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尚未到期却被告知终止运作,这是为什么?
7月22日,中信银行旗下的信银理财发布一则公告,决定将于7月27日提前终止一款固收类产品运作。值得注意的是,7月21日,该产品刚触发了巨额赎回。
据不完全统计,这是7月以来信银理财第4次提前终止旗下理财产品。除信银理财外,近两个月来包括农银理财、盛京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机构均将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且产品类型以固收类为主。
多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经审慎评估本理财产品目前投资情况,管理人认为提前终止产品比维持产品运作更有利于保护产品持有人的权益。”
信银理财在7月22日的公告中表示,根据信银理财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11号理财产品说明书第十二条的相关约定,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理财产品管理人有权按照本理财产品资金运作的实际情况,主动终止该理财产品。
据悉,智慧象固收11号是在第一次封闭期结束后,不再继续运作。
调查发现,信银理财于7月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还有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9号、12号,固盈象固收稳健半年定开1号,加上智慧象固收11号,总共有4只。据了解,4只均属于固收类产品,且均属于第一个封闭期结束后终止产品运行。
农银理财也有一款产品宣布提前终止运作,与信银理财产品不同的是,该产品尚未达到第一次定期开放日。
7月18日,农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农银同心·两年开放”价值精选第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新客新资金专享),计划于2022年8月24日提前终止。对于提前终止原因,农银理财表示,因预计后续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强,该产品净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为更好提供产品服务,保障投资者权益,所以提前终止。
农银同心·两年开放第一期为一款混合类产品,成立于2020年8月26日,理财产品最长期限10年,每两年开放1次,第一次开放期为2022年8月26日。
盛京银行旗下“添益系列理财产品”近两个月也有6只固收类产品宣布提前终止,即一年半定开13、14、15期,九个月定开48、49、51期,均未达到第一次定期开放日。
此外,浦发银行近两个月也有一只“鑫盈利系列546天纯债6号”固收类产品提前终止,调查发现,这些产品均为固收类,仅农银理财上述产品属于混合类。
供需双方有困境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认为,理财产品期望收益水平达不到预期、客群满意度较低、以及资管新规现阶段新老产品对接等,都有可能产生提前终止产品的情况。
据了解,信银理财的智慧象固收11号、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9号均在提前终止前都发生了巨额赎回的现象。
7月21日,智慧象固收11号触发了巨额赎回,即理财份额净赎回申请超过上一开放日存续总份额10%。对此,信银理财表示,根据产品说明书,超过10%的赎回申请管理人有权拒绝,因此当日投资者提交的赎回申请中部分份额受到了影响。
收益率不及业绩比较基准也是大部分提前终止运作理财产品的特征之一。如农银理财部分产品运作近一年获得了1.56%收益,远不及5.55%的年化业绩基准。
此外,上述理财产品多成立于一年前,封闭期较长,多为6个月、9个月、一年、一年半、两年,且配置了部分权益类资产(如信银理财的智慧象固收增强FOF系列理财产品配置了15%-20%的权益类资产)。彼时,资本市场表现较好,而今年以来,股债市场的低迷影响了理财产品表现,甚至出现了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的情况。
“权益市场的大幅波动放大了理财产品净值波动,造成部分产品被市场淘汰是非常正常的。”陈佳认为,这正是资管新规追寻的市场化改革原则下,优胜劣汰机制的体现。
“现在监管也比较严,理财产品运营方没必要冒险投资利润率高,但风险也更大的领域,而且如果理财产品不能带来预期的收益率,可能对其声誉带来负面效应,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卖。”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直言。
“此外,很多理财产品因找不到足够多的购买其理财产品的客户,而提前终止。”安光勇表示,受市场环境影响,客户可支配收入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财产品的募集和运行。 (卢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