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产汽车出现在国外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19年红旗S9亮相法兰克福车展;2021年10月,蔚来ES8在挪威上市;今年三月,小鹏P5在丹麦、荷兰、挪威和瑞典欧洲四国开启预订;而在今年巴黎车展上,比亚迪、长城可谓抢尽风头。
不仅如此,今年我国汽车的出口量已经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从最开始的市场换技术,到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再到反攻汽车强国。这其中,中国车企一直在稳扎稳打。
01
(资料图片)
中国车企出海动作频频
今年10月阔别了四年之久的巴黎车展重新回到观众的视线之内。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巴黎车展本应是各家企业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产品,同台摆擂的时刻,或许是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叠加俄乌危机,不少品牌没有在本届车展上展现,例如,大众、宝马、本田、丰田、通用、福特等车企都没有出现,而法系品牌与中国品牌似乎撑起来本届车展。
比亚迪携唐、汉、元PLUS(当地车型名为BYD ATTO 3)三款电动车型亮相巴黎车展。长城旗下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拿铁PHEV(Coffee 02)。欧拉品牌好猫、好猫GT、闪电猫等重磅新能源产品也登陆了2022巴黎车展。
近期中国车企品牌出海的消息不断,而且多数都是奔向发达国家。在巴黎车展之前的9月汉诺威商用车展中,上汽集团子公司上汽大通上市了全球首款“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MPV”MIFA 9、纯电皮卡T90 EV以及电动轻卡等新能源车型;东风汽车旗下EV30、EV35、EV45、星云四款车型也在同时展出;比亚迪则带来了纯电7.5吨中卡与19吨重卡。
德国时间10月7日晚,蔚来汽车在柏林举行NIO Berlin 蔚来欧洲发布会,将在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四个国家建立由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并针对四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蔚来的三款最新车型ET7、EL7(国内ES7)和ET5将以订阅模式向四国消费者推出。
02
各家车企争抢全球蛋糕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用市场换技术到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中国车企出海的脚步在不断变快,不断走远的同时,也把优质的汽车工业产品带去了全球。
中国车企在布局欧洲、东盟、印度、中东、非洲等市场的过程中,在产业供应链、劳资关系、消费习惯、法律法规、当地市场接受度等方面均受到来自不同市场环境与法律环境下的本地化与国际化挑战。
尽管我们国家的车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是属于初级阶段,并没有成熟的经验,有的通过直接出口,有的在当地建厂及散件组装工厂,有的则直接进行股份收购。
2015年,长城汽车位于俄罗斯图拉州乌兹洛瓦亚工业园(Uzlovaya)的工厂开始建设,占地面积3240亩(216万平米),总投资额达5亿美元,规划产能15万辆/年,一期产能8万辆/年。该工厂也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乃至独联体区域内首个拥有完整生产工艺的投资项目。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长城汽车不仅自建整车制造厂、散件组装工厂,同时也有直接出口外销的方式。至于为何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出海,长城汽车证券事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出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因素有很多,第一个需要考虑到就是是整车与零部件收取的关税比例,另外需要考虑的则是运费以及当地人工的成本。对于泰国市场来讲,无论是税收政策还是散件运输及人工成本,在当地建厂与直接出口都是最有利的。而俄罗斯那边交通便利,关税政策来讲,通过铁路运输散件更加便利。”
在亚洲市场中,印度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消费市场,无论在人口数量还是消费能力等方面都是一块待开发的消费土壤。长城汽车此前曾试图在印度建厂生产制造,但是最终由于当地政府及审批过程中的一些阻碍没有能建设起来,上述人员表示目前并没有彻底放弃印度市场,正在积极协调相关工作。
与之类似的则是比亚迪。目前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预计在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15万辆。比亚迪还宣布与约旦领先的汽车经销商集团Bustami&SahebTradingCompany达成合作,将共同为约旦市场提供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且在不久前宣布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有在当地建厂的打算。
吉利在2010年蛇吞象般的收购沃尔沃之后,频繁在国际市场上出手,不断扩大自己的海外版图。2016年在德国发布了与沃尔沃合资的高端品牌领克汽车。2017年,收购马来西亚国宝级汽车品牌宝腾49.9%的股份以及它旗下的路特斯品牌51%的股份。2018年又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份。一路买买买的吉利在不久前也收购了阿斯顿马丁7.6%的股份。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吉利通过并购等方式掌控国外车企这种方式可以同时获得原有的技术优势、市场与供应链网络,可以迅速获得该国外车企原有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但如何实现并购后的优化整合和效率提升、战略协同对于国内车企而言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上汽旗下的MG名爵与吉利的扩张方式有着类似的路径。MG名爵一开始是英国罗孚汽车集团下的品牌,后被南京汽车集团收购,2007年,上汽集团收购了南京汽车集团。自此,MG名爵汽车品牌归属到上汽集团旗下。目前MG品牌连续三年排名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第一。同时上汽集团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会议中表示,“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在海外市场具有品牌优势,MG品牌源于英伦,具有较高的国际知晓度和美誉度。”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认为,“目前我们在海外运营方面还是需要深耕的。燃油车主出口主力燃油车不能总是卖在亚非拉国家,这样的话是卖不上价的,影响出口数量跟质量的。其次我们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还属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把中国开发的车型简单的改造,卖到目标市场销售,对当地的用户需求的契入度有限,中国的普遍也缺乏对于海外市场的运营。除此之外,中国企业也普遍缺乏熟悉海外市场的人才,我们在人才的储备方面还是比较弱的。”
03
各显神通冲击高端市场
近几年我国汽车出口的价格逐年提升,2018年均价是1.29万美元,2020年均价是1.40万美元,2022年是1.64万美元。在这其中,纯电动车价格提升明显,从2018年的0.21万美元,到2020年的1.11万美元,2022年达到了1.99万美元。
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出口价格越来越高,不少车企出口的方向转向了传统汽车强国,德、日、美等发达国家。此前我国汽车性价比高,多以亚非拉市场为主。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全球,相关车企也逐步奔向传统车企对高地。
德勤在《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中国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报告中表示最具先发优势的电动车赛道无疑是今后中国车企出海的重中之重。在各国新能源购车补贴升级、碳排放法案趋严带来的消费红利下,我国车企已纷纷抢滩电动车新高地,凭借在续航能力、车联网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拿出更具竞争力的智能电动产品,强势突围海外市场。
尽管前景目标非常光明,但是在具体对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上述报告也指出中国车企的全球化之路依然挑战重重。海外供应保障不足、内部基础能力欠缺、当地市场资源有限、品牌优势尚未建立、产品技术“水土不服”等都是企业当前的共同痛点,制约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车企亟需厘清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的战略,充分发挥优势,并逐渐补齐能力短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自身的产品、技术、新能源方面都有提升,但是我国车企在全球生产销售布局中,缺少海外市场布局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进入的少,劣势明显。”崔东树对汽车通讯社表示。
德勤在上述报告中表示,销售模式与用户服务是品牌持续深耕海外市场的基础。对于多数传统车企,在战略级市场要敢于打破经销模式,更多地参与到渠道建设和管理中,掌握主动权。而对于善用直销模式的新能源品牌,在海外则应因地制宜进行调整,灵活组合多种模式,平衡投入产出。同时,车企在创新服务时,也应充分考虑当地消费者偏好,提供更具价值的服务。
今年7月,蔚来汽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宣布在匈牙利佩斯州建设了海外第一座工厂,同时也是蔚来加电产品的欧洲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并在9月投入运营。9月16日,该工厂完成首座换电站下线。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道,该工厂对于蔚来整个欧洲市场计划都非常重要。除了这座能源工厂以外,蔚来还在布达佩斯市内布局了整个欧洲业务的共享服务中心,目前正在设立的过程中,今年晚些时候会投入运用,将对蔚来在欧洲各国的财务、人力资源、法务、用户服务、呼叫中心等等提供统一的中台支持。
定位高端汽车的蔚来在去年进入挪威市场之后,今年又进入到了BBA老家德国及荷兰、丹麦、瑞典三国。“蔚来登陆欧洲,不是简单地来卖车,而是一个完整的智能汽车理念、服务体系的输出。”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曾表达到。
除了以上车企外,小鹏汽车、红旗、岚图等一批车企正在用各自的方式打开发达国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