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因为最新公告中,关键股东丁玉梅从 " 许家印教授配偶 "," 许太太 " 变成了 " 独立 " 的丁玉梅女士,被认为许家印已经离婚,而离婚是为了保钱免债。
紧接着又公告,公司已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资料图)
最新消息是,已经依据美国《破产法》第 15 章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巨大债务与不可思议的资不抵债背后,许家印与恒大,这中国企业界最沉重的一课,渐渐走向 " 见证反面奇迹 " 的新时刻……
恒大到底有多大?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负债总额超过 2.4 万亿,也就是:
14 亿人,人均 1700。
还有人算账,每天中奖 500 万,一天都不落的中,连中 1300 年,都还不起这个钱。
数字都不能用吓人来形容,得是恐怖。
同样恐怖的,还有突如其来的巨大亏损。
2021,2022,两年亏掉 8000 多亿,单是 2021 年就超过 6800 亿。与之伴随,是吓倒债权人的资产恶化:2020 年底净资产还是 3504 亿,2021 年底成了 -4731 亿,2022 年成了 -5991 亿。
也曾是励精图治并且以科学管理闻名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怎么就走到了这步田地?
网上有不少分析。
步子太大了,摊子太大了;没有看准大环境,大形势;经营管理有问题,独裁武断,好大喜功,纸醉金迷等等。
甚至还有种说法,大环境害了他。
这都是导致问题的一部分,但若只有这些,问题不至于如此之大。
真正让恒大走到这步田地,或者说害了许家印的,是他自己,是他已经不是在按市场规律和规则缔造与经营一家企业。
最近几年的恒大,早已不能以正常的企业家思维,企业经营发展思维去理解和解释。
那么多负债,那么多亏空,那么严重的资不抵债,那么没有商业逻辑的圈地和圈钱,它早就不是一个做企业,做生意的逻辑了。
身披各种荣誉,说着各种大话,使着各种大钱,干着各种大项目的许家印,心里想的已不是怎么做好企业,为这个企业负责了。
但凡还有责任意识,哪怕对自己负责,他也不会冒那么大风险去博,去赌,就算博和赌,如果钱真的都投在了经营产品与服务上,几万亿负债背后也应该有对应的业务成果和资产,而不是如此巨大的窟窿。
从企业家到不知道如何形容的新身份,我们不知道许家印走上歧途的那个拐点发生在何时,因何而发生,但事实就是——
从那个点开始,许家印不再是那个呕心沥血办好企业的许家印,恒大也不再是那个还讲产品服务讲经营管理成本效益的恒大了。
取而代之的是庞氏骗局?
还是早就知道不行了,拉更多人垫背,甚至真的狂妄到绑架社会的,由他自己开创的祸害自己、他人与社会的新物种?
可就算许家印彻底疯掉入歧途。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跟他一起疯?帮他疯?
就算他阴狠算计拉大家垫背,怎么会有那么多本该严格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本该看出他阴谋的,去给他垫背?
那么多的钱啊,公家的,私人的,怎么一笔一笔的都到了恒大的账上。还有,从不断披露的消息看,那么多的不合规,甚至不合法啊,怎么就一路绿灯了?
风险管理去哪里了?相应的监管去哪里了?
现在,给恒大借钱的,批项目的,帮恒大做项目的,无数信了许家印这包药的,或者上了他船的,基本上都成了受害者。
但换个角度,除了购房的业主,一些远离恒大真实现场的伙伴与客户是真无辜,这中间的很多机构和人,尤其那些本该管控风险但却为风险野蛮扩张提供通道的金融机构,审计机构,又何尝不是加害者?
甚至,这些也间接害了许家印。
本该把他从火坑边拉回来的,不但继续让他往火坑跳,甚至还往火炕里添柴,本该治病救人的,还让他疯狂奏乐疯狂舞。
如果这一环环上的人能够严格风险管控,对自己负责,就算他想疯,也不至于疯出这么大事故,造成这么大损失。
是什么让许家印可以一路畅通,惹出这么大问题,这可能是比恒大问题本身更重要的问题,也更该引以为戒的问题。
甚至这个问题,它本就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在不断制造新问题。
德隆,海航,明天,安邦……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 " 大企业 ",但这些 " 企业 " 的话事人,岂能独自挥舞出那么大局面?
如何防患于未然,做好此类风险管理,这恐怕是很多相关者,包括商业机构本身,都要深刻检讨并想办法解决的。
否则,就可能还有王家印,李家印,就会 2.4 万亿总负债,前无古人,但后有来者。
相信证监会的立案调查,能为这些提供更多答案,甚至还会有更多调查,让其中的问题和教训不断暴露,并警醒后人。
当下,民营经济的发展备受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我这几年也算一直在为民营经济,尤其是为改善民营经济的舆论环境鼓与呼,还曾写过一个《。
谈到民营经济,大家往往都会强调一个公平待遇的问题,谈到高质量发展,往往都会强调一个长期主义与科技创新的问题。
但我以为,在公平待遇里面,在如何鼓励创新创业与长期主义方面,都有一个不公平因素,不利于创新的因素是被长期忽略的。
那就是,一些民营企业正当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的同时,也有少数民营企业在一些地方享受着超级待遇;一些民营企业千方百计创新却举步维艰的同时,也有少数民营企业靠乱七八糟甚至歪门邪道赚得盘满钵满。
这也是一种很不公平。
他们大干快上,大把借钱,大话连篇,大摇大摆,呼风唤雨,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有的甚至在一些领域享受着法外之恩,但最后往往惹出大麻烦,捅出大篓子。
恒大,就曾经是一个这样的超级待遇者。
就以融资为例,多少民营企业借个几百万,几千万都困难,但一些企业,随便一借就是几十亿,几百亿,甚至几千亿,上万亿。
然后呢,赚了是自己的,千亿、百亿、这个首富,那个亚富。失败了,比如许家印,算谁的?如果算他的,他担得起这个算吗?
这种超级待遇和不公平,不但同样伤害民营经济和创新创业,甚至是伤害更大。
它带坏了节奏,搞坏了风气,污染了人心。
它刺激更多创业者和企业家,去争取这样的超级待遇,甚至去搞旁门左道,歪门邪道,它让真正想要创新创业的心寒,委屈:
辛辛苦苦多少年,还不如这些人随便搞笔钱,还创个什么新,创个什么业?
它也极大伤害、抹黑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形象。这两年,一些对民营企业家的舆论不太友好,这里面有人瞎带节奏,刻意抹黑的问题,但类似乌七八糟甚至伤天害理的 " 企业家 " 也有很大的功劳。
而且,它最终害人害己。
包括被超级待遇的企业家们,最后也都会被反噬:非正常的成功,必然非正常的死亡,本来可以脚踏实地做企业成就非凡的,最终却灰灰湮灭,甚至身败名裂。
比如,许家印,如果不那么顺风顺水地大大大,买买买,而是稳中求进,持续专注与专业,大概率会是一位真正对社会有很积极贡献的企业家。
大家经常喜欢问,咱们如何能出更多真正伟大的企业家。我以为,这答案应该包括——
不要再为这样的 " 企业家 " 提供机会与土壤。
相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以及恒大们本身的教训与警醒,类似恒大许家印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会越来越少。
以自己作为负面教材,警醒创业者、企业家们,也警醒更多人,让中国更少一些,甚至不再有恒大这样的企业,这或许也就是开口闭口都要贡献社会的恒大和许家印走到最后,还能有的 " 贡献 "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