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随着电影市场回暖,一些影院在观影座位上动起了心思,开始推行“分区定价”,同一场电影、同一个影厅,想坐“黄金区域”就得多掏钱,为此影院也受到了不少差评。
对于“分区定价”,大家其实并不陌生,演唱会、大型比赛等沿用已久且并无非议,为何院线甫一试水就遭拍砖?一来,影院选座向来遵循“先来后到”,如今突然改成“价高者得”,不符合人们的传统消费认知。二来,目前多数影院都设有VIP包厢,相当于已经实施了分级定价,如今再对普通场次进行分区,实在有变相涨价之嫌。更重要的是,除了特殊“黄金档”,其实影院大部分时候上座率并不高,本就容纳不了多少人的小厅,座位又分出三六九等,未免让人心里硌硬。
“分区定价”对不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影院作为市场主体,确实有自主定价权,但想通过“挑座”多收那么三五块,能不能达到目的,招致观众反感的账又怎么算,其实都是未知数,很可能会得不偿失。近些年,想涨价增收的行业不少,有一些餐饮品牌吆喝“1.5元一片的土豆”“21元一个的馒头”,有知名景区暗戳戳将门票上调数十元,有视频网站上线“超前点播”、推出各种花式“VVIP”,手段不一而足,但多数都在被抵制后黯然下马。某种意义上,简单粗暴的涨价,更像是一种思维懒惰,反映出的恰是一些企业思路狭窄、本领匮乏。
企业当然要追求盈利,但更应扪心自问:除了“坐地起价”,还有没有其他像样的法子?有句话说得好,“忽视了用户体验和感受,任何商业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就拿影院来说,卖的终究是片子,而非座位。如果上映的是大热影片,即便坐在犄角旮旯大家都满心欢喜;如果片子不行,哪怕奉上C位也是观者寥寥。这么个文化服务行业,与其在涨价上较劲,不如通过经营和销售模式的多元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黏合度。精选优质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观影环境、丰富周边产品,考验从业者的智慧,也是那些走在前列的影院转型升级的好法子。
涨价并非万金油,不琢磨怎么提升服务、提高供给质量,只盯着现在的盘子割韭菜、原地自我加“V”涨价,市场很难买账。(范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