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五月,A股市场延续震荡。节后两个交易日,先是开门红,沪深两市近4000只个股上涨;后被美股带跌,上证指数跌超2%险失3000点。

A股反复震荡,缘于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动荡、全球通胀、出口放缓等不确定性因素引发市场担忧。美股暴跌是5月6日A股下跌的直接诱因,美联储加息缩表加剧了资本市场的动荡。从A股自身来看,刚刚经历过大跌,市场情绪尚未完全修复,在接连反弹四天后,不少投资者信心不足再次形成抛压。

这轮震荡始于去年,尤其是开年以来,A股各大指数跌幅较大。截至5月6日,上证指数年内累计下跌17.53%,深证成指年内累计下跌27.24%,创业板指数年内累计下跌32.43%。从历史上几次A股大底的特征来看,通常是先出政策底,再出市场底,最后是业绩底。3月16日的金融委专题会议,传达了明确的政策底信号。

政策底来了,市场底也不会远。对比历史上五次市场底部特征,从信贷、指数调整速率、估值、破净率、风险溢价、股债收益差和偏股基金发行规模等角度来说,当前的市场已经接近历史市场底估值水平。尤其是市盈率,截至5月5日收盘,A股最新动态市盈率为15.7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阶段性底部区域,往往伴随产业资本增持明显增加或净减持下降。4月份,产业资本净减持已经创出去年以来月度最低,净减持金额不到100亿元。

底部区域特征显现之外,多方发力提振信心更令人瞩目。

首先是大手笔回购。今年以来截至5月5日,已有486家A股公司完成回购,规模305亿元。真金白银投入后,投资者信心将进一步恢复。

资金的加速返场,也显示高风险偏好资金情绪有所转暖。5月5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报14397.55亿元,较前日增加59.88亿元,一举扭转连续17个交易日下滑的趋势。

稳增长政策也在协同发力。五月A股开盘前夜,一行两会重磅发声。证监会强调,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央行提出,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银保监会表示,释放更多信贷资源,丰富险资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此前,中央高层多次召开会议,强调维护经济平稳运行,要求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都将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

从现实因素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资产盈利质量提升,是A股长期向上的坚实基础。宏观方面看,我国经济稳中有进,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实现“开门稳”,展现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业绩方面看,上市公司2021年共实现净利润5.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6%,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的地位更加巩固。

向前看,受多重因素压制,市场内外部仍有较多不确定性,指数短期可能难以反转,但是,A股估值处于市场底部区间,中长期投资价值已经突显。经过前期调整,卖出压力充分释放,利好因素正在不断汇聚。长远看,A股行情还在路上。(王新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