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首度迈上百万亿元新的大台阶,实现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我国经济在极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这些成绩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在国新办就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说。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新冠疫情曾给2020中国经济的开局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也有相当疫情困扰,首季度经济增长失速在情理之中。此后,在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的双线战疫中,中国经济在短短几个月间实现止跌回升、强劲复苏,最终实现“V”型反转。
仔细回溯经济“战疫”之路,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有条不紊地“自救”方案如及时雨,而坚定不移的改革之举如定心丸。从中央到地方接连打出一套包括减税降费、援企纾困、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在内的调控“组合拳”,一方面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另一方面也为在疫情考验下坚持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创造了条件。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也侧面展现出中国经济近距离与深层次隐忧。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中长期影响相对可控,但对部分行业和中小企业来讲,旅游、航空、消费、娱乐等板块全面复苏仍有差距,困难近在咫尺。从深层次看,如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等“卡脖子”的问题,如何激活大消费有效落实双循环发展战略,则迫在眉睫,争分夺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这意味着即便是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没有变,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没有变,改革开放的决心没有变。
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告别,将是漫长而艰辛的,但也应是勇往直前而义无反顾的。中国经济转型仍有相当大的斡旋空间,只有通过一系列实质性改革与制度创新,源源不断地释放发展红利,才能在面对巨大风险时有从容不迫、成熟应对的能力和底气,让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让中国经济底盘更稳、动力更足。(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