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研究生招录考试将于本周末开考。据教育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共有457万考生报名考试,相比去年增加80万人。在考试人数的逐年走高之外,研考赛道在今年也迎来多家新进企业争夺“蛋糕”。在业内人士看来,“双减”政策的挤兑和考研市场的扩大,都促使研考赛道越来越拥挤。同时,研究生考试在近些年不断改革,专业考核和招生计划的变动,不仅显现出国内人才培养的变化趋势,也成为了考生和机构面临的新挑战。
报考人数激增80万
据教育部最新披露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较上一年度的377万人增加了80万人,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而这也并非报考人数的首次激增。数据统计显示,考研人数已连续多年呈走高态势。回溯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为290万人;2020年,考研人数则首次突破了300万,为341万人。从突破300万大关到今年的457万人报名,仅用了一年时间。
报考人数的增加也催热了相关培训市场。文都教育副总裁汪华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研培训的市场规模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有所上涨。“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今年的考研培训主要呈现三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市场更加细分,长尾机构增加;同时学员更加分散,增加的考生在选择培训渠道及方案时会更趋向多样化;此外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也开始凸显,更关注培训效果的学员,会倾向选择品牌过硬、产品齐全的机构。”
而“双减”政策的影响也让不少机构开始关注到考研赛道及大学生群体。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多家知名在线机构均已在大学生培训或考研赛道布局。其中,高途上线了面向在校大学生的App考途,并于今年4月发布考研“同心圆”体系;考虫则开始布局线下的考研业务,开设省级分校;新东方也锚定大学生群体,将旗下的大学生业务进行了升级。
针对这一市场变化,汪华阳表示,部分教育培训机构调整了赛道,也在考研等业务上积极投入。“我们欢迎更多竞争者进入这个行业,有序的竞争会促进整个行业加快产品升级的速度,从而抬高行业门槛和提升行业活力。”
可再获校招机会
应届毕业生之外,参与年底这场考研大考的,还有二战考生及从职场回流考场的年轻人。
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职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
2021年,政策的调整让部分行业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让不少相关从业者从职场中脱离。由此,考研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以教培行业为例,不少离职教师及工作年限不长的员工都选择了用考研的方式换条赛道。“对我来说,考研最大的机会在于进入新的领域,同时研究生毕业时,也能再获得一次校招的机会。”从教培机构离职、备战考研的考生小李说道。
曾就职于一家国企的考生刘非(化名)也即将在本周末走入研究生考试的考场,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考研。2019年底,还是大四学生的他参与了当年341万人的竞争,到今年,这个竞争数字变为了457万。
“辞职考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因素和工作发展因素都有。”刘非表示,他两次考研都报考了同一所院校。“但是今年专业课大改革,考研的难度比两年前要大多了。”据他介绍,他选择的专业共四门考试,包括数学、英语、政治和一门专业课,专业课考试在此前的考察为五选一,但现在改为了限定一门或是二选一。“几乎就是全部都改革了,每个学校的具体调整不一样,但大方向是一样的。”
招生调整进行时
纵观近些年的考研招生形势,除专业考核调整外,研究生招生也呈现出新变化。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硕士的招生比例缩减,专业型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的招生比例则出现提升。从《报告》披露的数据来看,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年来也在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为91.7万,相比2010年已大幅提高。近十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
由此,对国内研究生培养方向及模式的变革都正在悄然发生。
“‘专硕’的绝对体量、相对体量,在过去的几年内都在急剧攀升,这是大家都能感知到的变化。从长远来看,作为高层次人才选拔的考试,考研是国家人才培养方向战略上的窗口和缩影。”汪华阳如是说道。
在汪华阳看来,研究生培养的方向将会出现倾斜。“其一是高精尖方向人才;其二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考生应该基于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个人潜力,综合研判自身的定位,来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汪华阳表示,尽管最近几年的研究生入学人数提升较多,但相对于社会人口总数,占比还很小。只要社会能够吸纳、消化这些顶尖人才,那么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升学再就业的通道。“本质上,研究生报名及就读人数的提高,都是人才结构升级的一种体现,当然反映在考试节点上,会让大家感受到考研的竞争加剧了,但投射到全局,这确实是经济和社会正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现象。”(程铭劼 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