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大模型,终于迎来 " 大一统 " 时刻!
(相关资料图)
从声音、文字、图像到视频,所有模态被彻底打通,如同人脑一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任意输入,任意输出。
要知道,多模态一直是学术界公认要达到更强智能的必经之路,连GPT-4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也正是因此,这项来自微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新研究一经 po 出,立即在社交媒体上爆火,有网友惊叹:这是我最近见过最不可思议的一篇论文!
究竟有多不可思议?只需告诉大模型,想要 " 一只玩滑板的泰迪熊 ",并输入一张照片 + 一段声音:
它立刻就能精准 get 要点,生成一段在下雨天在城市里玩滑板的心碎小熊录像,仔细听还会发现配上了新的雨声:效果太过于鹅妹子嘤,以至于不少网友表示 " 有被吓到 ":
还有网友感叹 " 新时代的到来 ":等不及看到创作者们用这些 AI 工具制作各种沉浸式故事体验了。这简直给 RPG 角色扮演游戏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一作 Zineng Tang 虽然本科还没毕业,但他已经在 CVPR、发了 6 篇顶会论文,其中5 篇都是一作。所以,这个号称能够 " 转一切 "(any-to-any)的大一统大模型,实现效果究竟如何?
4 种模态随意选,打出 " 组合拳 "
大模型 CoDi,具有任意输入和输出图、文、声音、视频 4 种模态的能力。
无论是单模态生成单模态(下图黄)、多模态生成单模态(下图红)、还是多模态生成多模态(下图紫),只要指定输入和输出的模态,CoDi 就能理解并生成想要的效果:
先来看单模态生成单模态。输入任意一种模态,CoDi 都能联想并输出指定的模态,例如,输入一张风景图像,就能输出 " 山景,日出 " 这样的文字提示词:
或是输入一段铁轨碰撞声,就能生成一张地铁图像:面对多模态生成单模态时,CoDi 威力同样不减。输入一张 " 熊猫吃竹子 " 图像,加上一段 " 在咖啡桌上吃 " 的文字要求:
CoDi 就能生成一段大熊猫坐在咖啡桌旁吃竹子的视频:或是输入一组文字提示词 " 油画,恐怖画风,优雅复杂的概念艺术,克雷格 · 穆林斯(CG 绘画之父)风格 ",加上一段拍打木板的水声:CoDi 在经过联想后,就能输出一张精致的、气势恢宏的黄昏时分海盗船画像:
最后来看看多模态生成多模态的效果。给 CoDi 提供一段钢琴声,加上一张森林中的照片:
CoDi 就能想象出一段 " 在森林中弹钢琴 " 的文字,并配上对应的插图:要知道在这之前,AI 生成的视频不少都没有配音,停留在老式的 " 无声电影 " 阶段。然而 CoDi 不仅能生成视频,还能生成搭配视频食用的声音。
例如根据一个 " 天空中的花火 " 文字提示词 + 一段对应的音频,就能生成一个带有爆炸声音的烟花录像:
所以,CoDi 究竟是如何做到理解不同的模态,并 " 打出组合拳 " 的?
用 " 对齐 " 来节省大模型训练数据
事实上,CoDi 的打造面临两个难点。
首先是缺少训练数据的问题,以作者们能收集到的数据集为例:
无论是像 Laion400M 这样的文图数据集、还是像 AudioSet 之类的音频文字数据集,或是油管上的图像音视频数据集,以及 Webvid10M 之类的视频数据集,都属于 " 单模态生成单个或两个模态 " 的类型。
然而,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数据需求,随着模态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许多输入输出组合,往往缺少对应的训练数据集。其次,已有的扩散模型大多是 1v1 的类型,如何设计并训练模型,确保多模态输入输出的效果,同样是个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作者们决定分两个阶段打造 CoDi,让它不仅能实现单模态 " 完美输出 "、还能做到多模态 "1+1>2"。
在阶段一,组合条件训练,给每个模态都打造一个潜在扩散模型(LDM),进行组合训练。
针对 A 模态生成 B 模态数据集缺失的问题,作者们提出了一种名为桥接对齐(Bridging Alignment)的策略。
具体来说,就是以带文本模态的数据集为 " 中介 ",对齐另外几种模态的训练效果。
以音频生成图像为例。
虽然音频生成图像数据集不多,但文本生成音频、文本生成图像的数据集却有不少,因此可以将这两类数据集合并起来,用于训练文本 + 音频生成图像的效果。
在此期间,文本和音频输入经过模型处理,会被 " 放置 " 进一个共享特征空间,并用输出 LDM 来处理输入输入的组合特征,输出对应的图像结果。
阶段二,进一步增加生成的模态数量。在阶段一的基础上,给每个潜在扩散模型和环境编码器上增加一个交叉注意力模块,就能将潜在扩散模型的潜变量投射到共享空间中,使得生成的模态也进一步多样化。
最终训练出来的模型,虽然训练数据类型不是 " 全能的 ",但也具备了多模态输入、多模态输出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可别以为这种方法会降低模型生成的质量。事实上,在多种评估方法上,CoDi 均超越了现有多模态大模型的生成效果。
华人本科生,5 篇顶会论文一作一作Zineng Tang,本科就读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也是微软研究院的实习生,今年 6 月将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
他的研究兴趣在于多模态学习、机器学习和 NLP 领域,而从大一开始,他就在 NeurIPS、CVPR、ACL 和 NAACL 等顶会上相继发了 6 篇文章,其中 5 篇一作。
就在今年 1 月,Zineng Tang 还获得了 2023 年的美国计算机研究学会(CRA)设立的优秀本科生研究员奖。每年全美国能获得这个奖项的本科生,只有 4 人。
这一奖项旨在表彰在计算机研究领域有杰出研究潜力的本科生,包括 MIT、斯坦福、哈佛和耶鲁大学等不少北美名校在内,每年都会提名一些优秀学生,经过层层筛选后决定获奖者。通讯作者Ziyi Yang,目前是微软 Azure 认知服务研究团队(CSR)的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多模态理解和生成,文档智能和 NLP 等。
在加入微软之前,他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和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通讯作者Mohit Bansal,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计算机系教授。他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研究方向是 NLP 和多模态机器学习,尤其侧重语言生成问答和对话、以及可解释深度学习等。
你感觉多模态大模型发展的下一阶段,会是什么样子?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305.11846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microsoft/i-Code/tree/main/i-Code-V3
参考链接:
[ 1 ] https://twitter.com/AviSchiffmann/status/1660771055676588033
[ 2 ] https://twitter.com/ZinengTang/status/1660726736642887681
[ 3 ] https://cra.org/2023-outstanding-undergraduate-researcher-award-recipients/
[ 4 ] https://codi-gen.githu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