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近期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的“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明确表态,这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

这个春节注定不同寻常。近两个月,疫情在全国多地卷土重来,牵动着我们的心。进入冬季以来,全国多地零星散发疫情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为疫情防控带来较大压力。而一年一度的春节返乡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大规模流动,这必然会提高疫情传播的几率。

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有着极为特殊而重要的价值。返乡不仅是亲人之间的物理聚会,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精神慰藉。疫情防控在“返乡”的特殊节点自然面临“加码”的考验。倡导“就地过年”、严格落实防疫政策不是不让回乡过年,更不意味着要在返乡路上盲目设障,粗暴地把在外人员挡在家门外。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如何应对特殊时间节点的考验,是各地治理能力的直接体现。存在于一些地方的“一刀切”,是长期以来的治理惯性,也是“懒政”思维长期存在的产物。与懒政相对的是精准防疫,要速度与效率,更要弹性与温情。

速度与效率,体现在疫情发生后快速处置,准确锁定场所、病例,准确识别对象。第一时间落实闭环管理,科学确定密接者、密接者的密接者以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不漏掉一丝风险,更不盲目地扩大范围,徒增防控负担。

弹性与温情,应体现在即便面对严格的防疫政策,依然要懂得人性化管理,学会将心比心。流调信息披露提供必要的提醒,但不随意暴露居民隐私,杜绝患者被网暴的可能性。善待每一个动物,保护一切弱势群体。

这些都是非常小的细节,却为紧张的防疫工作注入了温度,体现了一座城市便民利民的决心。

而衡量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准,除了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广厦万间,还有那些接地气的“俯下身去”,倾听最基层百姓的心声与呼声,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与心理诉求。

“就地过年不是理所当然。”张文宏医生的话刷屏背后,其实是一种被理解、被尊重的共鸣。就地过年的人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在个人情感与公共卫生防疫之间的取舍中,大多数人接受了用个体的选择维护整体防控的长治久安。

严格防控是必要的,但不是一切都理所当然。更不能为了追求单一目标而妨害了公众的其他福利。平衡防疫与居民返乡需求,还需要地方将工作做实做细,以通盘思维、人性化的管理达成防疫的最优解。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唯有专业主义的众志成城与人文主义的精准治理才能对抗强大的病毒。无论你辛苦返乡还是就地过年,这其中的紧张、焦虑、遗憾、委屈,都应被体察,更应被尊重,每一个你也是每一个我,愿我们的生活张驰有度,愿我们和家人健康平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