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见小鹏G6,心中油然而生最大的感受,恰恰如今天文章标题所言。

至于原因,还是站在那个节点,小鹏汽车的处境绝对算不上乐观。于情于理,都急需一款强势产品进行自救。

但是在没有深入了解的背景下,只知道“溜背”的小鹏G6,并不是大多消费者喜欢的“正统”SUV,而它所切入的细分市场也早已存在另一位“大魔王”特斯拉Model Y。


(资料图)

一瞬间,觉得小鹏汽车做出这样的选择,卖爆的希望实在太过渺茫。彼时,头真的铁则像是一个贬义词。

可接下来上海车展,以及5月下旬举行的动态试驾会,对于小鹏G6有了几次全方位的体验,突然发现仅就产品力维度来看,其真的足够令人惊喜。

在与特斯拉Model Y的全面对标中,甚至能够在空间表现、舒适性配置、智驾与智舱体验等方面占据一定优势,续航与能耗表现,同样做到了旗鼓相当。

有了一项项论据作为支撑,在我眼中小鹏G6热销的唯一阻碍,好像只剩下了“决心”。更具象来说,拿出一份潜客无法拒绝的诚意售价。

殊不知,就在昨晚,位于它“出生”的地方——小鹏汽车广州工厂,小鹏G6正式上市。发布会全程参与下来,可以说上述留有悬念的空缺,已经被非常完美的填补,甚至让在场所有观众集体大喊“牛逼”。

20.99万元-27.69万元的售价,比预想中的还要低,几乎已经做到了同级别“掀桌子”的地步。

而作为见证者,不禁感叹:“无法想象,2023残酷的中国车市,竟然将一辆全系采用800V高压SiC碳化硅、标配3C电芯、智能化硬件拉满、最长续航达到755公里、最快零百加速3.9秒的产品逼到了如此地步,小鹏G6头真的铁!”

但和开篇不同的是,这一次最后四个字成为了褒义词。

反观整场发布会,除了售价,小鹏汽车同样祭出了许多含金量十足的信息点。譬如,自6月9日预售开始,短短20天内,其已经手握3.5万张小鹏G6的意向订单。

譬如,小鹏汽车同步发布了“AI代驾”模式,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向所有XNGP的车主推出。通过短时间分析用户日常高频场景,学习用户驾驶风格,来实现私人定制路线,达到更高的通勤效率。

譬如,小鹏汽车已陆续开放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的城市NGP功能。而下半年,将会累计开放50座城市,2024年则为200座。与之对应,也会逐渐向抛弃高精度地图的纯视觉技术路线倾斜。

至此,试图总结小鹏G6的最终目标,那便是要做“25级最强智能电动SUV”。昨晚,你可以认为是小鹏汽车的背水一战,也可以视作小鹏汽车的绝地反击。好在,仅就结果来看,足够令人欣慰。

至于发布会后的专访,很久没有看到何小鹏这么开心的模样了,尤其是对比去年小鹏G9的那次惨痛教训。

在我心中,复盘最为值得分享的两个回答。

其一,无疑是他谈及了当下“蔚小理”之间微妙的关系。“今天一时领先,不代表永远领先。那个群还在,只不过我和李斌同学的交流要更多一点。”

显然,话语背后,带有着深意。

其二,何小鹏则聊到了销量预期,“我现在不方便透露太多,大家等着看结果,但至少每月破万辆才算得上成功。”

当然,想要真的实现,结合小鹏G6的最终售价与市场反馈,订单层面实际上无需太过担心。反之,自7月开始,对于小鹏汽车的供应链、生产制造、交付售后等环节,均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最后,文章临近尾声,仍然想要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不知愈发锋芒毕露的小鹏G6,是否会抢掉自家小鹏G9、小鹏P7i本就有限的声量与风头?

“时间沉默不语,却回应了一切。”

很快,相信随着小鹏汽车的在售产品矩阵逐渐趋于稳态,每款车型间的定位慢慢清晰,我们自然而然就会知道结果。届时,何小鹏是不是在吹牛,也会变得一目了然。

而昨晚,这家新势力造车和它的创始人,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中国车市足够大的红利与机遇,只会留给那些充满勇气且准备充分的人。”

别怕走弯路,弯路也有精彩之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