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涨疯了,今年上半年迎来 " 数十年未有 " 的普涨行情:


【资料图】

超过 200 个常规中药材品种比一年前涨价 50%+,100 多个常规品种价格比去年同期直接翻倍!

当归和甘草的价格涨幅更是分别达到了 321% 和 267%!

牛黄价格也同比涨了 118%,怪不得以它为原料的片仔癀今年趁机启动了 20 年来的第 20 次涨价。

宣布涨价后,片仔癀几任董事长接连被查或辞职。新任董事长还是个在漳州纪委干了十年的人。

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更是给这轮涨价蒙上了吊诡的色彩。

中药一直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但这轮涨价并不是因为药材供不应求引发的。

背后夹杂着政策与资本的博弈,意外成了洞察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个窗口。

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讲讲这个千丝万缕的有趣故事。

按照历史规律,6-7 月一直是药材市场的淡季。

但今年这个规律被彻底打破了。

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7 月 24 日,中药材综合 200 指数为 3587.65,比三个月前的 4 月 24 日的 3126.34 上涨了 14.8%,比一年前大涨了 35%。

这个综合指数从今年开始急剧拉升,从下图可以看出,上半年的月度涨幅一个比一个夸张,就连淡季 6 月的价格涨幅都达到了 32%。具体来看,涨得最凶的药材主要是两类: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药材和药食同源的康养性药材。

比如当归,以前一个药方开 20 克只要两块钱,现在已经涨价到 8 到 10 元。

调理脾胃的白术、清热解毒的黄连等多种中药材,也都创造了自己的历史高价纪录。

不少老中医抱怨," 已经没办法给患者开药了。"

药材价格一天一个价,批发商们发现,身边无论是做美甲的还是做投资的都涌进来买药材囤着,有人在一周内就赚了几万元。

中药材价格的异动引发了行业协会的关注。7 月 8 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出《倡议书》," 科学、合理制定中药材原料采购计划,及时调整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计划。"

随着市场协会调查介入和外界舆论的发酵,部分中药材品种的价格已经掉头向下。

但这波罕见的中药材涨价行情依然迷雾重重。有市场人士发出疑问:

" 现在既没有疫情,又是交易淡季,哪来那么多市场需求?"

这轮涨价的背后,是政策与资本的大博弈。

事情还要从 7 个月前讲起。

当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下游中成药的需求暴增,国家也明确鼓励中医药治疗,还提出要 " 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 "。

种种信息推波助澜,眼看着种植中药材终于要开始赚大钱了,农民们开始积极地扩产。

安徽亳州是中国两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上半年中药材成了这里农村地里的香饽饽。

地租涨到 2700 元一亩,比去年涨了 17%。

现在基本上,农民只要听说种药材,每亩的地租起步就是 1200 元;但如果说种粮食,一般每亩租金才七八百块钱。

证券时报报道指出,当地农民们表示 " 现在选地都要预付农户 50% 以上的定金,后续即便市场价格出现下滑,定金也不退。而之前预付款一般只需要 10%。"

这火爆程度,堪比人们在大城市里抢房啊!

然而,奇怪的点就在这里。

照理说,如此疯狂地扩产,药材不应该产能过剩,然后供过于求,拉低价格吗?为何结果截然相反?

核心在于,看到市场机会的,除了药农还有各种各样的热钱。

为了推动经济复苏,上半年央行多次宽松,多地也都出台了刺激楼市、新能源汽车和文旅消费的政策,但结果未达预期。

这就导致大量的面临 " 资产荒 " 的民间热钱不知道该投向哪里,最终盯上了还有为数不多的赚钱机会的中药材行业。就连三七、茯苓这种明显供过于求的品种价格都被炒了起来。

政策的支持,加上中药材本来就是中医和大健康产业的基础,而且品种多、交易量小、行业仍然缺乏有效的保供稳价手段,囤积货源、炒作价格的行为其实在中药材行业一直十分普遍。

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中药企业和一些药材产地实力经销商,会依据中药材的价格周期规律,综合根据天气、人气、库存、资金等因素,对这些药材囤货炒作,拉高市场价格,达到心理预期价格后进行抛售。

一个最为明显的信号是,一般的中药材市场周边都有很多大型冷库,目前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周边仓库基本都是满仓状态,且出仓的药材很少。这说明不是因为药材产量变少了导致价格上涨,而是库存爆炸,流通量变少了。

虽然药材价格普涨,但实际交易量是萎缩的。

大资本一般先瞄准那些本来就因为各种因素而减产的品种,提前扫货囤积,让市场上可流通的这些品种数量进一步减少。

这样看起来就好像各方都把货买走了,一片繁荣的样子,但实际并没有提货。

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一天一个价。可能今天买十万块钱的货,过两天放出去,就能赚个几千块钱。

最夸张的时候,连那些知道消息的清洁工都会拿钱砸进来,买药囤着。

疫情三年,药企库存普遍空虚,无论是供应商还是药企,现在利润率非常低,通过这种囤货把价格炒起来,然后再把原料卖出去或者转换的产品卖出去,是获利最大的一种方式。

但今年出现这种突破历史规律的涨价潮,说明除了原有的炒作热钱,还有药材圈外的大资本在操盘。

中新经纬的报道指出,圈外资金采取了 " 老鼠仓 " 与加杠杆。所谓的 " 老鼠仓 " 就是到处建仓,垄断货源,躲避消息流通,由此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与信息。加杠杆就是将冷库中的货,加好几倍杠杆,将自己的钱拿去抵押,然后融资之后再来买货。

但无论是大药企和供销商在炒作,还是圈外游资的狙击,都不是第一次这样玩了。

十几年前,中药材价格也曾经历过一轮暴涨。

2010 年,中国 537 种中药材共有 84% 涨价,涨幅从 10% 到 400% 不等。

当时正好是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热钱很多。有市场人士表示,除了西南干旱的影响,部分楼市资金已经进入药材市场炒作。

当年发改委更是找到了实锤,表示中药材价格出现非正常暴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蓄意囤积使然,还专门点名了康美药业,其在 2009 年进行大量囤货,购入的三七占到市场总额 20% 以上。

而在那之后,更夸张的事情发生了。

2010~2022 年的十三年里,云南先后上演过石斛、玛卡、重楼、辣木、附子、金铁锁、紫金龙、雪上一支蒿、白及、百部、滇黄精、金果榄、山慈菇等十三个价格高开低走的种植好戏。

一年一个,每一个品种都像一阵龙卷风,把药农耍得团团转,然后资金集中到一贯高价炒作种子种苗的少数人手中,这些人继而又把这些可以撬动市场的资本不断反复投向中药材产业,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的中药材行业供求早已失衡。炒作年年有,只是今年特别狂。

把中医药做成暴利生意的,还有日本人。

中药在日本被叫做汉方药。中医在 5 到 6 世纪传入日本后就逐渐演化成了日本的传统医学,且发展至今。

全球最大的汉方药企业日本津村,几个月前刚花了 49 亿日元买下了中国药企紫光辰济。

这是一家拥有 115 年历史的老牌药企。紫光辰济诞生于 1918 年的 " 达兴堂 " 药房,1958 年公私合营的时候创建了国营宝鸡制药厂。公司历经 60 多年的变革发展,如今拥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等九大剂型 15 条生产线和 158 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国家基本药物 44 种。

百年药企轻轻松松拱手易主,你说是缺钱吧,紫光辰济这几年才在宝鸡高新区投资 5 亿元建了一个医药生产基地;你说是卖给大公司谋求发展吧,为什么偏偏是日本企业?

反过来看,津村这几年在中国收购药企的动作也不少。

2020 年 3 月,平安津村宣布,收购天津盛实百草中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总额为 12 亿人民币。盛实百草是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的行业龙头。

2022 年 8 月,主营中成药的健民集团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将与平安津村合作建立一家新公司 " 津村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

2023 年 3 月,津村制药增资天津中药产业基地项目。

津村现任社长加藤照和甚至说:" 力争在中国市场成为最有名的中药品牌。"

加藤口出狂言的底气,恰恰是来自中国消费者给的信任。

目前日本 6 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 80% 以上,在药局、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

几乎每个中国游客到了日本,都一定会在药妆店大买特买,救心丸、清肺汤、真武汤 …… 给亲友代购各种各样的汉方药和汉方护肤品。

这是因为,日本汉方药一直给人一种质量十分过硬的印象。每批中药材都要追本溯源;最少检验 200 多项安全指标,甚至每个药方都有明确的检测标准;还立法对汉方药进行保护。

2012 年,日本颁布了《生药及汉方生药制剂制造与品质管理相关基准》,自草药生长阶段就进行严格把控,如草药重金属、农药等,在生产流程制定技术标准,从生药切割、提取分离、浓缩等步骤保证质量。

津村也靠着售卖汉方药赚得盆满钵满。截至 2023 年 3 月末,津村株式会社销售额达 1400 亿日元,其中医疗用汉方制剂市场份额就达到 83.2%。

明明是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中药材,如今在国内成了游资狙击的目标,在海外成了养活数千名员工的铁饭碗,着实令人唏嘘。

资本是逐利的。

别看今年价格被炒上天,前几年药材价格低到农民朋友们都是含泪贱卖。

说到底,这门生意仍然太脆弱,机械化水平不高,种植户个体化、老龄化,利润率不高,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种苗资源不足 …… 都是亟待改革解决的问题。

一次罕见的药材涨价潮,揭开了经济微观运行的一抹真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