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篇,首先把记忆拉回至2023年的第一天。彼时,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则发布了一封全员信。


(资料图片)

信中,明确表示,2022年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还是超出了预期,打乱了原定的节奏与计划。随后,不忘鼓励大家:“2022年,我们有苦劳,有功劳,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少同行的同期,表现比我们更加出色。”

对此,李斌还“自爆”了8项团队所存在问题的地方。譬如,交付量增速落后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应对供应波动,很多厂商的反应更迅速,更高效;针对需求波动,惯性太强,调整不及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新车上市前后的软硬件质量问题已经影响了产品口碑和声誉。

再譬如,测试车事故和数据被窃取事件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加强;建立了用户满意度的反馈机制,但解决问題的闭环速度仍然距离用户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以及组织和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扩展过快,内部沟通效率亟需提升;数字管理系统不能很好支持业务的新需求,已经成为了业务发展的瓶颈。2022年团队持续扩张,但职责不清晰、目标不一致、流程不完善、重复建设的情況比比皆是,效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为了解决上述痛点,李斌也透露道:“2023年的工作任务会增加很多,但公司的资源投入只会有小幅增加,我们必须从内部挖掘潜力,尤其是对于低效的组织、低效的团队、低效的流程、低效的项目,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实际上,在更早之前的文章中也曾指出,已然到来的2023年,对于所有新势力造车来说,绝不是什么可以掉以轻心的盛夏,反而是一场必须想尽办法挺过去的寒冬,稍有不慎就会坠落深渊。

反观蔚来,即便拥有了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仍需要小心再小心。

而此刻,随着一季度告一段落,再去复盘其祭出的表现,只能说喜忧参半。

不好的方面主要集中在,碍于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以及终端大盘消费活力恢复缓慢,蔚来的累计交付量算不上亮眼。

好的方面主要集中在,随着NT2.0平台旗下在售的ET7、ES7、ET5,声量与势头都在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蔚来更像是在深蹲,为了接下来用力的起跳。

殊不知,已然结束的2023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这家新势力造车正式首发了又一款肩负着诸多重任的产品——全新蔚来ES6。

仅就产品力开看,后者可以说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也是蔚来NT2.0平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体”。后续,全新蔚来ES6能否热销的唯一“变数”,在我眼中仅剩价格究竟会有多大的惊喜?

如果能够低于老款或者齐平,无须怀疑就是妥妥的“加量不加价”。由此做一个大胆的预测,月销突破5000辆,几乎板上钉钉,冲击10000万辆,并非没有可能。

恰恰基于上述背景,发布会后有幸参加了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的专访。彼时,他同样较为谦虚的谈及了这款全新产品。

“ES6准确的细分市场定位应该叫高端中型SUV。一代的ES6的平均成交价超过40万,所以我们真正比对的是40万左右,以及价格更高的SUV。我觉得如果把相关车型列出来逐步看,我们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可能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家的品牌名字。”

随后,他则补充道:“除了名字,我觉得其他几个产品和我们比还是有差距的,蔚来的服务也是竞争力的支点。可能5月下旬我们公布售价后,对于整个ES6下一步的形势会看得更清楚一点。”

除此之外,据秦力洪透露,5月全新蔚来ES6将一并开启交付。相比之前,大大提升了整体的节奏,全力囊括目标潜客,减少种子用户的流失。

当然,专访中,其不可避免的被问及,怎样在看似疲软的大环境下,寻求新的突破点。秦力洪回答道:“现在新能源渗透率才30%,其中还有十个点左右是各种混动的份额,他们都会退出历史舞台,真正的纯电就20%出头的渗透率。”

言语间,能都听出他依旧充满信心。“蔚来品牌这两年有一点压力,是因为渗透率的提高率先发生在15万到30万的价格区间。电动化转型趋势还没有蔓延到高端纯电细分市场,我们的大机会还没有来。等到大的量来的时候,你知道要下大雨,要多接水,得先把盆弄大、把坑给挖深,这就是体验、是口碑、是品牌。”

略微斟酌过后,秦力洪继续输出:“所以我觉得现阶段只要我们财务上扛得住,我觉得必须要优先提升体验、品牌和口碑。销量是一个结果,既是我们努力的结果,是消费者接受的结果,也是市场趋势的结果。”

总结下来,中心思想更像在说:造车绝不能以一时的论英雄,最终仍需坚信长期主义。

至此,专访渐渐临近尾声,最后一个值得分享的问答,集中在秦力洪对于2025年电动车决赛圈的一些认知与观点。

“2025年左右智能电动汽车决赛的开始,有这样几个前提条件。”

“其一,大象被唤醒了。如今不论是老牌传统车企还是跨界巨头都已经开始入局,我相信这些企业的实力,也相信他们对这件事的感知、领悟和决心。”

“其二,整个智能化的路线要确定了。激光雷达和纯视觉的路线之争、激光雷达安装位置的争论都逐渐有了定论。日后,包括BEV路线和其他技术路线的争论、L3/L4何时到来等,我觉得到2025年左右大概会尘埃落定。”

“其三,供应链到2025年将形成新的格局。经过疫情以及碳酸锂价格波动后,大家对于电池原材料还有芯片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接下来绿电、清洁能源、碳足迹等领域也都会确定下来大概的方向、赛道和游戏规则。”

“接下来比拼的就是耐力和执行力,我们这些年一直在为决赛阶段的到来做准备。蔚来是全球第一个垂直大规模切换产品的新能源车企。此外,我们的三代换电站也已经展出,包括500kW的超快充桩,二代平台车型传感器融合算法传递生成的实时画面,这都是我们在为决赛圈的到来,为智能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和更高水平竞争所做的准备。去年我们研发投入了100多亿,今年也不会少。”

显然,为了在决赛圈搏得一席之地,这家新势力造车拼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