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 专家 " 又冒出来了一个神言论:" 专家称折叠屏可能取代电脑 ",这个话题在微博上讨论得火热。

一派胡言 图源:微博

在我看来,但凡有朋友告诉你,折叠屏手机可以替代台式办公设备、甚至能做远超笔记本的事情,这种 " 专家 " 的谆谆教诲其实是在挖坑,让没有接受过折叠屏 " 洗礼 " 的小白用户往里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源:品玩 lzh 摄

作为拥有超 3 款主流横向展开折叠屏、并把折叠屏当做主力机使用超过一年的玩家,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准备买折叠屏,或者想迭代更新手中折叠屏的消费者:

折叠屏手机是不能完全替代任何台式办公设备的,更不能带来超过台式机、笔记本的 " 生产力 " 体验。

对于厂商都喜欢提到的 " 生产力 ",是手机厂商们在深入挖掘折叠屏 " 使用场景 " 发展中必经的过程,而让手机厂商关注到具体的折叠屏场景体验,一方面是折叠屏销量的提升,根据 CINNO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 283 万部,同比大幅增长 144.4%,折叠屏需求大幅提升也让厂商不得不注意到 " 新场景 "。

而另一方面,根据艾瑞咨询调查,随着折叠屏手机铰链、软件生态发展,横向折叠屏依旧是具有 " 可塑性 "。

对于现阶段厂商在售的折叠屏来看," 轻量化 " 是一大发展方向,也是手机厂商 " 秀肌肉 " 直观体现,对金属框架的优化、屏幕技术调整、铰链优化来减轻厚度和重量,达到能够和传统手机一样的 " 便携 ",对于这点而言,这都是折叠屏手机自打出现,各个手机厂商的发力点。

但对于折叠屏 " 使用场景 ",不同厂商有不同理解,就拿我使用过的三款旗舰折叠屏以及后续体验的其他品牌折叠屏而言,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拓展 " 娱乐 " 边界,比如小米 MIX Fold2,这款产品目前我是作为副机在用,可以同时打开两款游戏,另外对《王者荣耀》有独立的优化界面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一类是追求使用 " 效率 ",比如华为 Mate X2 和荣耀 Magic VS,他们除了在内屏中拥有更加灵活的 " 分屏 " 方式外,更通过 " 互联 " 可以和 IoT 设备进行强关联,比如通过 MagicOS 系统就能把折叠屏当做小平板来用,这样查看移动 PC 端图片和信息就会更方便。

而追求 " 效率 " 的折叠屏都在有意避开 " 生产力 "。

华为、荣耀、小米这样较早进入到折叠屏细分品类的厂商也进行过摸索试探,但因为各种问题最终都 " 放弃 " 了这领域探索。

图源:品玩 lzh 摄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拥有三款折叠屏的我,如何看待 vivo X Fold2 的 " 生产力 "?

折叠屏的 " 生产力 " 从来不是替代,而是 " 救急 "

这是我在使用 vivo X Fold2 一段时间后的结论。

因工作的特殊性,背着电脑随时随地办公是常态。我发现通常在户外需要处理的工作基本是以 " 改稿 " 为主,比如之前我在环球影城执行一项拍摄工作,这时候手中另外一个项目反馈过来了,需要临时改稿加图片,这时候就会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是需要更改的文档和参考资料就在 WPS 中,这时候直接用手机打开查看修改就行,但如果需要根据修改意见直接复制粘贴,在普通直板手机就需要打来微信或者 word ——全选——粘贴——再切换到 WPS 粘贴,而使用像 vivo X Fold2 这样的横向折叠屏操作起来就要简单很多,比如通过左右分屏多开 WPS 文档,就能直接选择需要复制的文字 " 拖拽 " 到对应文档中。

图源:品玩 lzh 摄

有时候还会遇到图片 " 内嵌 " 文字情况,如果是长句子或者生僻字,手动提取就会非常耗时,这时候通过侧滑中的 " 即刻文本 " 就能快速识别。多说一句,除了识别文字外,它还可以进行实时全屏翻译。

在 " 翻译 " 场景下 OriginOS 配折叠屏能提升使用效率,不用来回切换软件 图源:品玩 lzh 摄

而第二种,是现场客户需要更改的图片,而拍摄的图片在家中或者办公室电脑里。

按照以往就是通过向日葵远程操作,其实这时候也需要周围有懂电脑的家人或者朋友辅助操作。而 vivo X Fold2 中远程操作 PC 方式,虽然需要 PC 安装操作套件,但可视化操作要比向日葵更直观。在操作端借助折叠屏的悬停优势,就能让上边作为 PC 屏幕,下边作为触控板,当然这只是作为 " 应急 " 办公用,希望你永远不要用到。

锤子 handshaker 的精神得以在 OriginOS 上延续(不是) 图源:品玩 lzh 摄

对于传媒人来讲,最重要的功能,是解决了 Mac 和安卓设备之间的 " 互联 " 问题。

我之前使用的是锤子 handshaker,但随着苹果和安卓的更新,这款软件出现了卡死情况不得不放弃,而在使用 vivo X Fold2 这几天,只需要在 Mac 端安装一次原子套件,就可以在不开启原子套件软件下,实现从安卓到 Mac 的跨系统图片传输。

锤子 handshaker 的精神得以在 OriginOS 上延续。

当然这项功能也是有局限性,比如只局限在 originOS 设备,希望未来可以把单独软件拿出来。

高性能是折叠屏的 " 刚需 "

这几天使用 vivo X Fold2 基本是处于应急、高负荷状态,就系统优化而言,和我用过的三款折叠屏比较,流畅度、顺滑度、跟手度都属于第一梯队,originOS 3 也要比刚发布时候操作 UI 更加明晰。

但对于第三方软件适配而言,除了东方财富、WPS 这样的深度优化外,其他软件只不过做了多窗口应用适配,而且数量也不容乐观。

适配应用都为主流应用 图源:品玩 lzh 摄

而硬件性能提升在使用过程中确实能够让使用更为高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能 " 闭口不谈 " 问题。

图源:品玩 lzh 摄

首先是外屏和内屏素质,这次内外均搭载了三星 E6 材质 OLED 显示屏,分辨率分别为 2520x1080 和 2160x1916,准 2K 没毛病。在 " 感知最强 " 的亮度上,其实完全归功于这块 E6 屏幕,在亮度方面要比 E4 高一半达到 1200nit,区域激发亮度可以达到 1800nit(内屏最高为 1600nit),其实对于大多数场景亮度是够的,但受限于 E6 微棱镜技术,在内屏清晰度方面缺少一定细腻感,在色彩方面还是有些冷艳。

图源:品玩 lzh 摄中间折痕控制得不错,是这款产品亮点之一 图源:品玩 lzh 摄

这几天我是来回折叠屏幕,发现中间折痕并没有发生形变,也够平整,看来把直径从第一代的 4.6mm 升级到 5mm 这种 " 粗暴直接 " 的做法还是最有效的。通过增加弯折半径能减轻折痕,但这就增加了抗压优化难度,vivo 是通过航空级钢材、高强度碳纤维、PC 板材这样 " 堆料 " 解决抗压问题。

图源:品玩 lzh 摄娱乐兔跑个分,目前性能最强的折叠屏不用多解释 图源:品玩 lzh 摄

作为迭代升级版,除了标配第二代骁龙 8 SPU 定制芯片 + LPDDR5X + UFS 4.0 这样的 " 性能铁三角 " 外,其实最吸引我的还是自研芯片 V2。这颗芯片一大特点是算法和算力足,除了提供 19 种图像处理单元算法外,在算力方面也是达到了 16.3TOPS/W。

其实集成 V2 芯片一方面是作为旗舰机标配,另一方面按照我的理解则是能够通过自研芯片算力来提升 x Fold 2 的镜头成像水平,弥补折叠屏在影像方面较为羸弱的硬件表现。比如这次镜头虽然只采用了 VCS IMX866 加两颗 IMX663 的配置,但依旧能够通过主摄的 VCS 和 V2 算力来共同提升画面表现。

具体看样张:

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

对于是否会出现发热导致的耗电现象,从长时间来看我觉得还是会有,但并不明显。

一方面是使用了最大面积的 VC 液冷散热技术,另一方面是机身内部采用了物理纳米导热凝胶以及 NTC 芯片来监测壳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发热。但为了最佳散热表现,机身内堆叠了很多辅助散热硬件,就导致机身并不薄,这款手机留有的遗憾之一。

X Fold 2 重量相比一代的 300g 减少到了 270g,但相比更为激进的小米 MIX Fold2 和华为 Mate X3 这些机器,分量感还是比较足的。

最后:

从对具有强烈外观 " 颜值 " 属性的 S 系列新品进行 " 去性别 " 标签改造,到对具有前瞻属性的 X Fold 系列产品进行 " 生产力 " 探索,这种 " 从外到内 " 的改变,是 vivo 对实用主义新的理解。

如果再具象化一些,就 " 折叠屏 3.0 时代 " 而言,vivo 对它的理解是随用随开,专注并高效解决消费者的 " 应急工作 ",同时不再为折叠屏处理能力担忧。

图源:品玩 lzh 摄图源:品玩 lzh 摄

对于 vivo 来讲,能够清楚自家折叠屏 " 差异化 " 竞争方向,确实能够解决定向用户痛点。但从整个折叠屏市场来看,追求极致轻薄似乎已经成为其他品牌品牌折叠屏的 " 原始动力 ",这对于现在才缓过神来要进行 " 减负 " 的 vivo X Fold2,竞争优势要少一些。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一面之词,如果亮出起始售价,结合整体体验,我依旧会把 vivo X Fold2 作为 " 入坑 " 折叠屏设备来推荐。

查看原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折叠屏芯片originoswps安卓

相关阅读

SpaceX星舰飞船发射升空后不久发生爆炸

头条新闻 8小时前

阿里大模型疾行:“钉钉必须快”

21世纪经济报道 5小时前

马斯克准备了7年的火箭炸了,但员工们乐得开起了香槟。

差评 6小时前

华为突破封锁实现ERP系统置换,已在所有业务场景上使用

36氪 6小时前

宏碁发布电动辅助自行车、商务笔记本等多款新品

钛媒体 7小时前

小模型助力企业营销,世优科技发布数字人BOTA

钛媒体 8小时前

智己汽车正式发布“AI4M智能战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9小时前

4月国产版号下发,沐瞳、朝夕光年、波克、中手游等在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10小时前

制造业AI也迎来大模型时刻?

钛媒体 12小时前

大模型疑造假,伪AI商汤?

钛媒体 12小时前

云计算产业高枝上的果实,大模型能够到么?

钛媒体 12小时前

IBM 回应格芯起诉:这场诉讼毫无意义,主张完全没有依据

钛媒体 12小时前

2023中国好SaaS大赛路演-卓思OCEM全渠道客户之声平台

钛媒体 13小时前

2023中国好SaaS大赛路演- 贝塔数据

钛媒体 13小时前

2023中国好SaaS大赛路演-企企管理云

钛媒体 13小时前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