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2023 年对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来说绝对是关键的一年。年初的价格战刚刚平息,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战之后,8 月份新一轮价格战再次点燃。
今年年初,特斯拉最高 4.8 万元的降价就像一记重磅炸弹,瞬间引发了新能源车市场的降价潮,多家车企纷纷跟随推出降价优惠或补贴,谋求以价换量。
(资料图)
7 月初,16 家国内主流车企共同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当中一段 " 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 的条款一度被外界理解为是不允许车企打价格战,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热议,不过两天后就以表述不当为由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
然后就在短暂休战没多久,进入 8 月以来,国内车市似乎又迎来了新一轮价格战,目前已有一汽大众、特斯拉,零跑、奇瑞、上汽 MG、极氪等十多家车企以现金优惠、调整权益等方式进行了降价。从年初开始的价格战,到了年中又续上了。
新一轮价格战已开启
从 7 月份开始,上汽大众就针对 ID.3 进行了官方降价,最高降幅达到 3.7 万元,也使得该车型的起售价来到了 12.59 万元。而降价也确实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6 月份销量还未达到 2000 辆的 ID.3,7 月份订单轻松突破 10000 辆,最高单日订单达 950 辆,环比增长 689%。
或许是看到了降价带来的红利,随后一汽大众也针对 ID. 家族车型推出了限时优惠活动。其中,ID.4 CROZZ 系列车型最高优惠力度超过了 6 万元,而 ID.6 CROZZ 系列车型的优惠力度更是达到了 7.4 万元。8 月初,零跑汽车也针对旗下 C 系列部分车型进行了调价,包括两款 C11 车型以及三款 C01 车型,最高降价幅度达到了 2 万元。
8 月 11 日,极氪官方对极氪 001 推出了限时立减活动,最高降价 3.7 万元,入门款 WE 版售价下探到 30 万元以内,起售价降至 26.9 万元,此外部分车型还赠送 7kW 智能家充服务套餐。
为了清库存和提升销量,蔚来近期也开始针对一批 90 天以上库存 ET5 车型直接给予 2.4 万元现金直减优惠措施。据悉,这一批 ET5 库存车普遍库龄在 100 天以上,最长库龄的展车甚至有 200 天以上。
8 月 20 日,智己也推出了限时购车优惠政策,购买智己 LS7 可享受 " 豪华配置升级 "+" 万元现金立减 " 双重优惠,综合优惠幅度最高可达 3.9 万元。
当然,特斯拉也没闲着,短时间内两度降价给本就不稳定的车市带来了更大冲击。就在上周,特斯拉先是对 Model Y 车型的售价进行了调整,随后又针对 ModelS/X 车型给出了 5.4 – 7 万元不等的价格优惠。
其中,Model Y 长续航版起售价从 31.39 万元降为 29.99 万元;Model Y 高性能版售价则从 36.39 万元调整为 34.99 万元,降价幅度达到了 1.4 万元。而即将换代的 Model 3 虽然没有降价,但是仍然给出了 8000 元的保险补贴。以价换量,车企无奈的选择
对于车企来说,加入价格战多半也是无奈之举。
面对目前新能源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别家车型降价,如果自己不跟随降价,那么消费者就可能会去买别家的车,最后为了提升销量,车企不得不跟随降价。
此外,2023 年国内市场的增速也不及预期。据乘联会数据显示,7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为 177.5 万辆,同比下降 2.3%,环比下降 6.3%;1~7 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 1129.9 万辆,相较去年同期仅微增 1.9%。
与之对应的是,在公布了 2023 年销量目标的十几家车企当中,今年上半年没有一家车企达成率达到 50%。即便是比亚迪也仅完成了目标的 42%,今年表现出色的理想达到了 46%,而蔚来、小鹏则均不足 30%。
为了完成年度目标,多数车企也会选择通过降价来提振销量。
但其实说到底,车企选择降价促销,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目前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大趋势下,很多车企也愿意牺牲短期利益,占领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为接下来做准备。
在刚刚过去的 7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 64.1 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 36.1%。而比亚迪董事长、总裁王传福近日在比亚迪第 500 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活动上预测,到 2024 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 48%;到 2025 年年底,渗透率将达 60%。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 对于车企来说,其需要通过销量的提升来确保自己的市场地位。因为车企没有量,就没有市场地位。"
然而从年初价格战的结果来看,并没有对汽车市场整体的销量起到提振作用,大规模的降价反而增添了消费者的持币观望态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量为 621 万辆和 607.6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4.3% 和 6.7%。
最终新一轮价格战的结果到底如何,相信不久之后也将最终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