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与亿欧创始人黄渊普的纠纷折射出匿名社交的困境。
(资料图)
25 日,知乎发布了一则关于开展 " 清朗 ·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 专项行动的社区公告。
公告称,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态,知乎严格依据 " 清朗 ·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 专项行动的要求,持续深入处置涉企业、企业家的虚假不实和侵权信息,坚决打击恶意炒作行为,依法查处侵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内容和账号,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讨论氛围。
知乎发布关于开展「清朗 ·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的社区公告事情源于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抨击知乎的匿名诽谤现象及其反证规则存在问题。
他称,近期有网友在知乎匿名发表内容称,黄渊普曾花钱购买 " 上海青年五四奖章 ",并花钱获得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录取。而后,黄渊普继续发布了公开信,称将实名举报知乎及知乎创始人周源。
随后,知乎平台方和周源本人均对此做出了回应,并且表示将对社区的匿名功能进行调整。
这可能是这家成立已近 13 年的互联网公司再次调整平台的重要机制。
在互联网刚兴起之时,匿名是最主流的一种机制。互联网建立了一套匿名表达机制,用户可以在匿名的机制下,实现社交网络的重生,在虚拟空间实现人格再造,畅所欲言,表达立场,并且可以避免给自己招来风险。
匿名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然而,一旦脱离了现实社会真实身份和关系链的制约,人们也因为看似不需要对言论负责,更赤裸地展露出了欲望和邪恶,网络暴力等问题也愈演愈烈。
在商业世界里,匿名表达依旧有市场需求。而当流量汹涌而至的时候,平台也难以抗拒这股诱惑,割舍其背后潜在的商业利益。
知乎即将变革的匿名机制
一切的开端源自于 6 月 20 日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在微信朋友圈发文 " 炮轰 " 知乎的匿名诽谤现象及其反证规则存在问题。
他给知乎创始人、CEO 周源发消息,希望知乎能够开通反证功能,如果能够证明匿名的人是诽谤,则要求把其身份公开。然而周源本人并没有回应他,气不过把周源的微信删了。
黄渊普连续多条朋友圈内容措辞激烈,显然实在是有点气不过了。
知乎平台方面告诉钛媒体 APP,事情发生之后,平台尝试多种渠道联系黄渊普,包括拜托朋友介绍,但是黄渊普拒绝与他们沟通。
第二天,21 日,黄渊普又继续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称将实名举报知乎及知乎创始人周源。
对此,知乎方面回应称,知乎有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反对编造不实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行为。欢迎用户通过 " 举报 " 途径反馈给我们,平台将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和处理。
但这未能阻止舆情的进一步发酵。22 日,周源也公开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正式回应此事。
周源称,知乎的匿名功能即将调整,社区不欢迎人身攻击。匿名功能是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初衷是希望维护一个开放讨论的社区环境,用户在分享个人经历的同时没有个人隐私方面的顾虑。匿名功能需要建立在友善互动的使用者基础之上。
周源朋友圈截图然而,在今天复杂的沟通环境之下,这个机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扰,知乎会做出改变。
周源和团队正在重新思考隐私保护与良性讨论机制,针对匿名功能的具体调整举措将在近期发布,知乎也在一直在加强社区的内容治理和用户举报处理流程的优化,在合规和正式的通道下,小管家会及时响应大家。
事实上,知乎的所谓的 " 匿名 ",并不是真正的匿名。
" 如果你走进别人家的院子,别人有权知道。" 这是知乎官方在 2017 年,向用户解释匿名机制的问题中的一个回答。
当时,在互联网实名制的背景之下,知乎也宣布启动匿名机制变革,要求用户使用知乎服务,必须验证手机号,实名认证后,用户可以选择 " 后台实名,前台匿名 "。
知乎上的匿名身份或匿名状态,是指用户在某一个问题页面的身份处于保密状态,不希望其他用户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用户在自己不便于公开身份提问或回答时可使用该功能。
知乎上只有一种匿名状态,就是在整个问题页面匿名。无论提问还是回答,都是一致的,要么都是实名状态,或都是匿名状态。
知乎的匿名状态是可逆的,用户随时可以从实名状态切换到匿名状态,也可以从匿名状态切换到实名状态。
知乎官方称,匿名用户信息的查看只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详细分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来判定。团队能访问数据库的成员不超过两人。匿名用户的数据分别放置,且数据访问的权限分离,也就是说,两人配合才能分析数据,才能查看匿名用户信息。
知乎保护匿名用户的身份不会被公开,不赞成以评论或提问等方式去查找匿名用户的真实身份,用户要对其发布的内容负责,不允许用匿名的方式攻击他人、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
" 爆火即陨灭 ",匿名社交产品躲不掉的魔咒
" 网络上匿名会把人变成彻头彻尾的混蛋,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道德角度看,这款产品都不可能长久。"2015 年,《连线》杂志在点评 Secret 倒闭事件时如是说。
当时,美国的 " 匿名社交 " 明星产品、硅谷曾经的宠儿—— Secret 宣布关闭,距其上线不到 16 个月。
Secret 倒闭引发众人震惊。这款产品刚一问世,就获得了明星风投的青睐和追逐,大量用户蜂拥而至,还一度引发 Facebook 和扎克伯格的焦虑。
Secret 天使、A、B 轮共融资 3500 万美金,估值高达 1 亿美金,到宣布关闭,一共只用了 9 个月。在最鼎盛时期, Secret 在巴西、瑞典、以色列、墨西哥等 8 个国家 App Store 下载榜名列第一。
然而,也由于匿名的特性,Secret 成为小道消息、自我抱怨以及网络暴力的集中地。Secret 的开发者和管理者也并没有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Secret 的首席执行官大卫 · 比托(David Byttow)在博客上发布文章称,关闭 Secret 的重要原因是 Secret 匿名带来的言论暴力,该公司曾经试图建立反暴力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比托在声明中写道,他没能直接解决 Secret 上的网络暴力问题,这款应用背离了自己创业时的初心。
如同 Secret,这些年,无数匿名社交网络产品默默发布,又悄然倒下。但这都未能阻止 " 匿名 " 这一特性对于创业者和用户的吸引。
2019 年,中文互联网领域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后一股匿名社交的创业热潮。
在抖音推出首款视频社交产品多闪公开叫板微信的大环境下,多个明星创业者都发布了社交产品,包括罗永浩发布的 " 聊天宝 ",快播创始人王欣发布 " 马桶 MT",并且他们都选择在同一天上线。
王欣的 " 马桶 MT" 是主打的正是匿名社交。
王欣告诉钛媒体 APP,他的公司未来推出的产品都将具备社交属性,这一次,是希望在大赛道中找到的突破口。" 匿名社交有刚需,但是很难被做好,历史上不管国内外做匿名社交的都趋近于失败了,我们想挑战一下。"
王欣还对钛媒体 APP 表示," 上一代匿名社交为什么会死?是需求吗?是监管吗?都不是。核心原因在于持续性。因为想看内幕和爆料迅速聚集了一批人,爆料的内容不可持续,因此用户粘性也随之降低。这样就无法进行商业变现,也不可持续发展。"
现实是, " 马桶 MT" 上线仅一天,就遭遇封杀。当时,外界传言是因为平台 " 涉黄 "。
无独有偶,2019 年 4 月,几款主打匿名机制的产品,包括比邻、密语、聊聊等九款 APP 被强制关停,红极一时的音频社交产品 " 音遇 ",也因内容审核问题遭遇下架处理。
这些主打匿名特性的互联网产品,最终都难以善终。
匿名社交的一种演变:momo 大军流行
在越来越多实名制,以及赛博世界与线下生活无限融合的当下,人类自由表达的需求,逃离现实世界的琐碎以及熟人社交压力的期待,始终是存在的。
momo 大军的兴起,可以说是当前网友匿名表达的一种流行的变体。
在各大社区平台,越来越多用户将自己的头像设置为一个粉红色的小恐龙,昵称取名 "momo"。
最初,momo 是通过微信登录外部软件(比如豆瓣和小红书)时,momo 是系统默认昵称之一。最初一批 momo,是那些懒得更换 ID 或者取名字的人。
无处不在的 momo 们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披上 momo 的新皮,开始加入 momo 大军,戴着一样的面具,穿着批量复制的马甲,在 momo 身份的掩盖下,他们可以避开熟人,避开人肉搜索,并以此在赛博世界里找到认同感。
而且,一个诡异的现象是,即便是你不授权手机通讯录,也莫名其妙会在信息流中刷到平台试图推荐的 " 你可能认识的人 ",对于很多人而言,在网上冲浪如果遇见现实生活中的亲戚朋友,社死程度可以称得上是 " 赛博裸奔 "。
" 好巧,你也是 momo"," 你怎么知道我是哪个 momo", "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 mo" ……
momo 已经无处不在,momo 的存在,在网络实名制和社交关系链捆绑当前,给了大家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和表达的勇气。momo 大军所提供的集体匿名性,为网友发言提供了一个保护层。
momo 也在持续演化,网友通过将 momo 头像变体,定制独特的 momo 头像,进行相关的头像二创,也赋予其一种个性化的表达。
momo 也开始朝个性化表达演化然而,momo 也被一些人讨厌,他们将这个群体称之为 " 电子蟑螂 "。他们数量庞大,行踪不定,在阴暗的角落中无限再生。
披上 momo 的马甲并不意味着真的可以 " 一 mo 做事,万 mo 担 "。
一个被网络热议的事情是,今年,演员陈飞宇隐私照片被泄露一事,在全网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效应,并还引发了多个平台网友对其添油加醋的评论,其中有不少是不实言论。
在维权进展说明当中,陈飞宇起诉了一位名叫 "momo" 的豆瓣用户。人们调侃说,豆瓣上的 momo 可能比艺人本身的粉丝还要多,不知道到底要起诉哪一个。
这件事当时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后续,陈飞宇也对此进一步解释称,该 momo 是某篇帖子发布的主体,并已经截图锁定了这位 momo 当时所发表的侵权言论。
游走在自由表达与法律边界之间
" 前台自愿,后台实名 ",是我国国内互联网平台的机制。
2008 年 " 两会 " 期间,网络实名制立法进程启动。2012 年 12 月 25 日,我国拟立法规定实行网络身份制管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通过并提出,使用任何网站接入服务都必须实名,标志着我国在政策层面已经取消或否定了匿名表达。
由此,我国互联网也全面进入了实名制时代。
2015 年 3 月,《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正式施行,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采取 " 前台自愿、后台实名 " 的原则,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户。
真正推进国内网络实名制的,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实施卡号的实名制。
2015 年 9 月 1 日起,电信企业销售手机卡必须进行本人身份证认证,且对非实名电话卡老客户实行限制通信、业务,督促非实名老客户尽早办理实名登记。而移动互联网入网及腾讯、阿里、百度等企业提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则必须与手机号绑定。
至此,国内网络实名制在制度和技术上完成统一。
但或许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还能拥有匿名表达的权利和空间吗?
瑞典在《出版自由法》第三章规定," 任何印刷品的作者都没有义务在印刷品上披露其姓名;任何印刷者、出版者,或者与印刷品的印刷、出版有关人员,除了根据法律规定有义务外,不得违背作者的意愿以任何其他方式泄露作者的身份 "。这被视作了匿名表达权在法律上的确立。
瑞典的立法代表了一些国家对匿名表达权向法律人权演变的趋势。在美国,匿名表达权首先被确立为宪法的权利。1997 年的 " 自由公民联盟诉米勒案 " 中所做的判决,标志着网络匿名表达权首次在宪法上确立了下来。
匿名表达权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点已经得到公认。总体上而言,美国对于匿名表达权的确立与完善反映的是美国自由主义的传统以及对宪法第一修正案表达自由的尊重。
但也需要看到,今时今日的互联网环境,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加持之下,很多问题确实需要重新被思考和讨论,包括当前用户对于匿名机制质疑和争议也是其中一项重要议题。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用户使用时长,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67 亿,较 2021 年 12 月增长 3549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75.6%。
网络匿名使大家的表达更自由、多元,一些现实世界难解的题,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解决之道。但匿名引起的道德缺失、责任弱化和侵权行为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匿名言论扩散之后,即便是法律上或许有了解答,但是由于互联网的传播力度,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也难以弥补。
事实上,平台需要在自由表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立合理的边界。
这其中的难处也在于,在网络侵权案件中,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为用户真实身份信息保密,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但又用户必须依附于确定侵权人现实身份信息,才能提起诉讼。
现实的困境是,在流量成为商业化主导的因子下,平台似乎没有驱动力主动对侵权言论做出审查。而平台们也乐于引用 " 避风港 " 原则,对用户的行为和言论主张不承担责任。
(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李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