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陈彦旭
运营|陈小妍
(资料图)
另镜 ( ID:DMS-012 )
2023 年,面板行业仍处于修复之中。
近日,京东方发布 2022 年度财报,其全年营收 1784.14 亿元,同比下降 19.28%;净利润 75.51 亿元,同比下降 70.91%;扣非归母净利润 -22.3 亿元,同比减少 109.3%。
受地缘冲突频发、全球通胀高企、欧美能源危机等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半导体显示需求受到冲击。2022 年,半导体行业延续了 2021 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趋势,IT、手机类面板出货量大幅下降,TV 类面板出货量维持低位。此外,TV 面板出货平均尺寸增长态势短暂中断,出货面积首次下降。
面板行业面对低价竞争态势,价格下滑,毛利率下降,京东方面临出货与业绩压力。2022 年,京东方计提资产减值近 115 亿元,其中存货减值约 111 亿元。
2022 年,京东方显示器件业务作为最大的营收来源,实现收入 1579 亿元,同比下滑 22.55%,毛利率在同比下滑 18.4 个百分点,至 7.97%。
在面板行业整体低迷情况下,打入苹果供应链成为京东方 OLED 业务的亮眼之处。
今年 1 月,知名苹果产业链分析师郭明錤预测称,京东方取得 2023 年下半年新款 iPhone 15 与 15 Plus 大部分显示屏订单,最快或将在 2024 年击败三星和 LG,成为苹果 iPhone 系列的最大 OLED 屏幕供应商,三星也不再是 Pro 版 iPhone 屏幕的独家供应商。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经过各家面板厂的减产稳价,TV 类面板价格在 2022 年三季度触底,并且在 2022 年四季度和 2023 年一季度连续修复。随着面板厂持续合力严控产能以及终端需求的进一步回暖,预计 TV 类面板价格有望继续温和回升,IT 类面板价格或将在 2023 年下半年回暖。
行业仍处修复过程
Distinct Mirror
2022 年全球宏观环境异常严峻复杂,半导体显示市场整体消费信心不足,终端需求低迷,同时,半导体显示行业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过剩、预期转弱、内卷严重等局面。
受以上因素综合影响,半导体显示行业近期持续低位徘徊,主要面板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导致存货中的库存商品、在产品、原材料等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出现存货减值。
2022 年,公司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智慧医工业务分别实现收入 1579.5 亿元、272.5 亿元、3.1 亿元、8.5 亿元和 22.0 亿元,分别同比变动 -22.6%、-4.0%、41.8%、84.8% 和 19.3%。公司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作为两大支柱业务双双营收下滑。
在利润端,公司毛利率为 11.7%,同比下滑 14.9 个百分比,其中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智慧医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8.0%、9.5%、21.1%、-2.1%、17.9%,五大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分别同比减少 18.4 个百分比、1.8 个百分比、1.7 个百分比、5.1 个百分比、7.9 个百分比。
根据咨询机构数据,2022 年半导体显示五大应用 ( 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 终端销量均下降,面板需求减弱,IT 品牌厂商 2023 年一季度面板采购量处于低位,面板厂 大尺寸 LCD 库存整体处于正常水位之下。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面板产值约为 1011 亿美元,同比下滑约 27%。
但车载、元宇宙、专显、智能手表等应用出货仍保持快速增长,需求端呈现复杂的结构性差异。
"2022 年二季度到 2023 年一季度,LCD 领域的面板周期波动幅度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二,2021 年过多过快的增长提前透支了相当大幅度的消费;第三,全球形势的不稳定和动荡导致消费者消费心态趋紧、意愿不足。"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表示,2023 年面板行业处于修复过程,先低后扬的趋势从今年 3 月已经显现。目前,显示屏价格已经开始回升。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截至 2023 年一季度末,主流 LCD TV 面板价格迎来全线上涨,由于行业内供给端的稼动率调整和下游客户积极去库存,市场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健康水平,因此带来 LCD TV 面板价格的筑底反弹。
京东方首席财务官杨晓萍认为,当前 TV 主要产品已经开始价格上涨,随着终端需求的改善及按需生产,相信后续存货减值及整体经营能够持续改善。
供给端,京东方高管透露,各产线于三季度主动调降产能。行业正逐步形成 " 按需生产、动态控产、健康发展 " 的共识,行业内稼动率持续处于低位。进入二季度,随 TV 面板采购备货逐步恢复,LCD TV 稼动率预计缓慢恢复。
产品价格方面,TV 端,低库存、低稼动以及品牌厂商拿货动能恢复带来产品价格全线上涨,3-4 月涨幅继续扩大;MNT 端,面板厂控产策略下,3 月主流尺寸价格全面止跌;部分细分市场回暖,呈现局部涨价态势,NB 端 3 月主流尺寸价格持平。
随着下半年促销季的到来,终端销售回暖,品牌方备货动能延续,LCD 产品将有机会迎来量价齐升。长期来看,随着半导体显示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将逐渐趋于理性化, 行业的波动将趋于收窄,产品价格将回归到正常的淡旺季波动。
截至 2022 年末,京东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643.82 亿元,比 2021 年末减少 122.41 亿元。2022 年,京东方研发费用为 111.0 亿元,同比增长 4.6%。
OLED 低价竞争
OLED 是未来移动产品、IT 产品的发展的方向之一。BOE 目前有 3 条专用的 OLED 产线,去年,京东方 OLED 出货量达成近 8000 万,OLED 全球市场份额第二。2023 年,京东方 OLED 业务出货量目标是达成 1.2 亿片,可折叠 OLED 屏出货目标从去年的 500 万增至 1000 万。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 OLED 业务还是发生了较大亏损。受终端消费疲软的影响,行业整体出货增长率不及预期。就目前来看,OLED 屏幕正走向液晶屏后路:低价竞争。维信诺,天马,TCL 等加速扩产,低价抢占市场份额。
在柔性 OLED 方面, 从 2021 年四季度起,行业内部分厂商采取低价竞争策略,部分入门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受折旧压力影响,公司柔性 AMOLED 业务短期业绩承压。
2020 年,京东方开始为苹果 iPhone 系列提供柔性 OLED 面板。
根据行业调研机构洛图科技数据,2022 年度,京东方苹果 iPhone 系列柔性 OLED 面板出货量达 3100 万片,同比增长 89%。2023 年 1 月,京东方向苹果 iPhone 的出货量创下单月最高出货纪录,达 500 万片。
郭明錤认为,如果京东方能够获得 20-30% 的 2024 年下半年高端 iPhone LTPO 显示屏的订单,并保持 2024 年下半年低端 iPhone 显示屏 70% 左右的市场份额,那么京东方将可能成为 2024 年下半年新 iPhone 显示屏的最大供应商。
2022 年,京东方柔性 OLED 出货量接近 8000 万,较去年同期提高 31.1%,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尤为显著。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2023 年,预计公司柔性 AMOLED 在大客户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叠加公司在 LTPO、折叠、车载、IT 等细分领域高端产品出货量的高增,预计价格方面亦将有较好修复,为公司带来较好利润弹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Stone Partners 的数据,截至一季度,京东方柔性 OLED 市场份额增长至 27.3%,去年同期市场份额为 19.2%。
京东方透露,今年一季度,柔性 OLED 出货数量接近 30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