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郝佳琪

编 辑丨李艳霞

图 源丨新华社

当地时间 4 月 14 日,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 3 月 CPI 同比终值升 5.7%,环比终值升 0.9%。13 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德国 3 月 CPI 同比终值升 7.4%,环比终值升 0.8%。


(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院教授彭刚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欧元区经济形势来看,有三点需要关注:

首先是通胀,由于能源价格下降,欧元区通胀出现了回落;

其次是就业,欧元区失业率稳定在 6.6%,表现相对较好;

最后需要注意到,欧元区经济增长结构十分不平衡,制造业由于需求不够、订单不足十分萎靡,而服务业又比较强劲。

彭刚指出,目前的欧元区经济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制约,但中国经济发展为欧洲带来了复苏的信心,给其修复产业链、恢复市场需求以及开拓合作的空间带来很大的鼓舞。

欧元区食品通胀创纪录

事实上,欧洲整体通胀虽然保持下降趋势,但食品通胀却异常升高。

欧元区 3 月 CPI 同比上涨 6.9%,但食品、酒类和烟草的价格却上涨了 15.4%,其中,3 月法国的食品价格涨幅超过 16%,德国则超过 20%。荷兰合作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Maartje Wijffelaars 表示,在欧元区的某些地区," 食品价格正在以二战后创纪录的速度上涨 "。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研究员薛晟对记者表示,从法国公布的 CPI 数据来看,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伴随能源价格放缓,通胀趋势有所放缓。但食品价格依然保持了上涨趋势,导致了民众感官上受到通胀的影响更大。

薛晟认为,法国基本代表了欧元区通胀的总体水平和态势,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导致数据各异。但短期来看整体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在能源价格后,食品价格或成为造成当前通胀水平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成玉同样告诉记者,从此次公布的通胀数据中,可以发现两个新变化,首先,得益于欧盟能源进口多元化,能源价格持续下降;其次,食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与双重因素有关。杨成玉分析,一方面是农产品的生产,当前全球农产品产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包括印度的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粮食等,同时欧洲自身粮食生产规模也出现下降。另一方面,欧洲较高的能源价格造成化工业,特别是化肥产业生产成本的上涨,推动了欧洲整体农产品以及食品价格的上涨。

欧元区经济仍受到诸多扰动

11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 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 2022 年的 3.4% 下降至 2.8%,较此前预测下调 0.1 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尤其明显,将从 2022 年的 2.7% 降至 2023 年的 1.3%,

其中,IMF 认为欧元区 2023 年经济增长为 0.8%,到 2024 年回升至 1.4%。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将出现 GDP 负增长,预计 2023 年为 -0.1%,2024 年可能恢复到 1.1%。

IMF 首席经济学家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 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棘手时期,在此期间,经济增长仍处于历史低位,金融风险有所增加,但通胀并未彻底得到扭转。受访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的欧元区经济受到内外部多重不利因素的打击。

薛晟认为,从法国经济来看,除了受到欧元区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之外,退休制度改革十分值得关注,其引发的长时间持续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给法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在延迟退休年龄后,法国整体失业率、50 岁以上及 25 岁以下人群就业率等数据尤其值得关注。

彭刚同样指出,从欧元区内部来看,由于薪资与高通胀率不匹配,罢工频繁、大规模地发生,德国、法国与意大利等国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这对社会生产与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欧央行的大幅加息也抑制了经济活动。

从外部环境来看,俄乌冲突的变数还很大,这对民众的预期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旅游业发展、消费与生产复苏以及民众稳定生活的建立。" 另外,美国一打喷嚏,欧洲就感冒,美国经济的情况对欧洲未来预期也很重要。" 彭刚说。

不过,在重重利空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给欧元区带来曙光,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可期、春意盎然。

IMF 认为,2023 年中国经济增速为 5.2%,对全球来说是重大利好,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对此,彭刚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近期中国企业 " 成群结队 " 去欧洲开展合作,欧洲多国政要也密集访华,为欧洲带来了复苏的信心,给其修复产业链、恢复市场需求以及开拓合作的空间带来很大的鼓舞。

欧洲金融条件将继续收紧

4 月 11 日,在世界银行集团(WBG)和 IMF 2023 年春季年会上,IMF 欧洲部负责人 Vina Nguyen 在一场关于欧元区金融状况的论坛上表示,在过去三年里,欧元区经历了疫情、俄乌冲突以及能源危机的侵袭,市场在短时间内频繁地被经济和金融方面传来的坏消息 " 轮番轰炸 "。

Nguyen 称,欧元区金融环境在不断收紧。在 2020 年欧元区的金融条件明显是松动的,但在 2021、2022 以及进入 2023 年,整个欧元区,尤其南部的一些国家金融条件则明显收紧了。而这种限制性的金融环境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由于高通胀,欧洲央行连续加息,贷款利率的升高是 " 罪魁祸首 ",也是导致金融条件收紧的决定性因素。

Nguyen 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欧央行将改变 2% 的通胀目标。" 中央银行是在 2% 通胀目标的前提下工作,央行希望其货币政策的影响能够平稳地传导到经济,当利率上升的时候,金融条件转为紧缩,这有助于在中期内降低通胀。"Nguyen 说。

杨成玉认为,欧央行继续加息的风向很明确,当前新一轮通胀已由能源价格驱动转变为粮食价格驱动,而粮食价格驱动在短期内的应对效应是有限的。从目前各方面的声音来看,欧央行在此后三次议息会议上,可能还会维持加息的选择,至于加息幅度,要看欧央行控制核心通胀的力度。

彭刚则指出,任何经济政策都是一把 " 双刃剑 ",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会对经济造成其他影响,当欧央行稳定住大局、使通胀回落后,欧洲劳动力市场的韧性以及强劲的服务业会为经济带来发展的潜力。但无论如何,目前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无法摆脱的。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肖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