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光吗?是相信光伏,还是相信光通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 AI 技术驱动下,光通信模块在炙手可热中轮番高涨,尤其在高算力、低功耗的光模块领域,4 倍 5 倍涨幅的牛股层出不穷,行至当下,上涨后劲还有多大?
中际旭创 ( 300308 ) 和新易盛 ( 300502 ) ,都属于光模块赛道的佼佼者,为何备受追逐的两大头部业绩反而在掉头向下,经过研发、产能、盈利三大战役的比拼后,究竟谁能抓住技术迭代的风口乘势而起?
1、头部企业财报不如人意
涌现 4 倍 5 倍牛股的光模块还有多少后劲?
何谓光模块?光模块在网络连接中承担光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任务,是数据中心内设备互联的载体,与高效率数据传输直接相关。前沿科技产业化的落地离不开庞大的算力支持,而光通信网络正是算力网络的重要基础底座。
光模块的需求动力又来自何方?得益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经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线上化加速,5G、固网宽带及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旺盛,光模块需求随之大幅提升。东数西算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更是带动了长距离传输光模块的需求。
光模块行业的重大转折点位于何时?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拐点发生在 2023 年 3 月, ChatGPT 浪潮席卷全球,这种生成式 AI 工具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开展,以英伟达为代表的下游厂商加大 AI 投资建设,带动配套高速光模块需求提升。
AI 服务器需求量较文字类交互大幅提升,驱动配套高速光模块需求爆发增长,带来中长期巨大想象空间,800G 光模块产业链企业有望显著受益。根据 Lightcounting 预测,全球光模块的市场规模在未来 5 年将以 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11% 保持增长,2027 年将突破 200 亿美元。不过,市场虽然整体向好,但却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因为从趋势来看,未来,高算力、低功耗才是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光模块产品正在从 200G、400G 传输速率向 800G 以上产品迭代,然而截至目前,800G 光模块还处于起步阶段,外界寄予厚望的 AI 驱动效果可能还要大打折扣,一方面爆款应用 Chatgpt 流量出现下滑已显露不利信号,另一方面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商业化探索又远未成型,二级市场相关板块也只能在概念炒作、离婚套现、花样减持的裹挟中悲喜交集。
因此,未来光模块行业的需求规模、企业的出货节奏、以及反映在公司财报上的经营业绩,均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较大的不确定性。
乐观而言,新易盛、中际旭创所在的光模块赛道,不乏成长预期和想象空间,可是当下目之所及,头部企业的财报表现可谓不如人意。2023 年一季度,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分别实现营收 18.37 亿、6 亿,分别同比下降 12%、下降 18.73%,给市场参与方的宏远畅想浇了一盆冷水。
光模块的销量同样疲弱,2022 年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分别销售光模块 946 万只、759 万只,分别同比下降 9%、3%。如此黯然的数据,显然和市场的高预期相去甚远。
此前,市场上北美厂商更新了 800G 需求指引的传闻,一度让资本市场在兴奋和低落的情绪中来回切换。根据传言,全行业需求将比此前市场预期大幅增加。受此影响,5 月 18 日,800G 光模块的重要玩家中际旭创、新易盛均收获 20cm 涨停。不过随后,两家公司均已发澄清公告,表示无法保证上述传闻的真实性。次日二者股价双双掉头向下。
不过截至 7 月 6 日收盘,新易盛年内股价涨幅已 3 倍有余,略低于接近 4 倍涨幅的中际旭创,二者的股价皆是 3 月在 AI 的强势拉动下,从一马平川到拔地而起。其实从根本上讲,除了市场需求变动之外,光模块行业最大的痛点在于自主可控。光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光器件行业、集成电路芯片行业和 PCB 行业,其中高端光器件主要由国外供应商提供。
2022 年,新易盛通过收购境外公司 Alpine Optoelectronics, Inc,试图提升公司在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的研发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另外的头部中际旭创也在自主研发搭载到硅光模块上的硅光芯片。
2、三大战役:两大龙头比拼
新易盛研发遭碾压,产能败北,从毛利率中找自信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都属于光模块赛道的佼佼者,尤其是中际旭创,摘得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桂冠。但在关乎行业景气度的 800G 赛道上,玩家却为数众多,竞争激烈,几乎市场参与主体都能提供相关产品,这无疑会让人产生 800G 光模块技术壁垒不高的疑问。
可是,即便参与方都有布局,其生产、盈利以及研发能力也良莠不齐。仅就业内老大和老二中际旭创、新易盛而言,二者的盈利特征、研发实力、产能效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第一场较量,在研发实力上,新易盛似乎对研发投入兴致不高,遭遇中际旭创全方位打击。2022 年,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研发投入分别为 7.92 亿、1.87 亿,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8.22%、5.66%。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研发人员分别为 1232 人、320 人,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 21.87%、18.62%。对比这两组数据不难发现,在研发投入金额以及研发投入力度这个层面,中际旭创明显领先。
目前,新易盛年内股价涨幅低于接近 4 倍的中际旭创,市盈率方面也远远不及后者 89.32 倍的高估值,似乎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和价格吸引力,但是低研发投入无疑给这种幻想当头一棒。需要关切的是,新易盛整体研发投入较少,为何却维持着行业领先的利润率水平?毕竟新易盛的研发投入几乎只有中际旭创的 1/5,利润率却秒杀后者。叠加股东的持续减持、经营性现金流长期大比例低于净利润,其间是否存在操纵粉饰的财务舞弊猫腻?
第二场较量,在产能体量上,中际旭创的产品批量交付能力也占有一定优势,新易盛再次落败。2022 年,中际旭创光模块产能、产量分别为 1266 万只、959 万只;新易盛光模块产能、产量分别为 786 万只、752 万只。
在 Lightcounting 最新发布的 2021 年度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中际旭创和 II-VI 并列全球第一。显然,在中际旭创面前,新易盛的体量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中际旭创也存在致命弱点。结合产能、产量数据来看,新易盛产能利用率 95.67%,而中际旭创产能利用率却只有 75.75%。在光模块销量下滑的背景下,产能利用率偏低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将使得盈利水平有所承压。
第三场较量,在盈利能力上,新易盛终于找回了久违的自信和优越,令中际旭创羡慕嫉妒。从数据来看,2022 年,中际旭创的光模块产品毛利率 29.80%,新易盛 36.67%。前者的毛利率远不及后者,利润率也令后者垂涎三尺。
二者盈利能力的强弱和上述产能利用率的高低有不小的关系,产能利用率直接影响生产成本,进而影响毛利率。除此之外,产品不同,毛利率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讲,800G>400G>100G。
相比之下,盈利能力较差的中际旭创,或许也患上了利润焦虑症、饥渴症,在研发投入的财务处理上采取了部分资本化方式。尽管比例不高,到了 2022 年其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只有 3.17%,但是渴时一滴如甘露,相比全额费用化的新易盛,难免会令人觉得可能存在注水嫌疑。
综合来看,新易盛最大的短板是在研发投入上太过吝啬,后劲不足,而异乎寻常的盈利能力却成为一抹力压群芳的亮色,中际旭创恰恰与之相反,尽管坐拥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市场份额,研发投入令新易盛汗颜,可是,其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双双过低的现象,又足以令新易盛找回优越感和自豪感。
在一番粗暴对比后,仍然可以隐隐约约的发现,新易盛和中际旭创还是存在不少共同点,比如都在利润提升上绞尽脑汁,甚至为此惹得观察人士认为存在财务粉饰嫌疑,这一点二者可能目的相同,只是手段迥异,虽然未必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还是需要强调合规合理。
(责任编辑: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