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不少外贸企业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普遍看好国内市场潜力,开始将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政策陆续出台落地。企业出口转内销状况如何?还需要爬过哪些坎?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

手续——

简化产品认证,加快市场准入

“如果没有内销市场,今年我们很难生存下来。”双马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翠虹说,“我们打算开发更多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

作为一家深耕外贸市场10余年的厨房塑料用品生产企业,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双马塑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回想起来,陈翠虹仍心有余悸:“那段时间,我没有一天睡好觉,想着这可怎么办,这么多订单不能交货。等到复工复产,我们第一时间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可是后来许多海外订单被取消,做好的货堆在厂里出不去。”

国外市场不景气,回过头来却发现了新商机。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国内消费者宅在家里研究美食,不少人网购蔬菜处理器、洋葱器、切丝器,原本不起眼的内销市场一下子亮眼了起来。抓住机遇,双马塑业立即调整经营策略,将营销重点放在了拓展内销市场上。

“我们是线上线下两手抓,现在看来效果好极了。”陈翠虹说,国外订单取消导致积压的货物在国内市场销售火爆,目前内销市场单月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元。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在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更多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反过来也会丰富国内市场供给,进一步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和有效需求。

不过,对于一些外贸企业而言,想要进入国内市场,首先要面临国内外市场质量标准认证不同的挑战。为了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简化内销产品认证程序,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认证程序,对已取得国际或国外认证的产品,在符合CCC认证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信已有检测认证结果,避免重复评价,缩短认证办理时间。

赵萍表示,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从短期看是帮扶外贸企业破解内销难题,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应急之举;从长期看,也是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长久之道。

渠道——

借助电商平台,促进供需对接

“10万把原定出口的尤克里里差不多卖完了。”京喜恩宝玩具拼购专营店负责人杜绍东很高兴,公司不仅把店铺开到了线上,还借助平台大数据,根据消费者偏好定制了一款儿童玩具车,产品上架半个月就售出了两万辆。

“之前没想过做内销。”杜绍东坦言,公司做了十几年玩具外销生意,有稳定的订单和销售渠道,外销流程简单,只需要找几家境外代理商就可以正常运营,公司只负责按订单生产即可。但做内销可不同,渠道、经营、售后,一切都得自己来,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

不了解市场需求,缺乏营销经验,品牌认知度不高,如何顺利开拓国内市场让不少外贸企业犯了难。

幸运的是,杜绍东有了救兵。今年,京东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推出了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助力外贸企业搭建高效的线上销售体系。

在平台团队一对一帮扶下,从品类选择、产品定价到店铺运营,杜绍东很快将店铺开了起来,经过两个月的摸索,目前已步入正轨,6月日均订单比4月增长了17倍。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表示,电商平台具有大数据、供应链、营销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外贸企业迅速洞悉市场需求,搭建转内销的通道。同时,直播带货、社群电商、C2M(用户直连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了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双向联系,让质量优良的出口商品可以快速打开国内市场,赢得消费者信赖。

为帮助外贸企业畅通销售渠道,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政策,上海市提出鼓励电商平台提供零佣金、流量扶持、保证金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举办线下特卖展销活动等。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设立外销产品专区、专场,6月24日,苏宁拼购正式上线“助力出口企业转型”专区;7月2日,淘宝特价版正式上线外贸频道,为平台上30万外贸工厂开辟专属销售频道。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举办全国性促消费活动,利用步行街、重点商圈等品牌集聚、渠道融合、市场人气等方面优势,拓宽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内销渠道;指导和支持地方搭建消费促进平台,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对接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企业,促进供需对接。

成本——

出台优惠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得益于海关简化加工贸易进口料体产成品内销手续,我们迅速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出口转内销。”深圳市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瀚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工贸易转内销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1.4倍。

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推动加工贸易由单纯的“两头在外”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深圳海关近日专门出台了促进内销便利化的12项帮扶举措:简化外发加工、手(账)册核销等业务手续,简化多项内销业务单证资料,并提供归类等预裁定服务,极大提高了企业办理内销业务的整体效率。

目前,我国外贸形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对国内市场相对熟悉,国内国际市场转换压力较小;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转内销则比较困难。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加工贸易企业很多时候是原料和成品“两头在外”,没有经营国内市场的基础和经验,转向国内市场举步维艰。

今年以来,财税、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政策出台,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营造良好环境。4月15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出台两项税收优惠政策,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暂免至年底;扩大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或制成品内销时,除按规定缴纳进口环节税收外,还需要缴纳缓税利息。暂免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息,可以降低内销成本,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海关总署表示,将进一步放宽内销征税时限,由每月申报调整为最长可按季度申报,而且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每个季度结束后15天内申报。海关总署企业管理和稽查司副司长林少滨表示,这将大大减少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内销手续的次数,极大地节约企业办理内销业务的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