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有些年头的索尼粉丝,可能就会记得,早在 2013 年,他们曾提出过一个名为 "One Sony" 的战略构想。


(资料图片)

在公开信息不难查到,"One Sony" 的大体主旨是加强内部合作,通过集结不同部门的技术和资源,以达到增强产品力的最终效果。

然而,如果有用过在那之后的一些索尼消费电子产品就会知道,彼时的 "One Sony" 似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浮于表面的宣传手段。其中特别是在当时的 Xperia 系列机型上,它的影像也好、音频设计也罢,都很难说让真正的 " 索粉 " 满意。

当然,在这样的现象背后,本质上是大型跨国企业必然面临的内部问题,以及各不同部门之间为了各自业绩而发生的掣肘。不过,当时首倡 "One Sony" 的平井一夫可能都不会想到,这个看似庞大、且很难完成的理念,会在历经了 10 年后,真的在整个索尼旗下的产品中开花结果。

在这次的索尼魅力赏上,多次重提 "One Sony"

2023 年 5 月 24 日,我们三易生活在上海参加这一届的 " 索尼魅力赏(Sony Expo)" 展前活动。

与以往一样,展前活动的节奏依旧安排得相当紧凑。因为索尼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都需要上台发言、介绍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推介最新的产品、内容。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关键词反复地出现在各个不同部门的演讲内容中。

其一是 "One Sony",另一个则是 " 感动(Kando)"。

虽然在今天这场活动现场的幻灯片里,没有一个字提到了他们十年前的这一战略。但无论是从各部门负责人的演讲内容,还是索尼如今的产品里,我们都能很容易地感受到,他们是真正地在技术、产品体验上成为了 " 一体 "。

产品与技术的内部融合,如今已是炉火纯青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举几个现场展出的新品作为例子,大家就会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了。

例如今年索尼方面就高调地用了好几个展位,来宣传他们刚刚发布的 Xperia 1V 旗舰智能手机产品。而这款机型的大量特色功能,其实均来自于索尼诸多其他产品线的技术成果。比如这款机型主打的 " 电影感 " 视频拍摄能力,一方面得益于索尼半导体部门新研发的 Exmor T 双层晶体管 CMOS 传感器,另一方面则源自索尼专业影像部门提供的 S-Cinetone 视频直出调色模式。又比如说,Xperia 1V 还加入了专为直播特别设计的对焦模式。该模式会借助 AI 算法,智能识别当前的被摄主体是主播、还是(被拿近到镜头前的)物品,并瞬间自动切换对焦距离和焦点。这一功能其实最早出现在索尼 ZV 系列相机上,但仅仅只过了一年,就被 " 移植 " 到了 Xperia 系列智手机上。如果熟悉索尼如今的家庭影院产品线可能知道,它们最新的核心技术是一套 360 度的声场映射算法,可以用数个小型的音箱在室内形成任意高度、任意位置的 " 虚拟扬声器 "。而这一算法的核心部分,如今也已经被搭载在 Xperia 系列机型中,能够营造出比大家熟悉的移动版 "XX 全景声 " 更加清晰可辨的耳机空间声道效果。除此之外,关注索尼相机的朋友可能知道,Alpha 微单的最新设计是一颗独立 AI 芯片驱动的对象识别和眼部对焦算法。而关注索尼音响产品线的朋友可能有注意到,它现在的某些声场计算功能,其实是与索尼电视的 "XR 认知芯片 " 打通的。甚至于在今天的会场中,我们还看到了多种由索尼自行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而它们当中的一种,则已经被第一时间用到了索尼旗下耳机的包装盒上。

内容与生态的相互促进,让消费者真正 " 感动 "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这些不就是所谓软硬件技术 " 全家桶 " 吗,这一点许多消费电子大厂都有在做,索尼又有什么特殊的呢?

现场展出的车载音频技术体验平台

一方面,索尼的产品线无疑要比绝大多数的 " 友商 " 都铺得更广,他们既有手机、相机、电视、音响、耳机、HiFi 播放器这些消费级的多媒体产品,同时更拥有车载视觉传感器、专业摄像机、专业广播设备、电影放映设备这些,大多数厂商都难以涉足的专业产品线。

这还没完,索尼同时还坐拥 Sony Pictures、Sony Music、Aniplex、SCE 等,电影、音乐、动画、娱乐内容生产企业。在此基础上,他们自研的影像 CMOS、自研的音频技术、自研的 CystalLED(黑彩晶)显示技术等,实际上又成为了这些专业影视娱乐内容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助力。到了最后,索尼所拥有的内容 IP,以及他们在制作影像、音乐、游戏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又会 " 反馈 " 到索尼的消费级产品中,成为电视的画质调校基础、音效设计的启发等。比如大家都知道,索尼电视所具备的画面数据库,以及索尼手机、随身听所搭载的 DSEE 压缩音频修复算法,便均是出自自己积累的大量电影、音乐元数据的分析结果。而纵观整个行业,也确实再找不出第二家企业能够做到如此程度的上下游技术融合。基于索尼黑彩晶巨屏所实现的虚拟摄影棚,无需绿幕就能拍摄出合成后的背景画面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这代表着当消费者在使用索尼的这些产品时,就能确保得到最精确的、对相关多媒体内容的回放效果。而当消费者想要创造出有 " 索尼味道 " 的影像或音乐作品时,也只有使用基于索尼相关技术和硬件的产品才能实现。

2018 年 4 月,我们三易生活在成都举行的索尼魅力赏现场拍下的画面

而这便是索尼的另一大产品哲学,也就是 " 感动(Kando)" 的源泉所在。毕竟当消费者发现,只有在索尼的产品上才能体会到与众不同的音、画享受,当创作者发现,只有索尼才能让他们更简单地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时,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之 " 感动 "、不成为索尼的拥趸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