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作为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专题论坛之一,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的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链供需对接论坛在南京举办。本次论坛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补链固链强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推动大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配套合作促进我省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提升。
政策引导 产业发展动能加速
上半年江苏省制造业总量达5.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4%,为全国最高。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创造了10.1%的经济总量。实体经济优势突出,拥有超1300万户市场主体、67.5万家中小工业企业,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8以上,居全国首位。
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出台“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引导政策、资金、服务等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支持做精做强主业、强化配套协作、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推动一大批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为稳住经济和就业基本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政策支持下,企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记者在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98家,其中80%以上集中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75%深耕细分领域10年以上,平均每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7%,产业链“填空白”“补短板”企业数和上市企业数均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省新型电力装备、软件、物联网、工程机械、先进碳材料、纳米新材料等6个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近1/4,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强;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3%,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9.8%、47.5%。
近年来,江苏省牢牢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大意义,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制定《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进“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不断优化产业配套半径,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生产需求提升协作配套水平,强化优势互补、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和产业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链固链 产业合作优势互补
记者了解到,此次论坛中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端纺织产业链、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链5家产业链龙头企业为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分别与前期对接有初步合作意向的上下游配套专精特新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我省高新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高,集成效果好,目前已初具规模。新型电力装备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处于全球前列,部分技术产品位于全球领先地位。智能电网拥有国电南瑞、国电南自等一批龙头企业,产值规模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品种类齐全,具备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完整的生产能力,发动机、传动系、制动系等重点产品已进入国际跨国公司配套体系,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理想汽车有全自研的旗舰级增程电动系统、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多模态三维空间交互技术和全栈自研的理想AD Max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技术,以此来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在江苏大力发展。”理想汽车供应链总监刘洋告诉记者。
先进碳材料是我省优势产业,全省先进碳材料在关键技术环节取得一系列突破,目前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据记者了解,2021年全省先进碳材料产业规模突破230亿元,其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规模约180亿元,石墨烯产业规模约50亿元。记者还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石墨烯产业规模、高端碳纤维制备规模以及碳纤维复合织物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首位。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亮表示,接下来中复神鹰将不断拓宽在航空航天、压力容器、风电叶片及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推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国产化,实现碳纤维产业链生产过程的自主可控,并且积极与下游客户共同推进新兴应用领域的市场开发。
梯度培育 搭建产业交流平台
为增强我省产业链稳定性和韧性搭建交流平台,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我省将协同创新、强链补链,增强产业链上下游掌控力,充分发挥省市两级产业强链专班作用,牢牢抓住龙头企业,以点带链带面,梳理摸排受疫情影响较大、供应紧张甚至面临断供风险的关键环节、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等,建立短板信息库。
以高技术船舶产业链为例,扬子江船业集团何明晖告诉记者:“随着造船业向脱碳转型,扬子江船业已积极转向清洁能源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扬子江将大力寻求有关清洁能源船所需低温材料研发制造、LNG/LEG/LPG液货系统设备配套企业,在相关技术、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同时,江苏还将梯度培育、数智赋能,打造专精特新江苏品牌。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日益成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接下来我省要把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摆上更为重要的位置,加快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更大力度推进政策集成。同时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变革、质效提升,催生更多具有江苏特色、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企业。(沈玉青 潘一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