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硚口区南泥湾大道改造工程第二标段探访,该道路分为南北两侧交替施工,目前已完成北侧的排水和桩基施工,全面进入南侧的大干阶段。为避免资源浪费,该项目是武汉第一个在桥梁施工中,对桥下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直接采取永久性结构施工的项目。

南泥湾大道改造(三环线—汉西三路)工程全长约为5.98公里,项目建成后,从三环线额头湾立交可实现全程高架至南泥湾大道,打通城市西向主动脉,形成汉口中心城区至汉江湾城市副中心至吴家山组团一条高效快捷通道。

该项目分为两个标段。武汉市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范围为二标段,西起丰硕路路口西侧,往东止于汉西三路路口东侧,全长3.104公里。

“这条道路为城市主干路,全线将新建双向四车道高架桥梁,并同步对地面道路进行优化和改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集雨污水、桥梁、智能交通、绿化及城市路面改造于一体,高架桥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地面辅道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30个月。”项目经理张海波介绍。

为了保证交通不中断的同时推进建设,道路分为了北侧和南侧交替施工,北侧首先打围封闭,进行雨污管网以及桩基的施工,路面恢复后再开放交通,交替封闭南侧进行打围施工。

“目前我们北侧全线排水施工和桩基施工都已经完成,路面大部分已恢复开放了交通,日前开始全面转入南侧打围施工,全线作业人员约130人。”张海波说。

张海波解释,一般的桥梁施工,桥下的路面作为临时施工便道,等桥梁建完后需要破除,重建永久性结构的道路。这个项目是武汉第一个在桥梁施工中,对桥下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直接采取永久性结构施工的项目,避免资源浪费。“这种方法的采用,对精细化施工的要求更高,目前已经成功实施了一段,下一步将继续按方案实施,并严保工程质量。”(王谦 刘玉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