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组织召开会议
□文/图 记者 郭燕 实习生 赵美利
2022年11月,随着明阳包头项目两栋厂房的建成,刘晓霞从乌兰察布调到包头基地担任综合部部长。短短9个月,她这个“大管家”从零做起,极速搭建起基地的“综合”框架,让明阳项目在包头真正生动起来。
(相关资料图)
包头作为明阳集团战略布局中的“北方核心区”,起步十分关键,2022年12月一线工人团队按计划就要入驻基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当时的基地吃、住、行一切都还不具备条件。时间紧、任务重,于是明阳选中了多次获得集团优秀个人、明阳之星等荣誉的刘晓霞。仅仅提前1个月,刘晓霞临危受命,单枪匹马调来包头组织筹备工作。
“综合部”,顾名思义——什么都得管。吃喝拉撒睡,看似琐碎的细节,却关系到项目的生死存亡。“生产一线得有人才能运转得起来,而能不能招得来人、留得住人,我们综合部的工作至关重要。”作为入职12年的老明阳人,刘晓霞十分清楚自己接过来的担子有多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上市公司,明阳对后勤保障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性流程。住要达到什么标准,吃要符合几级菜品,都有规定,既要保障员工的生活品质还要有好的性价比。刚来包头,刘晓霞也是两眼一抹黑,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让她迅速打开局面。
刘晓霞与石拐区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在石拐区的帮助下,很快在园区十公里范围内找到了九处房源。她用三天的时间挨个对比、挨个谈,确定好目标后,向总部后勤保障中心汇报、开标、敲定,雷厉风行。与此同时,筹建食堂、招聘厨师、考察菜市场,联系客运公司租赁通勤车、摸清通往市区的主要线路……一样都没耽误。
迎接工人团队的同时,刘晓霞还作为主要负责人,筹备了明阳在包头的第一次惊艳“亮相”——2022年12月29日的“内蒙古(包头)风电装产业集群产品集中下线仪式”。赶上疫情防控刚刚放开,顶着高烧、“刀片嗓”、“电钻眼”还有剧烈咳嗽,她一天都没有休息,组织会议,按时间节点分工部署完成各项任务,协调供应链上的十多家企业……常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
在这个过程中,刘晓霞逐渐组建起了自己的团队,下线仪式圆满完成,第一批工人顺利入驻,包头基地整机厂、叶片厂顺利投产运营。
而随着生产线的一条条投产,极速扩大工人团队这一艰巨任务又摆在刘晓霞面前。除了企业自有的招聘渠道,她与包头的人社部门、工会以及各大技术学校多方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相关部门网站、公众号,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多种途径为企业招兵买马。
人数发展到300多人时,遇到了招工瓶颈。刘晓霞又主动向石拐区人社局寻求帮助,迅速组建了四个招工小组分头去陕甘宁、云贵川、赤峰以及包头周边城市,一周内便又招到了200多人。
很快,一线工人团队发展到了800人,满足了包头基地的生产需求。为了更好地管理,刘晓霞和她的团队编制了适合包头基地的8项规章制度,组织了近800场培训,组建了党支部,还搞了新年慰问、相亲、体检等活动,让员工能够尽快融入,掌握技能、了解企业文化,让生产线能够按部就班运转不停。
如今,一切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回想起过去的9个月,刘晓霞不由地感叹:“真的很辛苦!”她想起最难熬的,是基地临时食堂还没建起来的时候,每天要组织后勤工作人员把20多个菜桶从物流园区运来,后勤抱怨辛苦,工人师傅们又抱怨口感差。而现在,现做现吃的四菜一汤把大家都养胖了,员工大会上基本没有人再提出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刘晓霞知道,自己付出的辛苦有成果了。
她的努力,石拐区各部门都看在眼里。石拐区科创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全程服务明阳包头项目,中心科员胡静芳亲眼见证刘晓霞如何让厂区变得热闹起来,“明阳包头二期项目会在今年建设完成,预计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5亿元,新增就业3000人。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刘晓霞部长带领的综合部团队在背后的努力保障。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也是她实实在在为石拐、为包头作出的贡献。”
一切从无到有,刘晓霞说,这个过程中,方方面面都得到了石拐区的大力支持,“虽然辛苦但很顺畅!”因此,她也爱上了这座城市,决定扎根包头,成为一名新包头人。
下一步的工作她已经规划好了。“现在我们等于是搭好了框架,后面就要实现精细化管理。所有工作都要往细了做、往深了挖……”新包头人,全身心融入重现包头火红年代的建设浪潮中,刘晓霞很努力,也很幸福。
(记者:姬卉春;实习生:李星宇;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