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时罗素方面表示,将在北京时间3月30日凌晨6时左右宣布是否确认纳入中国国债。这意味着中国国债有望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专家认为,受益于国债纳入国际指数、投资准入程度改善等因素,境外投资者配置中国债券的步伐将加快。

将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中国债券市场本身的投资价值以及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已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认可。”粤开证券研究院高级策略分析师李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国债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后,保守预计将吸引千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流入中国债市,进一步增强我国债市流动性。

渣打银行最新研究报告称,预计今年10月份起,中国国债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后的一年内,将获1300亿美元至156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

去年9月25日,富时罗素宣布将中国国债纳入其富时世界国债指数,预计2021年10月份开始纳入,具体纳入时间和实施细节将于2021年3月份确认。目前,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提供商中,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已先后将中国国债纳入其主要指数。

“富时罗素纳入中国国债将促进中国债市投资者多元化,有望引入更多外资长期资金,提升中国债市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李兴说。

中国国债纳入国际指数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渣打银行预计,到2021年,外资对中国国债的净购买量将从2020年的571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8400亿元人民币,这将占2021年国债净发行总量的31%,高于2020年的14%和2015年-2019年的均值16%。因此,到2021年底,外资对中国国债的持有比例可能从2020年底的9.1%上升到11.5%-12.0%。

“中长期来看,国际主流指数纳入中国国债将会增强中国债券的吸引力,中国债市的投资者将会更为多元化、机构化,成交也将更为活跃。”李兴说。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互联互通的另一个领域是全面开放市场,比如中国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等,也在不断摸索向境外投资者扩大开放程度,提供投资进出便利。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金融体系能够抵御和化解较大的金融市场波动,这是金融进一步深化和开放的前提条件。

外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

近年来,随着中国债市开放加快,外资持续增持配置中国债券。

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0年,境外资金流入我国债券市场超过1万亿元,60%以上是境外央行的长期资金,购买的主要品种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31524.69亿元,环比增加956.94亿元,环比增幅为3.13%。自2018年12月份以来,境外机构已经连续27个月增持中国债券;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57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5%。从券种看,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06万亿元,占比57.8%;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9944.41亿元,占比27.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债券市场,这与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有关,特别是中国债券市场的盈利能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对外资开放渠道增多,外资增持中国债券的规模和比重加大,也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引入更多投资者,助推债券市场走向完善成熟。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一方面是因为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高,对外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人民币国债纳入全球指数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国内债券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债券市场各项规则逐步统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如在投资者方面,支持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市场交易;在执法方面,建立债券市场统一执法机制;在信息披露方面,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规则分类统一。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允许在银行间市场开户的境外投资者可直接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金融开放程度持续提升,无论是提高市场准入,还是扩大国内需求,都要把债券融资作为重要的资金补充,特别是债券通等开放举措大幅提高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资源配置,有效吸引更多资源集聚,从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刘向东说。

郭一鸣认为,近年来,我国债市开放驶入“快车道”,尤其是在完善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及多项债券市场开放举措之下,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也逐步提升;在成功引进诸多外资投资者的背景下,国内债券市场也在不断融入国际市场。但与国际一些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依然较低,境外机构持债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未来要继续大力度扩大国内债市开放,有效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切实增强中国债市对全球资金资源的吸引力,为此需要统筹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可以适当在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试点压力测试,在压力测试基础上再全国复制推广相关做法,让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蹄疾步稳,逐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功能。”刘向东说。

郭一鸣建议,继续给外资提供更便利的投资渠道。同时,发展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在加大开放的同时,也要逐步加大“走出去”力度。(徐一鸣 包兴安)

推荐内容