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晚春的午后,工人还在新近搭建的小木棚里午休。挂着第一批 " 国产榴莲 " 幼果的阜隆尖岭,迎来了近四个月的第一场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今年春旱特别严重,以往每个月至少下个一两场,这可能还是今年的第一场雨。" 海南优旗农业公司副总经理郎海波望着春雨不禁欣喜。三年前随公司从吉林到三亚开始试着种榴莲,从栽种难活到如今终于挂果,郎海波对眼前尚只拳头大的榴莲充满感情。

许多人并不知道,被称为 " 水果之王 " 的榴莲,已成为国内进口额最大的水果。

2021 年,国内鲜食榴莲进口量达 82.15 万吨,共计 280 亿元人民币。而关于国产榴莲的探索虽可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但受困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始终未能成功。

图源:图虫创意

随着近年来海南、广西等地积极引入培育榴莲,热带优异果蔬基地渐成规模。

而今年,三亚育才生态区将有 1400 亩榴莲进入收获期。这也意味着,首批国产榴莲即将面市。

郎海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果树尚幼,今年每亩榴莲产量大约在 800 斤左右,未来几年将会大幅增长。但要实现榴莲平价化,或许还需要时间。

榴莲种植有多难:" 整个山头换过一遍 "

郎海波对去年尝到的、第一颗结果的海南榴莲念念不忘——甜、糯、香。

" 我正忙着称重测甜度呢,10 斤 4 两,果甜度有 32.5。结果一回头全分完了,就给我剩了一小块。那味道是真的好啊!"

去年摘的第一颗榴莲(图源:受访者提供)

从栽种,到挂果、成熟,3 年间经历的大小困难不计其数。" 这边整个山头的苗差不多都死过、换过一遍。刚开始没有成熟的技术,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现在种投成功率基本能保证在 98% 以上了。"

实际上,海南引种榴莲的历史并不短。上世纪 50 年代,海南就 " 看上了 " 榴莲,如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在 1958 年就有引种,但鲜有开花结果。海南种植的榴莲树也大多作为观赏性植物存在。

" 榴莲是一种很‘挑’又‘爱享受’的水果。"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冯学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榴莲喜欢冬暖夏凉气候,背风生长,湿度要控制在 75% 到 85%。

直到 2019 年,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红毛丹基地里的一小片景观榴莲意外挂果," 海南产不了榴莲 " 的看法才被改变。" 无心插柳柳成荫 ",虽彼时的推广前景难测,却也佐证了海南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榴莲。

保亭的成功挂果,吸引了不少观望中的种植企业,郎海波和团队就是其一,他们最终选择了在三亚进行探索:

" 我们不断尝试之后发现,海南纬度 18.4 度是最适合榴莲生长的,温度常年在 10-35 摄氏度之间。纬度 18 度太接近海边,过潮过湿,再加上有台风,榴莲作为浅根性植株容易受灾;19 度又太北,有时候低于 10 度,榴莲叶片就容易冻伤。"

除了栽种技术不成熟,成本也是一大问题。

郎海波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公司三年来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 4 亿元,在每棵树上的花费都在 10 万元以上。" 管理费、水、肥,加上各项杂工费,我们现在每个月的开销都在 1000 万元以上,这种规模已经持续三年了。"

每棵榴莲树的四周都精心搭上了不锈钢支架。(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 摄)

要靠榴莲 " 回本 ",短期内还难以实现。

冯学杰在采访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榴莲 - 槟榔套种模式 " 是一种节本高效的榴莲种植模式,也是海南的典型经验。目前,推广林下栽培模式的可行性很高,改造低产橡胶园,采用宽窄行方式种植榴莲同样是一种防风和节本增效的模式。

除了槟榔,郎海波的团队还选择了套种产值较高的金菠萝。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现在套种金菠萝,一亩地大概能套 1000 多株,总共种了 80 万株的金菠萝。" 今年刚好到了一年半的收获周期,目前每斤的批发价格达到 4 块多,这样能有千万左右的额外收入。"

预计今年国产榴莲流入市场有限

艰难之下,海南榴莲也最终展现产业雏形。

时代周报记者在三亚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看到,大多果树已经长到两米多高,每棵树上都结有大小不一的数颗果子,最小的大概拇指粗细,最大的榴莲果已经长到了脑袋大小。

今年结在树上的榴莲(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 摄)

" 如果是成熟果树,一棵树理论上能结一百来个果,但现在咱们还是‘未成年果树’,得疏一下。大概长到乒乓球大小的时候就得往下疏果,在 5-7 年之后大概能长成熟,到时候亩产也会有质的提升。" 郎海波向记者解释道。

三亚育才生态园是海南目前规模化种植榴莲最大的基地之一。除了优旗农业,万保农牧集团也在育才开辟了 500 亩的榴莲种植地。对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结了小果,预计两三年后可以收获。

此外,2019 年就最初结出果子的保亭三道榴莲基地,也已连续几年挂果。

时代周报记者从保亭苗妹实业有限公司获悉,保亭附近私人户种植榴莲的情况很普遍。大多数从前两年开始种的,目前已经有部分开花,但尚未成熟。" 我们家的果园面积还是比较大的,之后是打算拿来卖的。但要成熟还得再等个几年。"

榴莲种植在海南已蔚然成风。目前,全岛种植面积已经超过 3 万亩。不过,民间自发种植本就 " 难伺候 " 的榴莲,加上种苗质量良莠不齐,不少打着 " 海南榴莲 "" 国产榴莲 " 旗号的果子实际质量难以保证。

不久之前,"666 国产榴莲 " 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关注。自媒体人 " 自然公社 - 桉桉妈妈在产地 " 发布了视频,讲述自己在海南找私人果园,花 666 元买了一个 " 自家种植 " 的 6 斤重锥形榴莲,但开果之后遭遇 " 翻车 "。

" 国产榴莲 " 尚未完全进入市场,就遭遇了舆论危机。但需要注意的是,私人种植与规模种植显然有着巨大区别。

郎海波也关注到了网上的舆论,在他看来,眼前要做的就是把榴莲种好," 到时候事实胜于雄辩 "。

在预计收成方面,目前三亚育才生态园挂果的 1400 亩榴莲,预计今年亩产能达到 800 斤左右。郎海波指出,今年能够流入市场的海南榴莲数量不会太多。而随着果树逐渐成熟,预计明年挂果面积会有大幅提升,而亩产也能翻倍达到 2000 斤以上。

" 届时,除了海南本地市场,应该会先销往大城市,后续再根据产量、市场等情况进行调整。" 他说。

目前国内市场上售卖的榴莲多为进口榴莲。(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 摄)

国内有庞大的榴莲消费市场。2019 年开始,中国进口新鲜榴莲的量超过车厘子,成为 " 进口水果之王 "。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鲜食榴莲的进口额和进口量分别为 42.05 亿美元和 82.15 万吨,进口额较 2020 年猛增 82.4%,进口量也同比增加了 42.7%。

" 海南本地的榴莲对比国外进口的其实优势很大。" 郎海波,一方面是运输等成本降低,另一方面是口感有别。

他接着解释,如泰国榴莲,是在七分熟的时候就往下砍,再打催熟剂,运到国内之后基本成熟," 但口感上,香度和甜度是不太够的。" 而马来西亚的则要求必须水果落地之后才能运输,当地一般用冷冻锁鲜技术,但这个技术很难锁住榴莲的香气。" 我们本地种植的榴莲‘鲜果树上熟’,就能达到香度、甜度、糯度都够。"

而今,海南在榴莲本土育种方面也有所进展。

被精心 " 照顾 " 的海南本土榴莲新品种(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 摄)

在三亚育才生态园,有一株及腰高的榴莲树被更精细地 " 照顾 " 起来。这一株尚未命名的新品种榴莲由老树变异而来,承载了海南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榴莲的新希望。

庞大的市场面前,榴莲本土化的前景可期。而距离榴莲成为 " 土特产 ",海南唯一还需要的,或许就是时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