誉盛名,且打造过超千万级别超跑赛麟S7的改装车品牌,但进入中国造车之后也只是落下个鸡飞蛋打的结局。虽然江苏赛麟的失败案例中,不靠谱的创始人占了很重要的原因,但最致命的还是自身实力的严重不足。
真要造车,绝非易事
小跑车的规划中,看起来是简简单单就能把车造出来并迅速实现量产交付,但过往一家又一家的新造车企业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过一点,造车很难,量产交付更难。
图片来源:官方图片
首先一道门槛就是生产资质,小跑车明年就要交付,但生产资质在哪里呢?
此外还得有钱,很多很多的现金。2020年前后,一大批新造车企业先后“触雷”,他们中有些企业已经到了新车量产前的最后关头,只是因为资金链断了,就成了昨日黄花。目前看起来发展不错的“蔚小理”也很难说已经成功上岸,这些企业还在大幅度的亏损中。2022年上半年,“蔚小理”的亏损额度分别是45.7亿、44.02亿和6.29亿。
造车绝对是重资产的产业。以新晋进入造车通道的小米汽车为例,雷军曾在官宣造车时表示,截止2020年年底,小米的现金余额为1080亿。小米还公布过自己跨行造车的具体预算:首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将投资100亿美元用于汽车项目。工匠派的现金储备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目前已知的是,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是百万级,种子轮融到的资金也只是百万级。有消息称小米投资了工匠派,金额达数千万元,目前该消息未被证实,但即便是真实的(目前,工匠派的高管团队中已经出现了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的身影,身份是工匠派董事),和造车需要的资金比起来也仍是杯水车薪(但如果真成为了小米造车的一部分,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当然,还得有人,很多很多的人才。汽车还是个重技术储备的产业,尤其是在当前智能化已经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没有充分的技术储备,很难形成竞争力。当前的国内新造车企业中,小鹏汽车应该是在研发方面最下血本的一家,小鹏汽车曾立过flag,要做全栈自研,所以在研发方面砸钱也最多,2021年,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达41.1亿元,占全年总营收的19.5%。舍得砸钱之外,小鹏汽车“挖人才”的举措也相当著名,甚至还曾因挖了特斯拉的“墙角”而惹上不少麻烦。但“疯狂挖人”的行为本身其实证明正是对新造车企业而言,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还是以小米为例,在宣布造车时,雷军特别强调了小米已经拥有超过万人的研发团队,打造了全球最完善的业务生态。反观工匠派,企查查上的信息显示,工匠派所属公司天津工匠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总数不足50人,这些人即便全是所谓的工程师,距离造车需要的人才储备要求,也有着巨大的差距。当然,项目正式成立后可以“挖人”,但前提是得能给出有诱惑力的高薪,那就又回到了钱的问题上了。
归根结底就是,造车不仅要有人,还得有钱,而在这两个方面,我们都还看不到新品牌“小跑车”有何过人之处。数年之前,不少人会将一没技术、二没钱却要造车的项目称为“PPT造车”,目的是靠吸引投资大赚一笔。但时至今日,早就没了单纯靠概念造车就能进行融资的环境,从这个角度看,“小跑车”或许真有秘密武器,只不过还没有摆出来而已。有报道称,今年冬季,小跑车SC-01将正式进行实车测试和生产准备,届时,应该会有更多的信息释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