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不知不觉间,2023 年的时钟快要走完一半。跟去年相比,科技、互联网行业稍稍回暖,但龙头企业市值、股价仍处于低位,竞争也愈发惨烈。遭资本冷待的互联网行业,究竟还有多少潜力?巨头们的市值被低估了吗?


(相关资料图)

为解答这些问题,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特别策划 " 价值重估 " 系列报道,全方位剖析科技、互联网巨头的现状及未来,用事实、数据拨开层层迷雾。第一个要把脉的公司,就是近期遭遇不少烦心事的小米。

6 月 9 日,印度执法局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因涉嫌违反该国《外汇管理法》的规定向外国实体转移资金,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被正式发出指控。目前,印度政府已扣押小米印度公司约 6.8 亿美元资金。扣押通知发出,实际上也意味着小米这部分资金已被没收。

深耕印度市场多年,最终受到如此待遇,小米内心肯定五味杂陈。更何况,小米的烦心事远不止这一件:造车进入冲刺期,管理层却一再变动,前路充满未知;智能手机市场仍在衰落,一季度全球出货量大跌 13%;互联网服务收入增长停滞,去年已经砍掉多项业务……

小米业务上的种种难处,也完美反映在股价、市值上。但在各项指标均跌至近年低点后,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依旧看好小米的前景,对其逆袭报以充分耐心。

为什么看好小米逆袭?我们得回归到它的各项业务中寻找答案:

手机:大环境持衰落,冲高端真是唯一出路?

IoT:万物互联概念不再新鲜,品质才是胜负手

互联网服务:增长日渐放缓,利润依旧可观

汽车:量产冲刺期,在梦想与现实间寻找平衡

未来更多可能:小米大模型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跟随这些主题,让我们开启重估小米之旅。

(图片来自小米官方微博)

从股市的一系列指标来看,现在就算不是小米的至暗时刻,也绝对算得上是低潮期。

截止发稿时,小米市值定格在 2739 亿港元,股价则徘徊在 10 港元附近,和 20 日、10 日移动均线均基本持平,低位震荡已经延续一段时间。小米股价年内高点也才不过 14.1 港元,和 35.9 港元的历史高位相去甚远,市值则较巅峰期蒸发 69.3%。

至于科技企业最引以为傲的市盈率,小米也没有太好的表现。小米当前的 12 个月滚动市盈率仅为 33.01,不止巅峰期 170.71 的零头,进入 2023 年之后跌幅更加明显。

不过小米的处境也是一众中概股的缩影,股价市值大幅缩水跟大环境恶化脱不了干系。和同行们相比,小米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以 6 月 15 日收盘价计算,表现好于小米的大有人在,比如 " 股王 " 腾讯的市值 " 仅仅 " 较 2021 年的巅峰期跌去约 53%,百度跌幅则为 44%;京东、美团、阿里的跌幅和小米相差不大,分别约为 65%、69% 和 71%;表现比小米糟糕的也不少,比如快手市值较峰值直接蒸发 85%。

大环境的变化非小米可以控制,单凭这些客观因素和股市指标也很难判断小米是否被低估。市值、股价暴跌的根源,终究还是要回到小米自身的业务上,还是要在财务报表中寻找答案。

资本的估值逻辑其实不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几条原则:基本盘是否稳定、自身业务和所处行业是否具备增长性。前者揭示企业的现状,是短期投资回报的保障;后者则代表作企业的潜力和长期回报前景。反映到财务报表上,我们可以从营收、利润等基础数据中找到小米遭资本冷遇的原因。

今年一季度,小米总营收为 595 亿元,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跌幅也较上一季度有所收窄,但很难凭此断定小米已经重回正轨。毕竟过去几个季度,小米的起伏一直很大:自去年一季度以来小米营收一直处于负增长状况,同比增速分别录得 -4.6%、-20.1%、-9.7%、-22.8% 和 -18.9%。

从营收结构来看,手机、IoT、互联网服务是小米的三驾马车,一季度营收占比分别为 58.8%、28.3% 和 11.8%。这当中,手机的下滑是最严重的,一季度实现收入仅有 350 亿元,同比减少了 23.6%。IoT、互联网服务半斤八两,前者收入同比下滑 13.6% 至 168 亿元,后者也小幅下滑 1.2% 至 70 亿元,但好在基本达到市场预期。

以前文提及的两条估值原则判断,小米的基本盘卖相着实一般。

那么着眼未来呢?小米这几项业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手机、IoT 业务受挫都受大环境衰退拖累,不过前者正在发力高端试图扭转颓势,后者也在寻找新路线;互联网服务则处于调整期,去年接连关停多项业务后,小米仍需时间适应新节奏。除此之外别忘了,小米还有新能源车这个 X 因素。

细看小米四大业务,谁最有机会成为集团复苏的引擎?

作为小米的基本盘,手机业务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单看最近几个季度,小米手机在国内、海外市场的表现相差不大,出货量随大盘的萎缩而震荡下滑。

今年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 3040 万台,同比下滑 21%,国内、海外市场的降幅分别约为 200 万台和 500 万台,全球市场份额则为 11.3% 位列第三,较去年同期略降 0.8%。

当然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也没多好,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四、五名的 OPPO、vivo 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分别下滑了 7% 和 16%。即便强如三星、苹果,一季度的出货量也分别下滑了 18.8% 和 3.5%,智能手机市场可谓一片萧条。

抛开大环境衰退这个可观因素不谈,聚焦到自身业务上,另一个关键信号值得注意:小米手机均价正在下滑。

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一季度均价同比下滑 3.2% 至 1151 元,且已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在雷军高调喊出对标苹果的口号、坚决执行高端化策略两年后,小米手机似乎还是回到了旧路上。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降价是为了尽快处理掉库存的老机型,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一季度智能手机销售毛利率同比回升 1.3 个百分点至 11.2%,并创下近六个季度新高,也说明公司的产品结构正在优化,高端旗舰产品的加入提升了利润空间。

卢伟冰在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上强调,小米不会动摇投入自研芯片的决心,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个月初,小米旗下芯片公司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就被爆出增资至 19.2 亿元,增幅达到 28%。从上述举措能看出,小米仍坚持高端路线,朝着挑战苹果、三星的目标迈进,自研芯片就是其中一个突破口。

在 OPPO 旗下的哲库宣告解散之后,所有人都为小米、vivo 捏一把汗。原因无他:现在的智能手机行业确实不景气,自研芯片也真的很烧钱。不过小米此前已先后产出影像处理芯片澎湃 C1、快充芯片澎湃 P1、电池管理芯片澎湃 G1 等多款产品,中间虽停滞了几年,整体实力并不比哲库差很多。

哲库倒下当然令人唏嘘,但对仍在坚守的小米们来说未必是坏事:哲库囤积的研发人才大量涌入市场,可以缓解芯片企业的用人缺口,上下游优质供应商资源也是同理。

不过冲高端不能单靠自研芯片,正如雷军自己所说,高端之路是一次技术、产品、品牌、品质、服务的全面突破——这就牵涉到用户运营、销售售后等各种环节。

、还好,在自研芯片、高端旗舰机型之外,小米手机在其他环节还有很多能拿出手的武器。想深一层,即便冲高端短期内无法取得更大突破,这些优势也足够稳住小米的基本盘。

比如强大的经销渠道,尤其是在电商不及国内发达的海外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小米 2014 年进入东南亚,2017 年登陆西班牙试水欧洲市场,随后陆续向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全面进军,2020 年还在德国设立了西欧总部,和当地的大型经销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在国内,小米门店数早已突破万家,今年一季度单店 GMV 实现 30% 的同比增长。展望未来一年,小米线下门店重点不再是扩张,是提效,基于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可以说,智能手机这个基本盘还很稳定,能托住小米的下限。至于能否突破更高上限,就要看冲高端的结果了。

另一个营收支柱 IoT,情况和手机有些相似:都受大环境拖累,也在高端和高性价比路线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点。

从最新财报来看,小米大家电产品的状况最令人担忧,一季度小米电视出货量下滑 9.4%,主要 IoT 产品收入则同比下滑 8.6% 至 121 亿元。反倒是平板、耳机、手环等产品找回了场子,小米平板 5(含 Pro)、小米 Buds 4 Pro 的收入都有所增加。

核心战略从 AI+loT 升级成手机 × AIoT,小米过去几年对这项业务投入了大量资源,战略也一直很明确:构筑一个以手机和 IoT 产品为核心的智能生态,践行万物互联的理念。为此,小米 IoT 不断扩张,产品矩阵覆盖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大型家电和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甚至智能开关等新兴产品。

但直到目前,小米 IoT 的主力产品还是电视、平板和笔记本电脑,营收占比在接近三分之一。而小米一直在追逐的万物互联风口,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从去年开始,小米 IoT 生态链企业的 " 出逃 " 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较知名的有华米、绿米、智米和石头科技等。石头科技甚至在招股书中直接写道 " 过于依赖小米营销渠道和供应链可能造成毛利率过低的风险 "。直白点说就是,跟着小米混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不是所有用户都会为万物互联这个概念买单。

不过小米最不缺变通精神。既然万物互联的故事不再性感,那就换一种方式打动消费者——比如回归到最基本的产品品质上。

6 月 13 日,小米空调宣布和松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日后将在产品研发、生产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包括联合开发新风空调。在空调之外,小米和松下之后会在更多产品线展开合作。

在日系家电品牌日渐式微之后,松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却始终没有放弃中国这片沃土,多次计划卷土重来。如今和小米达成合作,双方完全可以取长补短:松下强在研发、生产,数十年的积累赋予其极强的品控能力;小米具备互联网基因,更懂用户也更善于创新。

从小米大家电部总裁张峰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公开信来看,小米和松下的合作模式可以简单归结为小米设计 + 松下代工,在新风空调这个重点合作项目中,后者还会提供定制米家压缩机,正好对应上面提到的双方优势。

用张峰的话来说,小米旗下的家电产品之后将对标松下的品质标准,小米是要借松下之手补强自己的短板。发力新风空调等产品,则意味着小米要向高端市场进发,如同一次全新转型。

转型、摸索新方向,极有可能遭遇阵痛。小米 IoT 未来能走到哪一步,我们大可耐心观察,静候佳音。

和前面两项业务相比,小米互联网服务营收规模不算高,但胜在利润很高。

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毛利润为 50.8 亿元,同比增长 0.9%,毛利率则同比增长 1.5% 至 72.3%,几乎相当于手机业务的七倍、IoT 业务的六倍,绝对是赚钱最轻松的一项业务。

从细分数据来看,广告仍占据大头,一季度总收入 44 亿元,境外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收入都创下新高;游戏收入则为 13 亿元,同比增长 16.3% 实现七连涨,不过其他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减少了约 2 亿元至 13 亿元。考虑到国内、全球数字广告、游戏市场处境都不算太好,小米这份成绩单已经算十分出色。

和苹果、华为等互联网业务出类拔萃的同行一样,小米互联网服务的成功秘诀在于善用流量。经过近十年狂飙猛进之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日渐枯竭,患上流量焦虑症的互联网巨头们不断发掘各种流量场域的潜力,手机厂商原生应用的价值就是在此前提下不断上升。

不过小米并非高枕无忧,流量焦虑没有放过任何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MIUI 月活用户为 5.95 亿,同比增长 12.4%,增速自 2021 年三季度之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用户的 ARPU 值则同比下滑 12% 至 11.8 元,从 2020 年三季度开始一直呈负增长态势。

正如前文所说,互联网行业的大环境不算太好。在这种形势下逆市扩张要冒很大风险,守住现有江山对小米来说更符合实际利益。将时间轴拉长可以发现,过去几年小米已经陆续关停许多不赚钱的边缘项目,比如聊天软件米聊、会员电商平台有品有鱼,只有消费金融业务仍在加速开发下沉市场。

事实上,小米已经把软硬件流量循环玩得出神入化,走在大多数同行的前列。虽然有不少用户抱怨 MIUI 广告过多,但并没有对用户黏性产生太大影响。小米游戏、小米影音也都基本打通内容生态闭环,较用户留存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以小米游戏为例,既有商城、工具和会员体系等多种场域,还和大多数头部游戏厂商达成合作,比如成为国内首个和米哈游联运《原神》的手机厂商游戏平台。

展望未来,小米互联网服务的赚钱速度可能没有之前那么快,但肯定还是一个稳定的现金牛。

如果说上述三大主营业务托住小米的下限,那么小米的上限无疑将寄托在汽车业务身上。不过正如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在此前的报道《小米汽车,冲!》中提到的情况,进入量产冲刺期的小米汽车还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在研发环节。

小米汽车技术上的挑战,某种程度上源自雷军的野心。去年 8 月,小米官宣造车后首次披露最新进展,雷军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启用全栈自研算法,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算法全场景覆盖。雷军给小米自动驾驶制定的另一个目标,则是 2024 年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回顾小米造车历程不难发现,雷军从一开始就不想走寻常路。2021 年下半年开始,他亲自带队参观了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总部,不仅看生产线,更要看软件工程、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这些前沿技术。再到后来小米汽车价格被曝光,外界终于意识到小米汽车和小米手机 / 家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

雷军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也有自己的考量。小米手机和 IoT 业务毛利率长期徘徊低位,根源就是定价不高、缺乏溢价空间。最新消息显示,雷军在内部立下 " 军令状 ",要求团队将汽车硬件的利润率控制在 1% 以内,通过软件升级和生态体系获取更多利润。这当中最值钱的软件,可不就是自动驾驶。

相似的路线,在特斯拉身上得到验证。去年四季度,特斯拉 FSD 收入达到 3.24 亿美元,未来预计还会持续增长。申港证券的研报就指出,到 2025 年特斯拉软件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将涨至 18%,2020-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63%。软件比硬件利润率更高,确实是业内共识。

然而,要实现 " 软件赚钱硬件花 " 的完美闭环有一个前提:自动驾驶技术足够完善,只有这样用户才会心甘情愿掏钱买单。

可惜现实没有梦想那么完美。雷军提出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等宏伟目标的时候,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测试只推进到自动环岛绕行、自动连续下坡、机械臂自动充电、无保护场景自动掉头和自动领航等环节,还处于较为初级阶段。要是对标第一阵营的特斯拉,差距其实十分明显。

或许是高层意识到全栈自研的难度,去年下半年陆续传出消息,小米汽车很有可能转向寻求外部合作。

这种转变也有迹可循:一是去年 11 月以来小米汽车放出的自动驾驶岗位明显减少,目前正重点招募整车制造、供应链和设计相关领域,比如硬件工程师、供应链采购经理、销售内控等;二是加大对自动驾驶企业的投资力度,包括收购深动科技,增加对 Momenta 等企业的投资。

(图片来自小米招聘官网)

现阶段,全栈自研自动驾驶对车企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便高傲如马斯克也不得不承认 " 自动驾驶比想象中难 ",传闻中的完全版 FSD 到现在还没有亮相。

对于一家根基未稳的新车企来说,和外部供应商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系统不是什么新鲜事。特斯拉 Autopilot 的起步就有赖于英特尔旗下 Mobileye 的辅助,马斯克也承认特斯拉的工程团队最初是在 Mobileye 的方案基础上编写了大量代码。

更何况,在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技术之外,小米汽车还可以努力建立其他护城河:比如稳定的上游供应链,成熟的生产线。

2021 年 3 月官宣造车后,小米就开始着手组建供应链,同年 10 年亮相小米产投 Demo Day 的百余家供应商中,汽车供应链企业占比接近四成。特别是在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领域,小米系的小米产业投资基金、顺为资本累计投资了数十家头部企业、初创公司,建立了一张庞大的汽车产业关系网。

落户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首期、二期工程目标产能均为 15 万辆,一期工厂预计今年二季度竣工,为明年上半年的量产保驾护航。小米汽车工厂的产能当然没法和特斯拉超级工厂相提并论,但横向对比国内其他造车新势力毫不逊色。

比如小鹏耗资 30 亿在大本营广州兴建的新工厂、总投资高达 100 亿的武汉工厂产能规划都只有 10 万辆,理想即将落成的北京工厂目标产能也是 10 万辆。

产能是一家新能源车企的生命线," 蔚小理 " 数年的沉浮充分印证了这个定律。新能源车的竞争确实相当残酷,但还没杀成红海——一切顺利的话,小米还能赶上末班车。前提是利用好最后半年冲刺时间,顺利迈过量产这道坎。

说完现有的业务,我们还得思考一下小米未来的更多可能性。目前最受关注的一项新业务,非大模型莫属。

在一季度财报中,小米证实已于 4 月组建 AI 实验室大模型团队,外界对此并不意外。4 月 14 日,雷军就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大模型、AIGC 等话题,并透露 " 小米正在研发一些有趣的技术和产品 "。不过小米这个新团队身上还有很多谜团,高层没有对外透露太多信息,研发方向也并不确定。

在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上,小米总裁卢伟冰只是提到不会研发像 openAI 那样的通用大模型产品,而是将 AIGC 技术和小米的业务深度融合在一起,目的是借助 AI 提升内部工作效率。雷军的说法更加含糊,只留下一句 " 等(产品和技术)打磨好了,我们再展示给大家 "。

尽管刚刚起步且充满未知,外界还是对小米大模型抱有很高期待。原因无他:小米深耕 AI 领域多年,积攒了大量人才、专利,具备开发大模型产品的基础。

上文提到,截止今年一季度末 MIUI 月活用户达到 5.95 亿,IoT 平台连接设备数(不包含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高达 6.18 亿,拥有海量数据样本。训练大模型,数据量是基础,小米无疑拥有不输阿里、百度、360 的底气。

数据样本之外,算力是训练大模型的第一个基础条件。这方面小米可能比不上阿里、百度,但有金山云的辅助也不至于太逊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金山云早在 2017 年就加速部署弹性 GPU 物理服务器,是国内最早提及 AI 概念的云服务商之一。

算力、数据两个基础条件准备妥当了,小米还有一个承载开发任务的可靠团队——小米 AI 实验室。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 AI 实验室前身是成立于 2014 年的小米探索实验室,2016 年正式转型,聚焦计算机视觉、声学、智能语音和知识图谱等 AI 技术研发,目前研发人员已超 1200 人。2021 年,小米 AI 实验室还入选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评选的 "10 家最具技术创新力 AI 实验室 " 榜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给出的评选理由中,有一条尤为关键:小米成功将 AI 技术全面融入 C 端用户细分生活场景。从小爱同学和 IoT 设备的交互功能,再到手机产品使用过的万物追焦、边缘画质提升、HDR 等功能,背后都少不了 AI 技术的支持。

这也正好呼应了卢伟冰所说的计划:将 AI 技术融入具体场景,以 AI 武装小米的 IoT、手机甚至汽车等业务。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等国内大厂都在做 ChatGPT 式通用大模型,另辟蹊径的小米没准真能带来惊喜。

最后的最后,我们可以再次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小米被低估了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小米市值跌至历年低点,是诸多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项主营业务中,手机、互联网服务以稳为主、守住小米基本盘,前者还明确了冲高端的方向;IoT 处境不算太理想,正积极谋划转型。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汽车,不过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广阔,小米汽车还有机会摘到胜利果实。

将时钟拨回年初,雷军在内部信中喊出 " 为未来 2-3 年的新一轮爆发做好充分准备 " 这一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番话,和任正非的 " 把寒气传给每一个人 " 形成鲜明对照,既揭露了两位大佬截然不同的行事作风、行业研判眼光,也为两家公司定下新一年的基调。

和焦虑的同行们相比,小米处境算不上多好,但雷军从未丧失信心,也坚持向投资者传递乐观信号。现在看,雷军有乐观的道理——毕竟小米已经具备逆袭所需的各种要素。

风险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