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作为报告的起草人,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郭竞坤就报告中提到的“傍名牌”“碰瓷式维权”等内容进行了解读。
“碰瓷式维权”,这是四川多家餐饮企业的遭遇。青花椒本是川菜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但数十家川菜馆却因为店面招牌等使用了“青花椒”这三个字而被告上法庭。提起诉讼的也是一家餐饮企业,多年前他们就将“青花椒”注册成了商标。这家企业说自己是维权,但法院判决并没有支持其请求。此外,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挂其商标名商户的诉讼也被叫停。
“青花椒案”的判决,对这类诉讼有什么样的影响?
郭竞坤说,“青花椒案”属于商标权维权案件,专业性比较强,但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青花椒作为一种食材,不能因为一家企业拿去注册了商标,就要求其他商家招牌里不能出现“青花椒”这三个字。“青花椒案”判决表明,权利要有边界,对于知识产权,既要依法保护好,又要防止权利被滥用。实际生活中,一些所谓的商标维权案件,就是通过恶意抢注公共资源、地名、名人的名字等等,进行“碰瓷式维权”。这样不仅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必须坚决依法整治。法院将切实发挥好司法职能作用,还市场一片净土。
从法院的角度看,怎么让“傍名牌”“碰瓷式维权”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让别有用心者不敢这么做呢?
郭竞坤说,针对“碰瓷式维权”,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依法遏制恶意诉讼。比如,一方提起恶意诉讼,另一方就不得不应诉,应诉就不得不产生一些律师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应诉方可以要求原告补偿。对恶意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人民法院将通过织密制度的笼子,依法制裁恶意诉讼,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审理一案来教育一片,促进诚实守信,维护公平的竞争。
打击“碰瓷式维权”,说到底就是为了维护公平。而打击不正当竞争,同样也是在维护市场的公平。比如,外卖领域的商户,是不是只能在有竞争关系的两家外卖平台中“二选一”?选择了一家平台就不能再去另一家平台了呢?去年,人民法院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要求商户“二选一”的平台分别判处赔偿,又通过规范性文件明确了要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的行为。
“二选一”究竟对被动选择的商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法院要严惩强制“二选一”的行为?
郭竞坤说,平台强制“二选一”可能造成垄断、不正当竞争,让小商家陷入两难的境地,严重挤压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说,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行为,无论对于中小微企业,对于广大消费者,还是对于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最高法院报告里多次提到一个文件,就是2021年最高法新出台的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措施,这个文件制定的出发点,就是在疫情下,司法能够为企业、为经济发展做什么。文件第1条措施就是依法保护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包括明确提出严惩强制“二选一”、低价倾销、强制搭售、屏蔽封锁、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人民法院将通过一系列举措,采取更多实招硬招,依法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助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让更多优秀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