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摩羯商业评论,作者 | 摩羯科技组
(资料图片)
近期,京东方户举办了 2023 年度的全球创新伙伴大会 2023。在大会上,京东方可谓是把氛围感拉满,不仅邀请邀请百余各领域专业人士发表相关主题演讲,还找来了高通、荣耀、红旗、蔚来等十余家生态伙伴前来 " 站台 "。
京东方用了 " 屏之物联,融合共生 " 作为大会主题,借着高调、浮夸的宣传基调,似乎在暗示着京东方已经从一个屏商转变为赋能中国科技企业的科技服务商。
然而,京东方脱离实际的 " 空中楼阁 " 正在被残酷的现实击穿。这一现实就是京东方 " 十年最差 " 的糟糕业绩,以及拓展并不顺利的新业务。
而且,在会上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表示,未来 3 年,京东方还将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超过 500 亿元。以这两年公司业绩和财务情况,真的要为京东方捏一把冷汗。
01 " 果链一哥 " 半年坐过山车
一提到果链中的中国企业,很难不想到京东方。去年年中,就有消息称,京东方与苹果签署了 OLED 面板供应协议,将要为 iPhone 14 供应 5000 万块 OLED 屏。不过这一消息始终未得到证实。
在今年 1 月 4 日,分析师郭明 _ 发推文爆料:京东方已击败三星,取得今年下半年新款 iPhone 15 与 15 Plus 大部分显示屏订单。若未来数个月开发与生产顺利,京东方将斩获 iPhone 15 与 15 Plus,成为苹果今年最大的屏幕供应商,供应比重约 70%。
郭明 _ 爆料京东方将成为新款 iPhone 最大显示屏供应商,来源:推特这一消息让国内果链圈为之振奋,若真的实现,这将是中国制造的里程碑。
然而,自那篇爆料的 " 小作文 " 之后的半年,京东方似乎再没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反而,关于丢掉了 iPhone 屏幕订单的负面新闻,还有不堪入目的业绩表现,几乎让京东方 " 跌落神坛 "。
今年 3 月,韩媒 The Elec 报道,京东方在生产 iPhone 15 系列的 OLED 显示屏时出现漏光问题,将很难参与 6 月左右进行的 iPhone 15 系列首批 OLED 面板的大规模生产。消息还指出,三星将紧急补位,于 5 月中旬开始陆续生产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ro 系列的 OLED 屏幕。
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还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要求公司辟谣,而针对投资者疑问,京东方 A 统一回复称,公司对于媒体基于市场传闻的报道不予置评。
京东方针对投资者对 OLED 屏漏光的回复,来源:深交所互动易这不是第一次传京东方被苹果 " 砍单 " 了。去年 5 月,还是这家韩国媒体报道,苹果因京东方在未获得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修改了苹果的屏幕设计,而决定取消京东方 iPhone 14 系列 OLED 屏幕 3000 万台的订单。
考虑到三星和 LG 是京东方在果链的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家韩媒可能存在不实报道的嫌疑。但京东方消极的回应,也同样值得玩味。
从去年 9 月京东方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 面板价格已筑底 ",到今年 3 月传闻被苹果 " 砍单 ",京东方的好日子也就过了半年,股价也从去年 9 月最低 3.17 元一路涨到今年 3 月最高的 4.14 元。随着 4 月公布了 2023 一季度的惨淡业绩,京东方的好梦只做了半年,就被打回原形。
02 红海赛道被双 " 杀 ":旧业务难回暖,行业整体下行
今年以来京东方的股价迎来了一波反弹,从年初的 3.3 元 / 股涨到最高 4.48 元 / 股,涨幅超过 30%,虽然之后股价有所回落但目前仍保持在 4 元之上。作为对比,今年上半年 A 股上证指数仍徘徊在 3200 点。有趣的是,京东方股价上涨,是在面板行业持续下行、经营业绩持续不振,甚至更加恶化的前提下发生的。
股价的反弹如果没有基本面的支撑,那靠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券商研究员的力推和捧吹。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上半年给予京东方 " 买入 " 和 " 增持 " 评级的研究机构达 15 家左右,不乏有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这样的大券商。
今年上半年给与京东方 " 买入 " 或 " 增持 " 评级的研究机构,来源:Wind不过,与券商极力唱多相反的是,今年以来基金对京东方的持仓却在大幅削减,从 3.15% 降到 1.85%。而这些基金绝大部分都是在去年四季度陆续加仓,也就是在京东方 " 半年美梦 " 期间。
这些机构如此 " 高抛低吸 " 炒短线,配合卖方集体发研报唱多,不免让人产生是否存在卖方吸引散户抬高股价掩护机构出货的嫌疑。
2022 年三季度末至 2023 年一季度末的京东方基金持仓变化,来源:Wind当然,京东方股价的上涨除了券商研究员的 " 配合演出 " 之外,更需要公司自身不断向外输出 " 乐观预期 ",即便被行业不景气、业绩难起色连续 " 打脸 " 后,仍要硬着头发吆喝着 " 老乡别走 "。
2021 年,在 2021 年的行业高景气背景下收获亮眼业绩之后,京东方在 2022 年遭遇了 " 滑铁卢 "。
财报显示:2022 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 1784.14 亿元,同比下降 19.28%;归母净利润 75.51 亿元,同比下降 70.91%。这两大核心业绩数据,几乎创下了京东方近十年以来的最差记录。
不过,去年 9 月的业绩说明会上,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却用了 " 面板行业已到筑底阶段,出现止跌迹象 " 的说法,向市场和投资者传达了公司即将 " 转危为安 " 的乐观前景。
面板行业真的如陈炎顺所言,已经筑底即将回升吗?从京东方一季度的业绩情况来看,我们很难做出这样的判断。
财报显示,京东方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79.73 亿元,同比下降 24.77%;归母净利润 2.47 亿元,同比下降 94.36%。公司业绩并无起色:收入并没有企稳,还在下降;净利润暴跌九成多,更是科技股罕见。
2021Q1-2023Q1 京东方单季营业收入及其变化率,数据来源:京东方财报实际上,陈炎顺对面板行业走势的判断,在半年后被 " 狠狠地打脸 " 了。然而,糟糕的业绩从去年延续到今年年初却不影响陈炎顺一如既往的 " 乐观 "。
在今年 4 月业绩说明会上,陈炎顺提到:"2023 年面板行业处于修复过程,会呈现先抑后扬趋势,这一趋势从三月已经显现。" 京东方如此嘴硬,是要向股民们传递一个信息:我们的业绩不好,但是最差的时候快过去了。
随着笔者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京东方的业绩不但没有触底,反而有所恶化—— 2023 一季度,京东方的营业成本超过营业收入,致使公司扣非净利润为负,这是继去年四季度后,连续两季度扣非净利润为负。
2021Q1-2023Q1 京东方单季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京东方财报实际上," 面板双雄 " 的另一家 TCL 科技的日子也并不好过。TCL 科技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94.43 亿元,同比下降 2.77%,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收入 151.2 亿元,同比下降 24.5%;实现归母净利润 -5.49 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则为 13.53 亿元,主要是由于半导体显示也就是面板业务表现糟糕。
京东方和 TCL 两大面板龙头持续恶化的业绩,证明了面板行业仍在下行区间。陈炎顺在业绩会上提到的 " 面板行业先抑后扬趋势从三月已经显现 " 显然只是一厢情愿。
再综合面板价格和出货量情况来看,我们也很难得出面板行业已经呈现出筑底复苏的结论。
从面板价格来看,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从 2021 年 7 月触及高点之后持续下行,到最低点所有尺寸的面板价格几乎 " 腰斩 ",而今年以来电视面板价格有所回升。而电脑液晶显示屏和笔记本的面板价格从高点回落之后,目前还没有出现价格回升的势头。
2020M1-2023M5 全球液晶显示屏和笔记本面板价格走势(单位:美元 / 片),数据来源:Wind面板价格暴跌直接导致近两年京东方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2022 年,京东方计提资产减值近 115 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约 111 亿元。要知道截止 2023 年一季度末京东方账面存货价值也仅为 240 亿,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不仅影响京东方的利润,还会对其资产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2 年京东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来源:京东方财报再从面板价格出货量来看,电视 LCD、显示器 LCD 和笔记本 LCD 的出货量在年初都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急跌,之后出现企稳回升。根据最新数据,除了电视 LCD 出货量较为平稳之外,显示器 LCD 和笔记本 LCD 还处在底部区间,离 2021 年中 -2022 年中的高峰期出货量尚有一定距离。
2020M1-2023M5 全球 TV、显示器和笔记本的 LCD 出货量变化(单位:百万个),数据来源:Wind最后再看面板行业最重要的下游应用终端——消费电子产品。根据艾媒咨询,2022 年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收入为 10566.9 亿美元,相比 2021 年的 10858 亿美元,下降约 2.68%,是从 2015 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消费电子需求萎缩对面板行业的复苏形成较大的阻碍。
进入今年,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依旧疲软。以上半年最火的电商购物折扣季 "618" 为例,市场研究机构 TechInsights 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 618 期间,智能手机的销量为 1340 万部,同比下降 7%,其中苹果的份额就高达 42%;据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今年 618 期间,中国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量规模为 249.9 万台,同比下降 12.9%。
" 果链 " 不保,库存压顶,消费疲软,京东方的 2022 实不报好过。
03 蓝海赛道出变数:切换 VR 变数大,汽车显示竞争白热化
显然,京东方最具优势的 TV 和电脑端的 LCD 市场的增长已然乏力。手机 OLED 业务虽然近年来有所突破,但同样面临全球智能手机消费萎缩的处境。千亿市值的京东方若想 " 大象起舞 ",必须要探索出新的业务增长路径来。
从京东方近两年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除了显示器件和物联网创新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占比均较小,短期内难以成气候。因此,京东方未来发力的新业务,大概率还是集中在电子显示领域,目前看来主要是 VR 显示和汽车显示屏这两大电子显示领域的增量赛道。
京东方 2021 年和 2022 年的营业收入构成情况,来源:京东方年报目前在全球,头显虽然蓝海市场,但一直启动乏力。
TrendFrce 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 年全球 VR 及 AR 装置出货量共计 745 万台,同比下降 18.2%。相比全球几个亿的消费人口,这个数字简直少得可怜,况且出货量还在下降。
以斥数十亿美元豪赌元宇宙和 VR 设备的 Meta 为例,去年扎克伯格雄心勃勃发布 VR 设备高阶版本 Quest Pro,然而上市半年多时间,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和糟糕的评价,其销量远不及预期。为此,今年 3 月 Meta 在宣布将 Quest Pro 价格下调 30% 的同时,还决定不再生产第二代 Quest Pro。
头显赛道的瓶颈,在于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爆款产品出现,也就意味着尚未有突破性技术进展。
今年 6 月,苹果在 WWDC 2023 上正式发布其首款混合现实头显产品 Vision Pro,有望成为破冰者。
从目前的市场热度和媒体风评来看,Vision Pro 有望复制 iPhone 引领智能手机浪潮的奇迹、成为 VR/AR/XR 时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爆品。
早已离开显示屏行业第一梯队的夏普,凭借向 Meta Quest 2 系列供应 VR 显示器,在 2021 年创收超 2 亿美元。三星、LG Display、索尼等传统电子显示屏巨头虎视眈眈,在这一蓝海赛道加紧布局。
不过和智能手机产业链逻辑类似,作为上游供应商,VR 显示屏制造商只有拿到龙头企业和爆款产品的订单,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起量。
有消息称,苹果 Vision Pro 目前所使用的高分辨率 Micro OLED 显示面板,首批由索尼独家供应。亦有消息人士透露,从第二代开始,LG Display 有望成为 Vision Pro 最大的显示屏供应商。据悉,LG Display 自 2020 年以来一直在测试微型 OLED 面板,为扩展 XR 市场做准备。
来源:IT 之家相比早已布局在 VR 显示领域的老对手们,京东方显然还是个 " 菜鸟 ",其在 2021 年才实现相关产品的批量出货。不过京东方的决心可不小。去年 10 月,京东方抛出 290 亿元的项目投资计划,将于 2025 年实现投产,拟加码布局 VR 显示产品市场。
对于挣扎在行业下行期的京东方来说,在还没有拿到爆品订单的前提下,就计划烧这么多钱豪赌 VR 显示,最终会不会 " 竹篮打水一场空 "?届时,如果电视与显示器面板行业景气度还未回升,京东方就危险了。
与 VR 显示屏赛道相比,另一个显示屏领域的增量市场——汽车显示屏已步入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两块液晶屏,随着乘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不断推进,汽车显示屏的多屏化、大屏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行业趋势。往车里塞更多、更大的屏幕,似乎已成为了一种主流。
比如去年 9 月上市的理想 L9,不仅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均为 15.7 英寸 OLED 屏,还在车顶搞了块 15.7 英寸的小电视,甚至在方向盘上也采用了交互屏。
理想 L9 多屏,来源:理想汽车官网在多屏化的驱动下,群智咨询预计,2020 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将从 2022 年的 1.76 亿片暴增到 2025 年的 2.26 亿片。
2019-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车载屏幕尺寸统计情况,来源:群智咨询相比头显行业的 " 菜鸟 " 地位,京东方在汽车显示屏市场还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根据群智咨询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前三季度的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京东方旗下车载显示业务平台——京东方精电出货约 2383 万片,其中前装市场出货约 1621 万片,市场份额为 12.4%,位列行业第三。天马微电子和日本显示(JDI)分别排在前两位,友达光电、LG Display 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022 年前三季度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份额情况,来源:群智咨询前两年,和京东方类似,多家面板厂商在消费电子产品面板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不约而同地加快对汽车显示屏业务的布局,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和残酷。
而与在电视、电脑 LCD 面板的一骑绝尘以及手机 OLED 的后来居上不同的是,京东方在汽车显示屏领域面临许多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想要再上一个台阶难度可想而知。
京东方精电在 CES 2022 展出多项车载显示产品,来源:公司公告比如,天马微电子,自 2020 年来连续两年在车载显示 TFT 和车载仪表领域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同时实现了收入高速增长。其汽车显示屏业务已实现了国际主流 Tier1 和汽车集团客户全覆盖,积累了上百个品牌、上千款车型的量产经验。
而且,京东方精电超过 70% 的收入来自中国地区。公司 2022 年在中国地区的收入相比 2021 年增加 48%,虽然增幅不算低,但与 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93.4% 的增速相比,增长还是慢了太多,可见行业内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
更值得担忧的是, VR/AR/XR 设备的未来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汽车的全球销量增速在明显放缓,甚至在个别年份出现停滞。目前众多在该领域内的玩家主要赚的是汽车大屏 / 多屏渗透率提升的钱。未来随着大屏 / 多屏渗透率逼近高位,行业势必将面临增长减速,可能将使得行业竞争更加 " 内卷 "。
综合来看,无论是 VR 显示还是汽车显示,京东方拓展新业务增长点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还存在很多变数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