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走势引发市场关注。10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604,较前一个交易日上调250个基点,创下7月30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截至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4483附近,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触及6.4520。

记者从市内商业银行了解到,在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里,企业对于“风险中性”理念愈发重视。今年以来,主动开展远期结售汇以规避汇率风险的企业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

汇率弹性逐渐增强

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最低触及6.4305,最高达6.5102;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最低触及6.4257,最高为6.5287,离岸市场相对波动幅度稍大。

其中,8月初至20日,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分别为0.68%和0.57%。8月20日至目前,人民币整体维持震荡小幅升值,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0.55%和0.59%。

从近几年数据来看,2017年至2019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均在7%左右。2020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至9%以上。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人民币波动幅度可能会维持在8%至10%区间。

多空因素交织,被看作人民币波幅增大的主因之一。招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力量来自贸易收支,利空人民币汇率的力量则主要来自美元指数和中美货币政策的预期差异。

此外,近日美国公布新增非农就业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美元指数迅速“跳水”,跌幅虽有所收窄,但有市场声音指出,短期美元指数仍有可能继续走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将承压。

人民银行在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是常态,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引导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汇率避险正当其时

记者了解到,在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里,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对企业尤其是国际业务较为活跃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着显著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其汇率风险敞口来自日常生产经营的多个环节,包括出口货款收汇、进口付款付汇、境外投资、外币债券、外币贷款等。目前,企业主要运用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方式进行套期保值。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如果企业若不重视套期保值,则会面临着汇率风险敞口。因此,出口企业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正确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中国银行重庆分行金融市场与投行资管部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企业“风险中性”的意识增强,主动开展远期结售汇以规避汇率风险的企业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

重庆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汪滔建议,外汇风险管理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存在一定的风险。外贸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金融衍生品,首先要考虑主营业务规模、业务收益和成本等多项因素。在选择金融衍生品时,必须要明确目的,运用金融衍生品是为了有效地锁定企业成本和规避汇率风险,企业不应刻意追求避险过程中的交易利润,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最终损害企业自身的主业经营。

新闻多一点

助力涉外主体汇率避险 重庆开展专项行动

为支持企业更好地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今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开展涉外主体汇率避险专项行动,瞄准企业痛点采取系列措施,不断完善汇率避险金融服务、培育市场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提升企业汇率避险能力。

数据显示,2021年1-6月,重庆市外汇衍生业务签约80亿美元,服务企业数量较2020年全年增长77%,其中年度跨境收支1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数量较2020年增长5.4倍。

比如,引入锚汇率“新”理念,风险中性意识更强。指导银行加强与企业财务部门联系,建立“汇率管理台账”,基于企业的目标利润率计算出单笔合同项下的“合同签约折算汇率”,围绕“合同签约折算汇率”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企业根据月度、季度、半年的汇率财务管理目标,在出口收汇前进行远期锁汇或购买期权,通过保留一定比例用于进口业务的外汇敞口、分阶段锁汇、一次性全额锁汇等措施,达成基于每笔合同的“风险中性”管理目标。

直接兑换“新”,小币种避险更便利。针对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及东南亚等市场面临小币种支付需要通过美元进行2次换算导致汇兑和避险成本较高等问题,引导辖区银行推出系列小币种直接兑换和避险产品。如,推出“东南亚货币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东南亚货币直接兑换、融资和套保等业务;推出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货币汇率避险产品,企业可利用差额交割避免境外外汇管制等造成无法如期全额交割产生的违约风险。目前,辖区银行可办理“一带一路”沿线60多种货币汇率避险业务。(郭欣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