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教育孩子,减量之后还得有增质。教育部近日发布劳动课程标准,独立设置劳动课程,其中要求今年9月起,每个孩子都要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

劳动课又回来了,不少网友如此惊呼。在不少“70、80后”的记忆中,读书之余干点活并不是新鲜事,在物质条件并不发达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没灶台高的孩子帮父母打打下手再寻常不过,学校里每周一节的劳动课亦是标配。

但不知什么时候,劳动课从课堂消失了,也从“00、10后”的世界里不见了。即便在很多农村孩子眼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也只存在于课本之中。

或许是社会分工的极速发展,农业机械化、阿姨钟点工、去饭馆、点外卖……加上工作、课业繁忙,别说孩子,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下厨都是稀罕事。

诚然,与自然界的疏离,生存模式的变迁,是孩子们远离劳动的趋势性背景。但“德智体美劳”的育人标准没有变,我们常常惊呼体育运动远远不够,其实劳的份额更是微乎其微,除了“用不着做饭”的客观环境,不让孩子动手的主观取舍,只多不少。

“双减”之前,学生要么下了课就上网,要么继续去上辅导班,要么弹琴骑马练射箭。说好听一点是好好学习的“义务”和兴趣爱好的“丰富”,终变成了家长主导的教育内卷。而刷锅洗碗煲汤做饭,一点都不值得炫耀,也就彻底失去了存在感。

“双减”背后的道理谁都懂,教育绝不仅仅是做题考学,更包括人格的健全、心智的成熟。

具体到学校和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一边抱怨孩子课业压力大,一边揶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矛盾背后是能力问题吗?并不是。

除了极少数人,我们并不渴求孩子劳动一定成为厨师园艺师,就像跑步锻炼并非一定成为运动员,唱歌跳舞并非一定成为艺术家。

体育、美育、劳动的目的,是德智教育的必要补充,孩子们动动手、流流汗、吃点苦,方能切身体会“粒粒皆辛苦”,才能去一去“公主病”“巨婴症”。

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经济概念上愈加解放双手。但对于人类尤其是孩子而言,劳动是一门必修课。不过,它的回归并不容易。首先,劳动不像数理化那样标准,还能分高低,学校家长孩子都有驱动力。这就需要劳动课增加更多正向激励;其次,劳动失去了很多现实环境,作为课程的软硬件配套要跟上。学校和家长如何分工协作,避免又变成孩子负担,也尚需继续探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