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与此同时,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报2.75%、2%。市场普遍认为,这是降息。当然是降息,不过MLF中标利率下降,还只是银行资金成本端的调降,估计下一步,会在最近的一次LPR调整中,将贷款基准利率也做相应下调。

需要看到的是:央行下调MLF利率恐怕与7月经济数据相关。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涨幅较前6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3.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与之相映的是: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7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新增贷款数量之低,创下2017年以来同期之最;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内需疲弱。大量政策不是已经开始落实?而各方不也是暖风频吹?所以,应当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最关键的问题是:各方面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简单将内需疲弱推到“企业不愿贷款”的身上。

依据平时了解的情况,一些中小微企业不愿意接受贷款,一方面是出自对经济未来的担忧,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给到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其稳定性太差。一会儿,银行要把钱放给你,一会儿,银行又追着要把钱收回去。一来二去,企业干脆不要了。所以,企业现在极其敏感,银行想把贷款放出去都难。

还有就是:给到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几乎100%都是短期的,只能应付企业短期的流动性需要,但面对巨大的疫情冲击,企业要恢复生产,要面对疲弱的消费市场重新提振销售,要把过去的亏空赚回来再去偿还贷款,这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这说明,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金融供给,并不能充分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这个差距是不是导致信贷增量收缩的原因?

我们的金融管理者是不是需要时时自省?是不是需要多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方面去寻找原因?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金融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率高低的问题,而是金融供给结构应当尽快改变问题。金融供给结构不只是给谁不给谁、多给谁少给谁的问题,而更是稳定不稳定、期限结构是否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是否能满足“疫后”企业恢复经营提出的那些特殊要求。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当中,如果更多倾向于维持过去的货币金融政策思路,这或许是一种错配。如何防止错配,需要金融当局认真研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