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朋友圈”正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近年来中新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合作成果亮点纷呈。”11月23日,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在2020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表示,在中国证监会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监管合作框架下,中新双边跨境投融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互设和金融人才交流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他同时透露,正在研究推出中新ETF互通的可行性,为两地投资者提供跨境投资新渠道。
从深港ETF互通产品、中日ETF互通中方产品到正在研究的中新ETF,不仅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的投资渠道和日益丰富的投资避险工具,同时也让更多的投资者尝到了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红利。
资本市场的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肩负着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入快车道: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开;扩大“沪港通”“深港通”交易额度限制,优化QFII和RQFII制度;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国际指数公司先后将A股纳入重要指数等。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实行高水平双向开放不仅是构建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是扩大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新机遇。
首先,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朋友圈”不断扩容。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启动;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启动。沪深港通的开通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启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高速列车。
2019年6月17日,沪伦通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成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朋友圈”的重要成员。
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以及沪伦通的成功经验,“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深化推进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未来沪新通、沪莫通等都可期。
其次,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引进来”更快捷,“走出去”更顺畅。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引进来”的速度超出市场预期,不仅没有因疫情而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早全面放开,六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已经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引进来”的脚步更加高效快捷。
“引进来”的同时,境内机构“走出去”的路径也更加顺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共有34家证券公司、26家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或参股61家证券经营机构,21家期货公司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子公司,业务延伸到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笔者认为,“十四五”时期,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主动“走进来”,同时,资本市场进一步的互联互通也将加快国内机构“走出去”的步伐。
此外,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过程中,还要继续持续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体系和产品体系;不断提高证券期货业双向开放的水平,通过加强跨境审计和国际监管执法合作,及时防范和化解跨境资本市场风险。
改革不停,开放不止,在“十四五”新篇即将开启的重要时刻,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也将迈向更高水平,不断扩容的“朋友圈”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开放红利。(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