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给我一个答复吧,回应我曾经苍白的青春。”

这是十年前录制的一段采访音频,也是一封80多年前的战地情书。朗读者是书信的作者抗战老兵曹越华和他的妻子王德懿。


【资料图】

曹越华出生于1918年。193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成为复旦内迁重庆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1943年夏季,中国军队急需大量懂英语的知识青年入伍,曹越华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随军翻译。曹越华在生前回忆道,“我自己也愿意去,年轻人嘛,为了打日本,为了抗战,应该尽责任。”

在一次西南联大的学生聚会中,曹越华与王德懿相识,两人一见钟情。

曹越华、王德懿夫妇年轻时合影。(受访者供图)新华社发

1944年,曹越华接到命令,未及告别亲人朋友以及热恋中的女友便奔赴战场。倾盆大雨彻夜未停,四周枪炮齐鸣,头顶子弹横飞。曹越华百感交集,在战壕中写下了这封情书。

曹越华写给王德懿的战地情书。(图片来源:复旦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后来,再回忆起那段岁月,曹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后悔,因为当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我曾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过!”

曹越华抗战时期留影。(图片来源:复旦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抗战胜利后,曹越华和王德懿结婚。婚后两人历经风雨、相濡以沫。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98岁的曹越华与王德懿重温了当年的这封情书。曹老告诉记者,“我们两个几十年就是互相关爱,我随时想到她,她随时想到我。大家有什么事情就一起去做。所以我们的家庭关系搞得很好。”

抗战老兵曹越华、王德懿夫妇合影资料。(受访者供图)新华社发

2019年曹越华去世,享年101岁。

2023年王德懿去世,享年106岁。

这封穿越战火的情书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记录了爱意和思念,也见证了不息的抗争。

统筹:吴炜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