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之下,进一步发掘国内市场巨大潜力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中逆势增长的新型消费正在迎来多方布局。《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部门围绕促新型消费接连表态,涉及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商务流通领域转型、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多地积极出台支持举措,明确今年促新型消费的具体施工路线。分析指出,多重利好之下,新型消费有望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增长引擎。
我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当前新型消费发展势头正劲。单日峰值突破1亿单大关,日均6500万单以上,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乡镇地区增长最快——这是拼多多自2020年第三季度起的订单数据。电商渠道在推送更多优质商品下乡的同时,还带动农产品上行。统计显示,以上订单中有三分之一为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即每天都有数千万单农产品、农副产品,由县乡地区通过产地直发的形式发出,其中接近70%发往了一二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快速发展的网络零售市场孕育了更多新增长点。其中,C2M新模式表现突出,通过对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双重赋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生产效率。据京东数据,2020年以来,京东平台C2M自有商品的销量同比增长达654%。
同时,互联网+医疗、教育、商务等服务领域也呈现强劲势头,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并带动智能设备行业增长。在联想(合肥)产业基地,也是联想全球最大的PC研发和制造基地,平均每1秒便可以下线2台电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满足市场对于PC的旺盛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有上千万台订单正在排队,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第三季度。
新型消费正在为中国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也成为各部门政策支持的重要着力点。工信部日前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1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将围绕生活类信息消费、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等方向,遴选一批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重点包括C2M反向定制产品、“无接触配送”模式、智能家居、智能服务机器人等,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潜力,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
此前,工信部部长肖亚庆3月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立足扩大内需,根据内需需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巩固提升信息消费,进一步扩大制造业装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体系满足市场需要。
优化供给的同时,流通环节也迎来更多支持政策。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2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将做好电商顶层设计,积极发展新型消费。包括抓紧编制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积极发展新型消费,加快培育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指导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赋能。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推进,多地将促进新型消费提质扩容作为扩内需的重要部署,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其中,天津将促进直播电商、5G消费体验发展,引育一批知名电商平台和线上商贸标杆企业;山西明确加快发展数字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智慧消费、健康消费新热点,积极发展数字营销、在线商务等新模式;河南将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积极推进网络零售、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线上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5G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正加快推进。例如,石家庄2月3日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全市5G基站建设,各县城实现5G网络覆盖;建立健全数字化商品流通体系,加快布局数字化消费网络,推动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港口)、智慧物流项目,降低物流综合成本等。河南省通信管理局近日表示,2021年全省5G网络建设初步计划投资132.1亿元,拟新建5G基站5.1万个,力争今年底前全省5G基站规模达到9.6万个,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政策支持方面,从相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商务流通领域的转型,再到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都体现了对新型消费的重视。他认为,随着各领域政策举措落地显效,一系列新增长点还将加速成长壮大,对稳定消费市场、挖掘内需潜力以及拉动相关产业的升级都将起到催化作用。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新经济智库院长朱克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型消费正成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重头戏,承载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扩大内需促消费的战略功能,以此促进新基建与新消费的衔接、商务流通领域的转型、传统商业企业的数智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有利于发挥宏观政策调整效能的多重诉求,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联动与改革发力,深度赋能新发展格局。
朱克力提出,新型消费发展应当补短板和锻长板。在需要补齐的短板中,夯实信息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是重中之重。他建议,一要加快建设支撑新型消费发展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二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健全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三要加大新型消费政策的支持力度,强化财政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完善劳动保障。(王文博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