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表示,在各个地区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公司关注创始人和本土优先的策略。在当地建立熟知本土产业的风投团队,使得每一个实体都能搭建海纳产业领先公司的投资组合。过去 15 年里,公司建立了独一无二、非常规的去中心化业务模型,每个实体都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和决策权,同时共享一部分后台功能。
【资料图】
然而时至今日,继续运营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投资业务,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例如共享后台已经从优势变为阻力,各个地区实体的投资中也有不少公司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但不同团队共用的红杉品牌正令市场愈发困惑。
正因如此,红杉决定充分拥抱 " 本土优先 " 的策略,将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前实现各个实体之间的完全独立运营。红杉中国将继续使用 " 红杉 " 这个中文名,英文名称将改为 "HongShan",红杉印度 / 东南亚将改名为 Peak XV,欧美风投业务将继续使用 "Sequoia Capital" 的名号。
完全独立后能走得更远
在公开声明的最后,由 Roelof Botha、Neil Shen(沈南鹏)和 Shailendra Singh 三人共同署名。
3 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拆分的决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讨论,并在过去几个月里不断增强。Botha 表示,事情似乎朝着变得更难而不是更容易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 " 挥舞着白旗撤退 " 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像是一场胜利,因为这些完全独立的业务可以走得更远。
3 人也一致否认是地缘问题促成了这一变化,强调各个地区不断扩张的投资组合造成的冲突,造成的影响会更大一些。除了头部科创公司本身的竞争外,中国、印度的企业也开始走向全球,远程办公更是模糊了国别的界限。
Botha 介绍称,近期有家美国团队投资的公司抱怨称,他们在印度的竞争对手对潜在客户说,他们是红杉在这个领域的最大投资。当然,这家印度公司拿到了红杉印度的投资。Singh 表示,以前也有过红杉美国的企业抱怨称印度团队投资的公司可能会成为竞品,所以最终印度团队清退了这笔投资,但那家美国独角兽至今没有发布过那个领域的产品。
红杉资本成立于 1972 年,作为科技圈的投资图腾,苹果、谷歌、英伟达、思科都拿过红杉的早期投资。
2000 年以后,红杉又进入中国、印度市场,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红杉中国的投资战绩中包含阿里巴巴、美团、字节跳动等如今家喻户晓的互联网巨头,红杉印度也投中 BYJU"S、GoTo、Zomato 等产业领跑者。
正如公告所述,除了合规、财务、投资者关系等后台职能外,各个地区之间大体上保持独立,特别是不会去审核其他地区的投资决策。不过各个区域的合伙人经常会投资其他区域的基金——当然是以个人的名义。
随着官宣彻底拆分,新的企业需要建设自己的 " 运营基建 ",合伙人也不会再去投资其他区域的基金。现有的利润分享机制和后台功能,都将在今年 12 月 31 日前终止。
对于更名一事,Singh 表示 Peak XV 取自于珠穆拉玛峰的原名。他进一步表示:" 我们很喜欢红杉,但我们的品牌正是我们的关系,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品牌非常强大。"
至于将红杉中国的英文译名改成 HongShan,沈南鹏也表示选择新的名字并不会造成变化,因为 " 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从收益、表现的角度 " 来做投资决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