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分天下,必有奇瑞。”这是近期又被外界津津乐道的金句,而这也是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正在干的事。
4月16日晚,在2023年上海车展前夕,原本被认为只为高端品牌站台的尹同跃,再次走到了舞台中央,向外界传达他对奇瑞的所思所想。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同跃
【资料图】
“i也像金箍棒的形状,希望鲍思语要当孙悟空,要带领iCAR的团队大闹天宫。”在阐述奇瑞全新独立新能源品牌iCAR名称的寓意时,尹同跃透露其对iCAR新品牌的期望。
正如尹同跃所说,当下的汽车产业,正如八仙过海,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在奇瑞iCAR之夜的当晚,广汽埃安、沃尔沃等多家车企均瞄准新能源开炮。
中国车企推出独立新能源品牌并不新鲜,iCAR甚至算得上是“后来者”。特别是今年年初,为了稳定订单量,特斯拉不惜降价抢客户,更是引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同样,为了抓住一切能抓住的市场,3月初东风汽车携手湖北地方政府打出的政企购车补贴,将汽车市场的争夺战推向了高潮。
这或许也是尹同跃“大闹天宫”的由来,因为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到了全面混战的阶段。“后来者”iCAR能否杀出重围,杀出一条生路?
20年,从追随者到竞争者
“2003年我们就注册了iCAR品牌”,在发布会上,尹同跃在讲述iCAR品牌名称的由来时表示“当时注册这个品牌时,i代表了每一个用户自己。”
一个新品牌,名字诞生于20年前,这放在今天仍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就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背后,透露出尹同跃和奇瑞在造车上的坚持,以及一直未改变的初心。
“那时就坚信产品、技术、服务都要以客户为中心,都要为年轻客户创造价值,让年轻客户满意、信任、惊喜。”显然,这样的理念,仍是今年很多车企和品牌在讲述的内容。
其实,作为曾经自主品牌的“老大哥”,奇瑞一直都有着不小的野心。从“世界十分天下,必有奇瑞。”,到去年的“王者归来”,奇瑞终于回到了正轨。
数据显示,2022年奇瑞实现了年营收200亿元,年销量突破123万台,年出口突破45万台,新能源年销量突破23万台的“四个首次”。进入2023年,奇瑞更是以远超行业均值的“加速度”一路狂飙。1月,在行业销量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奇瑞集团以16.5%的速度逆势增长。2月,行业增长13.5%,奇瑞的增速则达到71%。3月,乘联会预计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持平,奇瑞集团增速52.7%,以超过行业平均增速5倍的速度发力“快跑”。
“去年年底到最近,我多次到日本、欧洲考察访问,两天前还在日本考察。”尹同跃透露,“与20年前不同的是,当时的中国品牌汽车是追赶者,而今天已经是同台竞技的竞争者。”
显然,20年前尹同跃出海考察的心情,与现在出海考察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排名中,奇瑞汽车排名第6位,市场份额为3.9%。排在其前面的有比亚迪(市场份额为31.7%)、上汽通用五菱(7.8%)、特斯拉中国(7.8%)、吉利汽车(5.4%)、广汽埃安(4.8%)。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中心的中国市场,奇瑞的实力并不差。
如今,独立新能源品牌iCAR诞生,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也在星途品牌布局了星纪元STERRA,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版图正式拼合完成。
技术奇瑞 做智能电动车普及者
在发布会上,iCAR发布了双门轿跑iCAR GT和iCAR 03两款概念车,代表了“技术”奇瑞在电动化、智能化方向的技术革新。
此外, iCAR作为奇瑞基盘的新势力,也是奇瑞转型的首个电动新品牌,它的诞生见证了奇瑞的传承与进化之路。
iCAR CEO 鲍思语
“奇瑞布局多年的‘瑶光2025战略’,不仅覆盖传统汽车核心技术赛道,更是在新能源、智能网联、大数据新赛道,顺应了多样化的技术发展趋势。”
在发布会上,奇瑞也明确了iCAR品牌的使命。 “iCAR品牌要力争做智能电动乘用车的普及者,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iCAR CEO鲍思语表示。
在产品布局上, iCAR旗下6款新产品将实现ARV、SD、SUV、MPV多品类覆盖,车型覆盖A0级到B级产品。显然,iCAR的产品定位为消费群体最大,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大众消费市场。
为了在这个激烈的细分市场杀出一条路,显然少不了坚强的技术后盾。
发布会上,iCAR CTO单红艳发布了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和i-VA 生态,该架构将拓展产品更加多元化可能并通过i-VA 生态精耕智能车控,聚焦无感链接。
此外,在新能源最重要的核心部件——电池,奇瑞宣布与宁德时代联合打造全新电池品牌ENER-Q。该品牌将覆盖全动力类型、全材料体系的全应用场景,具备高适配性、高安全性和品价比,同时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智能化方面,奇瑞也构建起生态联盟。当晚,iCAR和宁德时代、腾讯、京东、阿里云智能、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博世智驾、高通等科技头部企业缔结生态共建者联盟。
编后语:
2023年上海车展,作为疫情放开后的首个国际车展,汽车圈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近几天各家车企的发布会上,各种狠话、冷箭、Flag满天飞。面对生存压力,车企们纷纷撸起袖子直接开干。尽管各种狠话和豪言壮语不少,但竞争的底层逻辑还是依靠好的产品和强有力的体系力。
过去一直被人称之为“理工男”的奇瑞,这一次转型同样坚持以“技术”作为底色。在新能源市场,iCAR这根“金箍棒”,如何大杀四方,完成尹同跃20年前的造车梦?将是奇瑞接下来最精彩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