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华为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让无数人直呼 " 羡慕 "!
【资料图】
5 月 19 日,华为招聘官微发布消息:华为面向全球招募 " 天才少年 ",华为称渴求有能力、有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 " 天才少年 "。
要求不限学历、不限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加分项为重量级科研成果 / 论文 / 专利,重点实验室 / 尖子班毕业,国际顶级竞赛获奖。
华为表示,将为 " 天才少年 " 提供世界级挑战课题,大牛导师,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以及 5+ 倍薪酬。
图片来源:华为招聘官网前有稚晖君、后有宁博宇,孟晚舟:华为最大财富是人才存储
据了解,华为的 " 天才少年 " 计划最早为外界所知,源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2019 年在公司经营管理团队 EMT 的一段讲话。他称,当年华为从全世界招进 20~30 名 " 天才少年 ",次年再招 200~300 名。
最高年薪超 200 万,华为因对 " 天才少年 " 开出高年薪也备受社会关注。据介绍,年薪分为三档,最高档为 182 万元 -201 万元;第二档为 140.5 万元 -156.5 万元;第三档为 89.6 万元 -100.8 万元。
此前,华为在 2021 年年报发布会上透露,2019 年和 2020 年两年时间,华为大概招聘了 2.6 万应届毕业生,其中 300 多人为华为定义的 " 天才少年 "。据悉,华为很多 " 天才少年 " 都聚焦在人工智能和算法领域。
华为最为知名的 " 天才少年 " 是 B 站知名 UP 主稚晖君,稚晖君原名彭志辉,2018 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是华为 AI 架构师。他发明的能给葡萄缝针的机械臂,会直行、拐弯、躲障的自动驾驶自行车,能用手臂操作电脑的桌面机器人都是社交网站上的刷屏之作。
2022 年 12 月 27 日,稚晖君在个人微博上回应了从华为离职传闻,此时,距离他正式入职华为仅过去了两年。而近期,另一名华为新晋 " 天才少年 " 也是一名 B 站 up 主。
据电子科技大学 2 月 23 日消息,2022 年秋季校园招聘中,该校博士研究生宁博宇进入华为,成为 " 天才少年 " 项目一员,年薪百万。宁博宇表示:" 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这次入选是我运气比较好!因为我的研究方向和华为未来的课题高度相关。"
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同时,宁博宇曾获新加坡国立大学街舞之夜冠军奖、电子科技大学男子跳高冠军、男子蛙泳冠军、舞蹈大赛个人冠军、达人秀个人冠军等多项荣誉。据悉,宁博宇还是一名哔哩哔哩 up 主,目前拥有超过 2 万的粉丝,超过 600 万的播放量。" 做 up 主起先是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我喜欢并愿意去分享,自媒体平台给了我机会。"
据了解,华为 CFO 孟晚舟曾称,华为最大财富是人才存储、思想存储、理论存储、工程存储和方法存储,以及内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储,这些才是财报背后,华为的真正价值。
任正非:我们强调 " 不拘一格选人才 "
今年 3 月 17 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文章《擦亮花火、共创未来——任正非在 " 难题揭榜 " 花火奖座谈会上的讲话》,披露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天才少年、校企合作等热点话题的看法,并剧透了华为 2022 年研发投入情况。
有人提问道:" 最近关注到,有位 " 天才少年 " 在公司工作两年离开,去做机器人创业了;我有个苏黎世大学毕业的朋友也是类似情况,他在这个领域也算顶尖的,也是工作两年就离开了。ChatGPT、电动车、大疆无人机……很多颠覆式创新都是这种初创企业去做的。第一个问题,任总如何看待年轻人在创新创业与守成之间的差异?第二个问题,除了待遇,我们公司在制度上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资源上的鼓励,鼓励大家去突破、创新,敢于挑战?"
任正非回答,第一,进入我们公司," 天才少年 " 这个称呼就没有了,定位 " 天才少年 " 主要用于入职的定级定薪。所有新员工在三丫坡入职培训时,到处都是张榜公布的题目,大家要去踊跃回贴,有人会读这个帖子,就有人来找你喝咖啡,你要认真去交流,反对意见或赞成都行。他们是在选人,这些专家有权力给你当场定级的、定工作岗位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很厉害的专家。如果他认为你可以培养,职级就会被定得很高,为什么非要从最低级别开始起步呢?他也可以把你拉进他的项目组,你直接就进入大项目组了。大项目组不是指规模大,而是指高端项目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111360075134我们强调 " 不拘一格选人才 ",老、中、青相结合,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滚动。年轻人最有突破能力的是 25-35 岁;有经验、有资历的人有架构能力,架构和突破同样重要。科学技术上也有成与败的问题,败不馁,失败对你来说也是一次实战锻炼。
第二,我们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对国家都是有用的。过去有个电影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我们垄断人才,没有用也扣住不放,消磨他的青春,而且还要给他发工资,两头不讨好。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没有发挥作用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人才关键是怎么用。比如我们强调专家垂直循环机制,专家不能在一个岗位呆很长时间,要到前线作战去循环。" 石头 " 一翻开,压在下面的 " 草 " 就长高了,大家都看见了,这样年轻人就不会被埋没在 " 石头 " 底下。专家垂直循环的目的,是让他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垂直循环下去不一定降薪,工作组没有级别,他可以比行政部门的级别高,他可以是 " 尉官 "、" 校官 "、" 少将 "、" 上将 " ……,保持他的循环,直到有合适岗位。当然,不合适的人也面临着淘汰。没有理论的实践,会在盲目摸索中经历数十次才能感觉到;没有实践,对理论就没有深刻的理解。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华为招聘微信公众号,每经网、深圳商报、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公开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