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25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河南省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但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全面实现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河南计划这样干。
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左右
过去的一年,河南坚持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双驱动”,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取得新进展。未来一段时间,河南咋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城镇化率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左右,5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左右,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
到2035年,城镇化进入成熟期,郑州都市圈总体发展能级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中原城市群深度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稳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近10年河南年均增速1.69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第1位
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左右,意味着啥?想要探究一个指标背后的意义,不妨先回顾其历史发展。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至1978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为17.92%,比1949年末提高7.2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提升幅度并不大,30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不断加速。1990年——2000年期间年均提高0.98个百分点,2000年——2010年期间年均提高1.37个百分点,近十年则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近十年是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城镇化质量增效的十年。”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李晓超此前表示。
△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近年发展趋势
河南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相似。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进入21世纪后,河南省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23.2%提高到2011年的40.57%,10年间每年增速1.58%,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不断缩小。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披露,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化率十年年均增速河南省为1.69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第1位、周边省份第2位,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河南省城镇化率增长较快。
值得关注的年份是2017年。2016年末,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原城市群规划,河南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形成以“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产业群、产业群带动城市群”的发展思路。2017年,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4794.86万人,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16%,实现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城镇化率持续提升,背后“推手”是经济发展
“城镇化率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经济越发达,城镇化率越高,这是我们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历史性任务。”2月16日,中共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河南城镇化率越过50%后,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区域城镇化过程中一个标志性转折点。
此外,城镇化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李晓超表示,中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这标志着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为17.4%,比2010年提高8.2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中等偏上国家水平。此外,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
河南城镇化发展郑州稳居首位,济源示范区位居第二
由于历史条件、制度政策、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近年来不断跑出“加速度”,但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2021年年底,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预计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接近57%,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
数据显示,中国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最高为70.76%。东北地区虽然人口在逐步减少,但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处于较高的水平,略低于东部地区,为67.71%;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9%和57.27%。上海、北京和天津城市化率超过80%,东部沿海的广东、江苏、浙江以及辽宁的城镇化率超过70%。
将河南地区再细分,城镇化发展情况又如何?河南省社科院相关研究员介绍,长期以来,河南城镇化空间分布的特征是,郑州、洛阳两大都市圈省辖市城镇化率高,例如郑州、许昌、新乡、焦作、洛阳、济源示范区、平顶山等。相比较而言,豫东、豫南地区的商丘、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以及濮阳等省辖市城镇化率较低。
记者梳理近年来河南各省辖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注意到,2010年,郑州就以63.6%稳居河南首位,不仅6字头没有“同行者”,5字头也“断档”,第二名济源示范区为49.4%。同年,河南平均城镇化率为38.8%。到了2020年,郑州以78.4%继续稳居榜首,第二名仍是济源示范区,作为副中心城市的洛阳以65%居全省第三位。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河南省有3个省辖市城镇化率实现了首次突破50%。其中,濮阳从2019年的46.8%提升到2020年50%,信阳从2019年的49%提升到2020年50.1%,南阳从2019年的47.7%提升到2020年50.6%,完成了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身份转变”。
作为新晋副中心城市,南阳城镇化率近年来的排位也有所提升,从2010年的全省第15位,提升到2020年全省第13位。
2025年,河南各省辖市有望全部实现城镇化“转型”
和2010年相比,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的省辖市,从1个增加到15个,河南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可以说,18个“兄弟”中,15个已经实现“农转非”。
记者梳理2020年数据发现,目前,仍有商丘、驻马店、周口3市城镇化率低于50%,其中,商丘为46.2%,驻马店为44.1%,周口为42.6%。根据2021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3地均将下一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指标定在了“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根据这个速度预测,2025年,河南各省辖市有望全部实现城镇化“转型”。
这个预测也在当地相关规划中得到了印证。其中,商丘市“十四五”规划提出, 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以上,生产总值4500亿元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驻马店市“十四五”规划则明确,到2025年,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城区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提到,到2030年周口市中心城区总人口达到130万至150万人,全市城镇化水平约60%。
“小数据”背后,构建大格局
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左右,城镇化率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左右——“小数据”背后,是整体格局的大构建。
《规划》提出,要坚持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打造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增强洛阳和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主两副、四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对于省会城市郑州,要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聚焦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强化枢纽开放、科技创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创新体系布局,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能力,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国家开放高地、国家人才高地。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和品质提升,优化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高标准打造城市核心功能板块,合理疏解一般性制造业、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非核心功能,鼓励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组团转移。力争到2025年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
此外,《规划》提出,推动郑州都市圈扩容提质,优化重塑郑州都市圈“1+8”空间格局。推进郑州与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加速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一核”即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为支撑,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枢纽作用,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一副”即推动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形成都市圈西部板块强支撑。“一带”即落实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国家战略部署,发挥沿黄河干流区域创新和产业等要素富集优势,以郑开科创走廊为主轴、郑新和郑焦方向为重要分支,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城镇和产业密集发展带。“多点”主要包括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等新兴增长中心。
对于副中心城市洛阳,《规划》提出,要推进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级扩能。坚持创新产业双驱动、改革开放两手抓、文旅文创成支柱,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现代生态宜居城市,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西部地区发展,力争到2025年生产总值突破8200亿元,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50万人。加快构建十字形高铁通道,实施洛阳机场改扩建工程,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对于副中心城市南阳,《规划》提出,培育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坚持“多规合一”,做强做大中心城区,坚持全市域一体化布局,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支持南阳创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完善汉江生态经济带上下游合作联动机制,支持南阳与湖北襄阳、陕西商洛联动发展。
(记者 段伟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