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峻这些天或许很痛苦。离不开的小米,等不来的资质,掏不起的成本,说不得的产品……在造车这条路上,这位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 CEO 内心开始摇摆,不再回复任何打听有关造车进度的电话或短信。
(资料图片)
和任正非不同,雷军是金字塔生态链企业中乐于成就他人的企业家,小米不当行业的 " 黑寡妇 "。因此,雷军的小米生态链越来越壮大。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小米生态链规模超过 420 家公司,总帐面价值人民币 667 亿元。即使造车,雷军也是先从布局生态链开始。420 家公司在小米支持下长大,也都想成为下一个小米,至少更像小米。苏峻领导的智米科技就是小米生态链中的佼佼者,也是最离不开小米但又希望处处学小米的公司。
2021 年 1 月 15 日,雷军开始带领小米调研造车。5 个月后,苏峻带领智米科技联合创始人余安兵抢先加入造车大军。雷军筹划做的事情,对小米生态链的企业来说当然诱惑十足。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任何企业家都是一个普通人的常识。雷军曾经形容决定造车这件事情给他的痛苦,有时候白天会想 100 个小米进入电动车领域的理由,晚上就可以想出 100 个小米不进入电动车的理由。一位接近小米决策层的人士形容,雷军造车展现的勇气是他善良的一面,但不一定是他商业优势的一面。
没有感知到这些的苏峻,现在把智米科技放在了造车的 " 悬崖峭壁 " 上,资质、生产、产品定位、资金……一个个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拷问着这家小米生态链企业,造车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对小米生态 " 依附者 " 来说,汽车会给智米上一节什么课,雷军会不会帮智米,智米造车有没有未来……现在看,一切都不明朗。
谁给智米造车的冲动?
自从 2021 年底传出造车消息至今,智米科技没有再对外释放任何有关造车的新进展。
公开信息显示,智米科技成立于 2014 年 6 月,是一家智能生活电器产品设计与研发的智能硬件公司,其产品类型覆盖了空调、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加湿器、电暖器、风扇、空气检测仪和防雾霾口罩等。
作为一家由小米集团控股 95% 的企业,智米科技有两个相同专业的股东,一位是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德,另一位是智米科技创始人苏峻。他们都是工业设计专业出身,都是从大学讲台转型商业战场,都讲求爆品思维,认为聚焦可以产生效率。
在小米的商业划分中,MIUI 是小米的商业基础,手机是小米的收入和利润基础,小米生态则是小米乃至顺为资本的投资基础。在小米生态链这条船上,420 家公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跟着小米赚辛苦钱,用最低的利润换来最大的市场;另一种是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摆脱小米模式。智米科技在两种路线中寻找着自己的未来。选择造车,苏峻不只看到雷军,也看到了小米系其他高层的投资脉络。在雷军宣布造车前,小米集团前总裁王翔等人都曾以投资者身份悄悄下场。2015 年加入小米前,王翔曾经在高通任职 13 年,先后担任高通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全面负责高通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与运营。除了过去七年外界看得到的成果,王翔最大的功劳是扮演着小米和高通之间最关键的合作沟通角色。
曾参与小米海外业务拓展的一位电子跨境销售商回忆,小米的成功离不开高通芯片。每一次小米的发布会,本质上就是高通的发布会。没有高通芯片的支持,雷军就没有今天。至今,人们认为魅族的失败就源于创始人黄章和联发科一起与高通硬杠,导致魅族芯片发热过高,最终让自己走入了死胡同。
如此对小米重要的人投资汽车,这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捕捉商业机遇的信号。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王翔投资的这家车企产品定位皮卡,在山东一家代工企业已经谋划一段时间,至于结果如何尚未可知。在宣布从小米退休前的一个月,王翔曾表示小米汽车进展非常顺利。小米在造车上投资的效率和规模对于集团不会构成重大影响。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苏峻当然不会忽视小米内部高层频繁传递出的商业机遇。造车,或许是苏峻与智米科技能够主动选择向左还是向右的战略机会。于是,苏峻举智米全公司之力开始造车!
02
离不开的小米,等不来的资质
苏峻是一个对 " 爆款 " 有着极大兴趣的人。因此,智米科技靠的就是一款爆款 " 发家致富 ",这款产品是小米净化器。智米在 2014 年推出第一款产品 " 小米 " 空气净化器,借助小米的渠道和品牌背书,以小米式 " 低价高质 " 的性价比打法,成功打开了国内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并建立了竞争壁垒。在 2016 年 200 万空气净化器的出货量中,小米空气净化器 2 占到了 180 万。
小米空气净化器名义上由智米负责,实际完全按照小米产品序列简约风格研发设计,生产由小米其他企业代工。小米发挥渠道优势,负责包括小米商城、有品电商、小米之家等自营渠道和京东、苏宁等其他 3C 或 KA 等第三方渠道的销售。
智米在同小米的合作中,终端定价由双方共同决定,保持较低的利润以获取更广的销量。具体来说,小米以产品制造成本价(包括原材料、包装运输、人工及专用设备折旧等)向智米科技全额采购产品,再同智米科技按照 50:50 的比例对销售利润进行分成。根据机制,小米承担了产品生产的所有成本,这极大地降低了智米在初创时期的风险,也保证了产品的持续出货。
假设小米空气净化器 1 的成本为 599 元,终端定价为 899 元,双方各得利润为 150 元。按照收入分配关系,智米科技毛利率还要高于小米(智米:150/(599+150)=20.0%;小米:150/899=16.7%)。不过,由于小米的盈利包含投资占股生态链企业所获投资收益,因此,小米的盈利由 " 产品销售利润 "+" 股权投资收益 " 两部分组成。
一位小米生态链企业人士认为,雷军和任正非最大的区别是,小米成就其他企业,任正非毁灭其他企业。尽管有人称雷军为 " 雷布斯 ",但雷军算得上是生态链企业中最厚道、正派的企业家,否则小米生态链不会达到今天的规模。根据 2023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生态链投资公司已经超过 420 家。成就其他人,是雷军给生态链企业最深刻的印象,也让这些企业不想、不愿或者不敢离开小米。
在造车这件事上,苏峻在离开与贴近小米之间再次摇摆,而且主动权仍旧不在自己手中。按照由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在 2015 年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要求,新建车企要想获得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首先得获得发改委对该项目的审批核准,在发改委审批之后,获批企业还要通过工信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考核,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完成这一步才正式获得了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这就是汽车行业所说的 " 双资质 "。
造车者想要获得汽车生产资质,需要满足 29 个大项的要求。从 2019 年 1 月开始,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申请大致有两个步骤,首先是需要在当地县级发改委备案,然后在工信部申请并接受审查,最后通过公示才能获得生产资质,生产资质实际上归属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管理。在实际申请中,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门槛不降反升。2022 年,工信部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新能源车生产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均需有生产资质,也就是对代工造车实施的另外一个 " 双资质 "。
在汽车资质这件事上,苏峻有两个选择,一种是智米单独申请或寻找代工;另一种是寄望借用小米造车资质。从 2021 年传出小米资质落地到今天,小米汽车双资质至今没有下文。究其原因,一位整车企业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公平。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就给小米下发资质,单单华为就会提出 " 我也要 " 的意见。如何 " 一碗水 " 端平,对入局造车的科技企业来说,资质这一关是巨大的考验。
即使小米获得资源,雷军愿不愿意与智米分享资质使用权也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对小米而言,尽管智米是 95% 控股公司,但仍隶属于独立运营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尤其在造车定位上,智米的造车资金和规模计划显然无法与小米同步。一旦智米在资质或生产审核中有问题,势必会影响小米造车进度,甚至会辐射到小米汽车未来品牌与消费终端,这对雷军来说显然得不偿失。2023 年一季度,苏峻与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开始接触,寻求代工合作的可能性。当听完对方提出的各种现金预支需求和时间成本后,苏峻没有与任何一家车企达成合作协议。内部人士透露,如果小米资质没有与智米共享的可能,苏峻对位于重庆的一家汽车企业代工可能会进一步接触。
和苏峻有着商业往来的销售业务人员分析,尽管智米是小米生态链中不错的企业,但在造车这个大体量投入中,智米的资金盘子撑不住数十亿的战略投资。在他看来,家电和汽车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汽车资质就可能 " 打败 " 智米。
03
难辨真假的 15 亿造车 " 学费 "
2021 年到 2023 年,除了宣布造车的信息外,外界不知道智米科技造车的任何动向,但接触过苏峻的一些电子跨境服务企业人士表示,苏峻有一段时间频繁表态,将来汽车产品推出来后海外市场交给他们打理,不过进入 2023 年后,苏峻很少再和他们谈及汽车。
一位汽车制造企业人士透露,苏峻曾向他表示,智米科技在造车投入方面已经交了 15 亿元学费。至于苏峻说的是不是真的,这位汽车制造人士和上述提到的电子跨境服务商都表示,真实投资额可能只有苏峻自己知道。
这位汽车制造商算过一笔账,不包含前期团队建设等人力投入,单单一个整车开发周期就需要两年时间,整车模具前期支出大约在 2 亿元人民币,加上供应链模具开发现金等支出,如果真的投入十几亿元,智米科技的造车团队至少已经成型,或者有了样车。另一位电子跨境服务商认为,智米科技这些年的总利润额可能都没有 15 亿元,如果真的交了 15 亿造车学费,苏峻造车路可能会真的是未知数。翻开智米科技官网,最畅销的是百元级别的小家电消费品,价值最高的是 5000 元左右的除甲醛空气净化器,但并不是走量产品。靠着百元消费级别的产品收益做如此重的汽车投入,对年利润在千万级别的智米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04
坦克 300 的 " 壳 "+ 城市越野的 " 芯 "
苏峻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工业设计师出身,苏峻曾经担任北工大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无论是接触苏峻的汽车还是家电行业人士,大家认为设计可能是苏峻在汽车领域最大的优势。
从小米重回五菱的周钘(左)堵死了苏峻的造车路2023 年 2 月 13 日,工信部公布五菱一款 SUV 产品申报信息,新车命名为 " 宝骏悦也 "。有人开玩笑称,这是销售负责人周钘从小米取得的 " 真经 "。2022 年 8 月,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加入小米负责营销,向雷军直接汇报。2023 年 2 月,这位擅长打造平价车的营销人毫无征兆的从小米回归五菱,这让外界纷纷猜测小米汽车的未来,也让人对周钘的这几个月经历产生许多好奇。
一位与苏峻沟通过产品细节的汽车人士透露,五菱打造的这款形似硬派越野电动 SUV,恰恰是苏峻给智米未来汽车产品的定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产品。据这位汽车人士介绍,智米首款车型仿照坦克 300 外观,希望用硬派越野的思维打造产品。不过,为了在性价比上具备优势,智米汽车并没有在底盘悬挂方面采用硬派越野的技术,而是以城市 SUV 底盘作为基础开发。
智米的产品定位几乎与五菱悦也如出一辙在这位汽车人士看来,智米产品一旦亮相,定位硬派电动 SUV 的话术就会被舆论戳穿。仅剩下的工业设计与性价比优势,现在也被五菱悦也抢先夺了风头。和五菱这种靠性价比和渠道深度打天下的企业拼成本和渠道,智米显然没有这个实力。
孔子晚年说过三句话,对后人的影响达两千多年:一、时也命也(时机决定命运)。二、慎始善终(选对了就要坚持下去)。三、尽人事听天命(只管努力去做事,其他的交给老天爷)。正如一位和苏峻走得很近的人谈及智米汽车未来时表示," 让苏总安静一段时间,我们不要打扰他 "。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p>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汽车之家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