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品牌在华市场的巅峰时刻,似乎将永远停留在2016年。自2017年开始,现代、起亚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便不断下滑,品牌声量也是每况愈下。
起亚、现代两家车企近日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主要源自于两则信息:
一、起亚首席执行官杨洪海表示: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二、现代汽车今年计划再停止一家工厂的生产,并将两家暂停生产的工厂出售。
(资料图)
从表面上来看,两则消息的传出似乎预示着现代、起亚有意放弃中国市场。不过,从现代、起亚近段时间的布局来看,韩系品牌所有举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中国市场上重整旗鼓。
杨洪海的观点,尽管反映了他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缺少客观的认知,但是展示出了品牌”底蕴“,因为现代、起亚在全球市场的表现确实不容小觑。
2022年,起亚总营收达86.5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56亿元),全年营业利润7.2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7.2亿元);至于现代汽车,同期总营收14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829亿元),营业利润为9.8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39.5亿元)。
仅从数据便可以看出,现代、起亚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有出色的吸金能力。换句话说,韩系品牌在资金上确实比新势力车企更加雄厚。
如果是打“持久战”的话,那么现代、起亚将占据优势。
至于北京现代卖工厂,在很多人看来,这一行为无疑是车企在为退出国内市场做铺垫。
事实上,这一观点与现实恰好相反。继卖掉第一工厂之后,北京现代在国内还有四家工厂,包括第二工厂、第三工厂、沧州工厂以及重庆工厂。
考虑到近几年销量下滑,北京现代出售或关停不需要的工厂,也在预料之中,通过这一策略能够更好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除了缩小生产规模之外,北京现代还在不断调整在华经营策略,比如说调整产品策略,重视高性能车型、提高品牌形象等。
虽然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为现代、起亚在“持久战”中提供充足“弹药”,但是对于已经被边缘化的韩系品牌而言,仅依赖“防守”显然无法令品牌摆脱困境。
起亚、现代要想“突围”,那么便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如果从销量数据来看,2016年是韩系品牌在华市场上,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此不少人认为韩系品牌衰败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事实上,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进入“寒冬期”的时间点,应该是2011年后。从2011年后,现代、起亚的市场份额开始下滑。
众所周知,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起亚、现代等韩系品牌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并不发达、自主品牌技术水平落后。
在这一背景下,韩系品牌凭借着成熟的技术体系,以及低价策略,成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收获高销量。最直接的体现是,20世纪初的北京出租车几乎都是韩系车,例如风靡一时的伊兰特。
“以价换量”的方式,虽然让现代、起亚等韩系品牌吃尽红利,但是也让品牌深陷“低端形象”的困境。值得一提的是,从2011年开始,现代、起亚接连错失发展契机。
“SUV”、“豪华”两个关键词,几乎贯穿了2010—2020年汽车市场的发展。然而,在这十年内,韩系品牌针对以上两大趋势所做出的动作,都显得有些迟缓。
具体来看,2019年,SUV市场、豪华汽车市场的格局都已经趋于完善,现代汽车才开始将“中大型SUV”、“捷尼赛思”作为“高附加值汽车”发展。缺少对“风口”的敏感,无疑是制约韩系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
智能化、电动化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近几年主流的发展趋势。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688.7万辆。
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发展,韩系品牌显然已经意识到了电动化、智能化重要性。今年3月份,起亚中国对外宣布将加速品牌电动化,并发布中期规划。
按照计划,起亚将从今年开始,在E-GMP平台的基础上每年至少推出一款车型,争取在2027年左右将电动车产品线扩展至6款,在2030年前实现40%的电动车份额。
对比其他合资品牌的电动化战略,韩系品牌的转型计划显然还是比较保守。即使是对电动化转型相对不太积极的本田,已经将停止投放燃油车的时间节点提前到2027年。
重点是,本就落后于其他车企的韩系品牌,虽然提出了转型计划,但是产品矩阵扩展速度依旧还是显得有些落后。这意味着,韩系品牌在转型上缺少积极性。
战略缺少积极性的背后,与韩系品牌对待传统燃油车的态度相关。
“油电并存”或成为汽车市场未来数年的格局,因此我们在现代、起亚的新品序列中依旧可以看到燃油车产品。加上韩系品牌旗下的传统燃油车产品在海外市场上依旧保持热销,这也让现代、起亚拥有傲视群雄的资本。
除了燃油车这棵”摇钱树“之外,现代汽车集团最大的底牌是氢能源技术。在对待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现代汽车与丰田章男相似,均认为氢能源技术才是未来主流。
不过,在氢能源技术尚未成熟之前,或者说难以大规模商用化之前,韩系品牌一旦无法找到新产品支柱的话,那么将会陷入更险峻的困境中。韩系品牌想要避免这一困境,那么在中国市场上顺势而为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在此之前,现代、起亚所需要的是对中国市场的重新审视,从而对产品、技术路线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说如何重塑品牌形象,去除“低端”。结合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起亚、现代也确实在朝着这一方向前行,只不过缺少果断。
“性价比”是韩系品牌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利器,但是在对待性价比的“打法”上,自主品牌完全不逊色于韩系品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避开自主品牌的“锋芒”,战略失利的局面已经清晰。如果自主品牌加速出海,是否会让韩系品牌失去资金“底牌”,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代、起亚以“防守”姿态应对自主品牌的挤压,并不是长久之计,只会在“消耗战”中渐渐失去应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